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克斯重拳出击汽车业 “外行”能否改变格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7日 15:28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2月24日,奥克斯集团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宣布:计划投入80亿元资金重拳出击汽车产业,在未来5年内实现45万辆的年设计产能。奥克斯集团将要推出的汽车产品,一款是多功能SUV“原动力”,售价为7.38万元—8.38万元;一款是结合了驾乘、载货功能的双排座轿卡“瑞途”,售价为6.18万元—6.58万元。今年两款车的销售目标锁定在了2万辆,将于3月份上市。

  随着奥克斯汽车进入实质生产阶段,奥克斯集团在汽车产业方面一个庞大的“5年投资80亿元”的造车计划也渐渐浮出水面:2004年2月至2005年6月一期投入20亿元资金,目标是10万辆设计产能;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二期投入25亿元,增加15万辆设计产能;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三期投入35亿,再次扩充20万辆设计产能。

  近年来,外行资本纷纷突入汽车业。吸引其他产业资本向汽车业转移的最大力量,来源于汽车业的高利润,但风险之高也不言而喻。据统计,全国目前已具有整车生产能力550万辆,今后5年各地在汽车整车方面的规划投资达2000多亿元,新增生产能力600多万辆,到2007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100万~1200万辆,大大超过预期700万辆左右的市场需求。如果这些拟新增能力得以实现,届时市场上一些汽车品种将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可能造成产品积压,产能闲置。

  因此,对于新进入汽车行业的“外行”来说,运行得好,可以为集团的多元化发展开辟新天地;运行得不好,则无异于“飞蛾投火”。

  5年80亿元造车计划

  在新闻发布会上,奥克斯同时宣布了自己的轿车发展计划:奥克斯将主攻目前竞争异常激烈的2.0-3.0L阵营,这款国内中高排量轿车的价格将控制在12万元—15万元之间,产品已在开发中,计划在明年面世。

  奥克斯新闻发言人黄江伟说:“纵观许多行业,当一种工业产品到了能够大规模进入家庭阶段的时候,这个市场就会发展得非常之快,奥克斯进入汽车业,正是看中了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

  相比国内很多著名企业集团,奥克斯的声名鹊起是近三四年才开始的事情。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奥克斯不仅在空调上收获颇丰,以250万套的销量跻身于行业前三强,更引起外界注意的是,其成功涉足手机和汽车制造业,并相继有产品下线、上市。

  为了配合进军汽车制造业的战略,奥克斯在2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新的企业标志——上面部分是全英文字母“AUX”,下面部分是特殊字体呈现的“奥克斯”汉字。除此之外,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奥克斯还将原企业名称“宁波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中的“宁波”二字去掉,将集团名称更换为“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奥克斯集团的计划,目前除空调还在使用旧企业标志外,其他产业如变压器、手机、汽车等均已全面启用新标志,空调的新标志更换工作也将在年底前彻底结束。与此同时,奥克斯的主业会以空调、手机、汽车等制造业为主。

  奥克斯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江伟首次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奥克斯“进军汽车业”的具体过程:2003年6月,奥克斯成立汽车项目筹备小组,该小组由8人组成,由集团总裁郑坚江挂帅,开始运作进军汽车产业的相关事宜,小组将奥克斯初次造车的目标锁定在“要找到自己能掌握主动权的企业进行合作”;2003年7月,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奥克斯汽车项目筹备小组8人分成两个小组,分赴各地开始寻找合适的汽车壳资源,先后与江铃、江西富奇、南汽集团等企业进行了接触与洽谈。但由于谈判双方在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一直没有太多进展;与此同时,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宏观政策出台后,东北各地政府与企业主动向沿海开放地区的企业伸出橄榄枝,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3年9月,收购目标锁定沈阳双马汽车公司;2003年9月28日,奥克斯出资5000万元,购入以生产越野车和拖拉机为主的沈阳双马汽车95%的股权,成立了沈阳奥克斯汽车有限公司,拥有了生产汽车的合法资格;2003年10月初,奥克斯集团迅速将已经储备的汽车专业人员派驻沈阳,沈阳奥克斯汽车有限公司正式运作,同时宁波奥克斯汽车销售公司开始筹备;2003年11月1日,奥克斯的第一款SUV“原动力”和第一款轿卡“瑞途”在沈阳下线;2003年12月20日,沈阳奥克斯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三条新的汽车生产线全部装备完毕,目前该基地已具备3万辆的年生产能力。

  奥克斯要5年内投资80亿元造车,这笔巨大的资金从何而来?黄江伟对记者说:“进入汽车业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奥克斯集团已经有15年的发展历程,自身有一定的资金积累;第二,国内国际资本市场上存在大量游走资本,其中一些资本对我们很感兴趣;第三,中国的家电行业不但培育出一大批有资金实力的强势品牌,而且培育出一大批有很强资金实力的经销商,他们的资金也在寻求出路。”

