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车内的空气污染可成为无形杀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4日 14:16  中国汽车报

  近来有人议论说,媒体连日来对车内空气污染的报道,是“小题大做”。今年1月16日,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发布了2004年第一号室内环境消费警示:警惕新车内空气污染。此警示引起了社会人士广泛关注。更引起了记者兴趣。

  2月6日,记者在广外大街一带左转右转,好不容易找到了原来不起眼、现在却很出名的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

  当记者把“小题大做”的话题一抛出,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宋广生立刻作出反应:“新车内空气污染绝不是‘小题大做’,早该引起汽车厂商、配件商、经销商的重视了。国家有关部门更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2001年夏季的一天,大连的万先生刚买了一辆新车,高兴地开上了高速路。当他打开音响正得意地听着音乐时,车内的异味开始不断进入鼻咽,直冲头部,越开越头晕脑胀。突然,他的车撞向护栏,好在车速不是很快,后面又没车,没出重大车祸,只是受了点皮外伤。但此事不大,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2002年,北京车主卢先生买了一台进口车,竟造成了满头黑发大面积脱落。卢先生一纸诉状将经销商告上了法庭。卢先生怀疑车内空气质量有问题,到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做检测。车检结果令人吃惊:车内甲醛含量高达3.3%,而国家规定室内空气甲醛含量不能超过0.12%。消费者的车内甲醛高出26倍,属于严重超标。为卢先生接诊的医生检查发现:患者的尿和血也有问题,诊断为“甲醛接触反应”。

  2003年,北京的李先生认为,某汽车厂的新车苯含量超标,导致其妻朱女士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无效病逝。为此,李先生将某汽车厂和经销商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损失。法庭也已于前不久开了庭,但在法庭上,双方各执己见,没有最终结果。

  甲醛和苯均为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造成严重危害。但调查显示,知道新车“有味儿”能致病的消费者很少。据了解,我国目前并没有对汽车车内装饰装修材料里的有害物质进行限量,新车内的甲醛和苯的超标现象还处于无控状态。

  宋主任说,现在国内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使一些刚下线的汽车很快进入市场,各种配件和材料的有害气体和气味没有释放期。安装在车内的塑料件、地毯、车顶毡、沙发等如果不按照严格环保要求,会直接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另外就是来源于车内装饰,有的车开了一段时间也要重新进行装饰,使得一些含有有害物质的地胶、座套垫、胶粘剂进入到车内。

  通常情况下,甲醛和苯在零上30摄氏度以上的时候释放量最高,在开车内空调、日晒的时候气味大,危害也大。特别是新车一般在半年内要经常通风,可以使用去除甲醛和苯的吸附剂等,也可以请专业人员采用空气离子等专业技术净化车内空气。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许多车内空气净化器,这些产品能对车内空气起到一定调节作用,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有些司机习惯使用香水遮盖刺鼻气味,这实际上是没有作用的,关键还是要在内饰材料上解决污染问题。

  国外有些汽车厂的做法,是很值得国内企业和有关方面借鉴的:一个是“鼻闻法”;再有就是“点菜法”。

  有一次,中国的一个考察团到德国奥迪汽车公司考察。当时天气比较热,但很多奥迪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却在车内闻着什么。而且对车内的部件一件件地闻,中国考察团的人员好奇,过去一问方知,原来技术人员正在仿效消费者,对汽车异味进行排查。他们不用高档仪器检查,而是以消费者身份去感觉,然后写出车内异味调查报告。这就叫“鼻闻法”。“点菜法”就是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车内饰的材料和颜色,然后汽车厂进行安装。现在室内装修,消费者都可以自主选择装修材料,汽车装饰,消费者为什么就不能自主选择内饰材料呢?

  目前,国内汽车厂对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都比较重视,惟独对车内空气污染重视不够。尤其是汽车装饰行业属于“三不管”,使用的化工产品很多,且充斥着大量伪劣产品,但很少有人到市场去检查和整顿。现在,室内装修市场、材料市场得到了有效规范,汽车装修市场、材料市场何时才能得到有效规范呢?(范增军)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车友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