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与发展自主品牌”系列报道讨论之七
面对品牌,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中国人民大学李义平教授一席谈
核心技术+营销方略=品牌
品牌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可以转化为价值的,因为品牌代表着消费者的认同。然而,在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虽然好的经营方略对品牌的形成颇有助益,但最为关键的还是核心技术,是自主知识产权。换言之,核心技术加上经营方略等于品牌。基于这样的判断,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在哪个领域、哪个层面上有了核心技术,就容易形成自己的品牌。例如,在中药这个领域,“同仁堂”就是我们的品牌,在汽车行业里相对较低的层面,也有我们自己的品牌。
能否形成自主品牌,在于产业成熟度和企业进入时间
有没有自己的品牌,虽然是企业的行为,但很大程度上又不完全由企业决定,而是取决于该产业的发展程度和我们的企业进入的时间。目前所讨论的汽车产业,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相当成熟的产业意味着技术的成熟和成熟品牌的吸引力。如果我们无视现状,非要从头开始,岂不是时间和各种资源的浪费?这就如同我们对别人发明的电灯、电话不用,非要从头开始一样的荒诞。须知,这些已有的技术已经成了人类共同的宝贵财产。汽车行业不仅是一个相当成熟的行业,而且是一个相当国际化的行业。在如此态势下,刚刚步入该行业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要想在短时间内创造自己的品牌,真是难乎其难。据我所知,个别家电企业就曾经以满腔的热情和不适当的发展战略,迎战国际知名品牌,其结果却很不尽如人意。只是后来调整了发展战略,突出和发挥了低成本、熟悉中国市场等比较优势,才重新赢得了主动。设想一下,如果这个行业刚起步,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核心技术的创造和品牌的形成,就要容易得多了。
企业通常选择最能赚钱的模式
企业的使命是赚钱,企业在赚钱的同时也就对社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要赚钱的企业必须进行投入和产出的比较,进行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用和费用的比较。如果模仿较之于自我创造更适合自己,从而也赚钱更快,企业家多半会选择模仿。虽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却可以享受螃蟹的美味。浙江不少成功的民营企业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自主的技术创新和品牌之路是一条发展和赚钱的途径,模仿、引进和合作也是一条发展和赚钱的途径。到底选择什么道路,只要从市场经济的背景出发,只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人们都会选择便捷的方式。
现在,更多的从事汽车生产的企业选择了合作和贴牌,那么合作和贴牌可能就是一个最能发挥自己比较优势的便捷的途径,是一个成本最小、收效最大的途径。
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我们虽然在汽车产业里自主品牌不足,但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我们的汽车产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红火,更为充满朝气。红火的和充满朝气的汽车产业给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了更多的实惠:企业赚了钱,消费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圆了自己的汽车梦。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不是引进和合作,而是守着自我研发和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会有今天的景象吗?
民族品牌的塑造涉及到方方面面
目前的讨论还停留在企业的层面。其实,民族品牌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这里仅以支撑品牌的核心技术为例。在当今社会,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和特别尖端的技术外,一般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流动的生产要素。对这种生产要素的获得,一是购买;二是合作;三是培养。
品牌的形成还涉及到体制。一个品牌的形成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几代人的艰辛努力。那么,我们的制度安排应当引导人们的长期行为,而不是短时间内的辉煌“政绩”。因此,我们应当塑造有利于品牌形成的体制。
以上我只是谈了塑造品牌所必需的产业发展条件及相关的社会条件。这些说明当以赢利为目的,面对一个相对成熟的、其产品具有国际性特征的汽车产业时,企业的一般性选择。所有这一切,并不是说我们不应当重视民族品牌的塑造,相反我们必须强调民族品牌意识。
我们必须加强民族品牌意识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通常是在经历了粗放经营、模仿、合作等过程之后,积累了一定的力量和经验,有了足够的资格之后,品牌问题就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在汽车产业轰轰烈烈发展的今天提出这个问题,而不是在更早的时候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今天,我们应当给这个问题足够的重视。而且可以探讨的是合作企业,作为新的企业,是否可以考虑有自己的品牌。
此外,国际贸易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的。由于各国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即使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在所有的产业领域囊括全部品牌,例如日本的家电行业就优于美国。据此,我们也只能在自己拥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拥有自己的品牌,而不是也不可能是全部产业。(作者:康华徐颖)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