  奥克斯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樊成伟认为,在发展汽车业方面,奥克斯将大力加强“品牌规划”。在SUV市场,像长城、中兴等厂家还没有真正形成的强势品牌,留给奥克斯这样后来者的空间依然巨大;而在轿卡市场,目前厂家竞争的重点仍停留在讲求配置齐全、价格低廉等低层面,这给强调“品牌规划”的奥克斯而言,是个有利机会。

  奥克斯的造车“本钱”在哪里

  以往民营企业、家电企业进军汽车业时,大多十分“低调”,均是选择竞争不是十分激烈的SUV、皮卡、客车、重型卡车等,虽然可能都有进入轿车行业的规划,但在媒体与公众面前都显得极为低调。本次奥克斯集团却十分“高调”地将自己轿车发展的规划时间表进行公开,向业内企业公开叫板,作为一个目前以空调、手机制造为核心主业的公司,如此张扬地突入资金、技术门槛很高的陌生的汽车行业,它的胆气、本钱何在?

  奥克斯集团高层人士说:“汽车行业的竞争还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有很多的机会需要用恰当的策略去把握。”黄江伟说,汽车的发展规律决定了先期进入的企业未必能够抢占先机,因为摸索阶段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作为后来者,奥克斯可以借鉴先行者的一些经验,也可以少走弯路,争做后来者居上。

  “我们不是在闭门造车。”奥克斯集团高层人士介绍,奥克斯在汽车人才的引进方面有自己的独创性:生产找老人,营销找新人,研发用“外脑”。在汽车这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产业里,奥克斯将全面整合三个方面的资源,以自主开发为主,引进技术为辅,吸纳全球优势资源。在沈阳奥克斯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的同时,通过奥克斯集团人力资源部门的努力,一大批来自全国各汽车企业的专业汽车销售人员也迅速在宁波集团总部成立了奥克斯汽车销售公司。据该公司副总经理樊成伟介绍,销售公司将在2004年内在全国建立120余家销售网点,并将年内的销售目标确定在1万辆。目前各地经销商代理的积极性十分高涨,不少经销商也纷纷前往宁波进行考察洽谈。

  一直以来,在空调制造领域以“价格杀手”著称的奥克斯,它的“价格战大棒”在其并不擅长的汽车制造业领域,还会继续挥舞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要给国内汽车行业虚高利润减肥!”奥克斯高层如是说。

  “目前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比国外便宜,除了汽车。”黄江伟认为,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仍然存在着价格虚高和暴利,但汽车业必然将转向买方市场,不合理的利润必然会被消除。“奥克斯一直是在微利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很多企业没有这样的经历、经验,因此,当汽车业转向薄利时,我们的经验会让我们在竞争中获得取胜的机会。”

  “外行”造车能否改变产业格局

  奥克斯的此次行动可说是为近来时髦的“外行造车”再添新篇。

  在奥克斯之前,已有春兰、美的、新飞、格林柯尔等家电企业进入汽车生产领域,此外,还有华晨、波导、比亚迪、五粮液、红塔等企业。当然,外行造车成功如“吉利”者,已被看成很纯正的汽车企业了。

  中国出现过令人难以置信的众多产业奇迹,在以前十分落后的家电、通讯、机电等领域,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基地。奥克斯员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最早做电表时,国内最大的电表企业是我们的500倍,我们用5年的时间成为了全球的电表冠军;我们最早做空调时,全国最大的空调企业是我们的1000倍,我们用8年的时间成为了行业三甲。”这种跨行业发展的成功经历,让奥克斯在进入汽车业时,也显得踌躇满志。

  不过,这次奥克斯能够在汽车领域“重复昨天的故事”吗?

  家电、IT、机械、食品等行业由于市场竞争充分,多呈饱和状态,在初步形成了市场垄断局面后,一些企业感到难以继续做下去,便考虑多元化路径进入利润相对丰厚的汽车制造业。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汽车利润正在不断走低;另外,利润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的,主要集中在中高端汽车产品上。对于新进入汽车行业的“外行”来说,他们基本选择低端汽车产品“入门”,技术含量不高,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竞争惨烈,加上汽车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外行”想走远十分困难。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坦承:“没有汽车制造及营销经验的其他行业,在没有进入汽车业之前,都以为汽车行业的利润高。只有真正进入后才知道,做汽车并不容易。没有规模,企业根本无力分摊庞大的研发费用,外行资本插足汽车制造业需要承担投资风险。”

  不过,像奥克斯这样的“外来企业”参与汽车投资,也可以激活整个汽车制造业,对整个汽车市场是一个促进。此外,外来企业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主体,花的是自己的钱,投资上是非常小心的,不一定构成盲目的投资行为。奥克斯新闻发言人黄江伟就说:“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谨慎决策是重要原因。在汽车制造方面,我们首先会做好SUV和轿卡,同时,也将继续把空调等原有核心主业做好。”

  本报记者晏成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