我们花上十几二十万就能买到一辆挂着大众、通用、丰田、福特车标的国产车,却买不到与全球汽车消费者相同的“售后服务”,因为在此之前我们没有召回制度。
粗略统计,去年全球共有十余次大规模的召回行动,其中涉及的品牌均是保时捷、三菱、Volvo、本田、通用等响当当的国际品牌。由此看来,再好的车都有出故障的可能。去年中国市场上没有一个国产汽车品牌打出“召回”的旗号来,这是否说明国产车质量远远好于进口车,完全没有“召回”的必要?事实并非如此。
就记者了解,仅去年被媒体曝光的国产轿车群发性故障就有好几起,暴露出来的问题包括点火线圈频繁烧毁、行驶中发动机熄火、车身异常抖动等,这些故障显然比Volvo一个小螺母松动或者本田的近光灯有点暗这些小毛病严重得多,早已够得上“召回”的标准。
召回制度的出台,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有人高呼大快人心;也有人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制度虽然好,但惟利是图的中国企业是否会甘心损失巨额利润来“召回”?3万元的罚款对于企业来说实在是不痛不痒;还有观点认为,召回制度出台对于中国的汽车消费者来说称得上维权“启蒙运动”———让消费者认识到汽车召回并不代表着质量差,敢于召回的企业才是负责任、值得信赖的企业。
有人发表了这样的观点:“谁召回就买谁的车!”我们翘首期盼着不久的将来,有哪一家国内汽车厂家率先召回自己的缺陷汽车。对于勇敢的先行者,我们将举起双手,报以热烈的掌声。
(刘元星)
《京华时报》 (2004年3月18日第B42版)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