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陈光祖:电动汽车有望在中国进入商业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4日 11:2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最近全球基金和联合国开发设计署支持下,“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在中国商业化”项目已启动,共安排3500万美元,国际资助三分之一,中国政府出资三分之一,上海北京各出资500万美元。目标是2006年-2007年,有12辆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在中国招标,北京、上海各6辆,进行示范性运行,2007-2015年将扩充到10个城市。

  “十五”期间,国家已将电动汽车列入“86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发展电动车已经被认为是中国汽车跨越现状的一次机会。2月17日,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资深专家陈光祖就有关电动汽车的话题,接受了本报专访。

  《21世纪》:现在,部分电动车已经进入商业发展阶段,在武汉、杭州等地,电动车开始开上街头,但有观点认为这个行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现在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如何?

  陈光祖:当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技术上已经较成熟。近年已经形成批量的生产和商业化应用;纯电池电动汽车,由于电池的质量和价格,多在非公路领域上应用,显示出很大优势,但作为电动汽车产业应用,还有不少争议和探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世界上汽车人士认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主导产品,已在产业化试验方面取得很惊人的进展,有望不久的未来成为商业化的产品。

  由于高科技的充分性发展,出现了以燃料电池和电池组合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这是因为车用的燃料电池的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把电池应用作为补充,成为一种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过渡性产品,即电+电混合使用,这说明电动汽车的界线已经不是十分明显了。

  《21世纪》:与全球境况相比,中国在电动汽车的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陈光祖:今后的5年里,我国电动汽车将会有重大的进展。特别指出,要少讲科技“成果”,要解决产业化问题,要以走向普及化为目标,这一点难度极大,但必须是这样去做。因为,中国汽车工业研发产品工作上的教训实在太多了,一定要有解决现实方面的艰难努力,否则中国汽车工业会失去超越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21世纪》:有分析认为,与世界水平相比,中国发展电动汽车,包括初步进入商业运作的燃料电池汽车,仍然落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在短时间内很难超过世界水平。

  陈光祖:我国在燃料电池的研究方面并不晚。早在1958年,当时天津电源研究所开展了固态燃料电池的研究工作。1970年代随着航天事业发展,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也开展了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发工作。进入1990年代,大连物化所、上海硫酸研究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对研制燃料电池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近年,以上海燃料电池系统公司为代表的燃料电池研制工作已进入实质性试验应用阶段。2002年5月,由上海燃料电池系统公司和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试制成“春晖一号”由电池和燃料电池组合的混合动力四轮微型电动汽车。北京客车厂、清华大学、北京世纪富燃料电池公司、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燃料电池客车已经完成样车工作。2003年8月由上汽集团、同济大学等联合研发的“超越一号”具有自主产权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轿车样车,今年底,将完成第二代样车开发工作。(本报记者 查冉 费常泰 上海报 )

(编辑:邵京宁)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