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2003和2004:辉煌成过去 希望在延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1日 11:01  经济参考报

  2004:汽车工业增势趋缓 轿车工业仍将领跑

  ——2004年,汽车工业将仍会继续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但与过去两年高速增长趋势相比,汽车工业整体运行将呈现出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

  降价威力仍在

  轿车市场将走向两极分化

  据有关分析,预计2004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将达510万至534万辆,其中载货车131万至137万辆,客车129万至135万辆,而轿车将继续领跑全行业,产销高达250万至262万辆。

  同时,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在乘用车市场,轿车仍旧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是,随着消费者需求层次、需求结构、需求品味的多样性,轿车产品今后如果再以降价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肯定是远远不够了。轿车产品的舒适性以及安全、环保等性能指标,甚至包括从外观到内饰,都将成为决定轿车产品市场成败的重要砝码。在此,应引起特别关注的是,乘用车产品格局两极分化的倾向将日趋明显。一方面,在中高档轿车市场,随着华晨宝马东风标致等一些新车型的上市以及高档进口车的不断涌入,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价格低廉、耐用、使用成本低的经济型轿车的竞争将会更趋白热化,特别是一些厂家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还可能继续调低价格,因而经济型轿车产品价格战在2004年很有可能更加激烈和残酷。

  此外以SUV、MPV、RV等为主导的以运动、休闲、娱乐等为主要特色的多功能乘用车在2004年也很有可能会继续风光,预计今后这类产品不仅在性能上,而且在价格上将会更加贴近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这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和轿车抢占更多的市场。

  高档化渐成主流

  商用车市场竞争激烈

  和乘用车市场相比,商用车市场的竞争在2004年可能会更加残酷和激烈。在载货车市场,产品结构的分化倾向将会愈发明显。随着国家治理整顿超载车力度的不断加强,中型载货车市场需求趋势将会继续下降,但在另一方面,其市场集中度可能会越来越强。重型载货车虽然在2003年市场需求明显萎缩,但是重型车仍然会占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特别是随着福田、德隆等企业相继加入竞争,以及一汽、东风、重汽集团等大型企业不断优化重组,在很大程度上都将会促进重型车的发展。以北汽福田为例,目前该公司生产的欧曼重卡已经成为了市场热销的产品。据有关报道,在2003年底,该公司收到的订单已经超过了2004年规划的产量。这充分说明只要重型载货车产品性能优良、价格合理,一定能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轻型和微型载货车市场竞争在2004年将会日趋白热化。在城市,以多功能、多用途、高档次为需求主体的轻型载货车产品将很有可能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而在农村,价格低廉、耐用且状况良好的产品将会成为农村用车市场的最佳卖点。微型载货车市场这一发展趋势也会越来越显著,但总的来说,大中城市安全、环保等法规的要求日趋严格,对于微型载货车市场的冲击肯定会更加强烈,因而这一市场在未来所面对的考验无疑也会更加严峻。

  在客车市场,预计在2004年将会出现十分热烈而精彩的竞争场面。其中高档客车产品将会成为市场需求的亮点和热点,无论是大型、中型还是轻型、微型客车都会提高产品档次,增强产品性能。高档次、高配置、低排放将会引领大中型客车市场的发展潮流,而轿车化趋势将会在轻型特别是微型客车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客车市场产品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由此给企业带来的阵痛也会十分强烈,但我们相信客车市场在经过残酷而激烈的竞争洗礼后会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政策助推

  汽车工业将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备受瞩目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将会为大力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提高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满足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需求等方面提供完善的法律和法规,从而最终会极大地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并为充分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做出难以估量的贡献。为了配合这项事关汽车工业发展的重大政策的顺利实施,政府和有关部门还将会颁布一系列相配套的法律和法规,比如2003年颁布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在2004年将会全面实行,目前一些有较强实力的汽车金融公司其成立申请已经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相信这些公司的相继成立并投入运行,无疑会对汽车销售和消费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一些地方采取的“禁摩”、“限摩”政策力度还会继续加大,特别是北京地区治理整顿“黄标车”的法规,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快2004年乃至今后的汽车市场上对老旧车型更新换代的步伐。

  我们相信这一系列政策贯彻执行力度的不断深入,一定会进一步规范汽车市场秩序,整顿市场环境,更重要的是为汽车工业的顺利发展指明方向,并为中国汽车工业今后在良性发展轨道上运行提供充分的保障。

  市场竞争加剧

  营销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2004年是汽车进口配额许可证发放的最后一年,按照入世的承诺,这一年汽车商品进口配额将在2003年的基础上再增加15%。届时,进口配额将达到104.94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随着2005年进口配额的取消,关税的逐步降低,进口车势必会大举入侵中国汽车市场,这将对民族汽车工业形成极大的冲击。因此汽车行业一定会利用2004年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实力,努力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在2004年综合竞争实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因而,汽车企业在2004年将会逐渐将工作重点投入到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上。预计2004年汽车企业的营销方式将会由单一的产品推广向全方位、多层次的整合营销过渡,也因此会在今后的汽车市场上掀起更大的销售狂潮。品牌战、价格战、宣传战等等也同样将会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在提高产品市场营销水平的同时,许多企业在产品的售后服务上也将加大投入。按照产品发展的一般规律,市场竞争越激烈,产品的售后服务水平就应该越高,如果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做保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及今后发展的生命力都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预计在2004年,汽车行业的竞争重点将很可能会转移到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在这一市场中不仅国内汽车公司,就连一些国外大型汽车集团也将冲杀进来,这必然会导致售后服务市场未来竞争的加剧。虽然这会在某种程度上要让企业消耗一些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消费者乃至对企业自身都会带来很大的收益。

  -2003:汽车工业再次成为 国民经济的热点和亮点

  ——一年内产销净增100余万辆,这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都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

  过去的一年,中国汽车工业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并再次成为2003年国民经济的热点和亮点。

  截至2003年底,我国累计产销汽车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5.20%和34.21%,产量净增119.25万辆,销量净增114.27万辆。一年内产销净增100余万辆,这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都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

  分车型来看,轿车继续成为带动汽车市场飞速前进的火车头,客车和载货汽车受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发强烈。2003年我国共生产轿车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销售轿车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28%,产销量分别比上年净增92.81万辆和84.56万辆。累计产销客车119.52万辆和120.78万辆,同比增长11.94%和15.15%,其中大型客车累计产销1.96万辆和1.90万辆,同比增长13.40%和14.01%,中型客车累计产销5.37万辆和5.31万辆,同比下降13.07%和14.00%,轻型客车累计产销44.34万辆和44.02万辆,同比增长32.45%和29.89%,微型客车累计产销67.85万辆和69.54万辆,同比增长3.76%和10.12%。截至2003年底,载货车累计产销122.96万辆和121.14万辆,同比增长10.04%和10.35%,其中重型载货车累计产销26.18万辆和25.58万辆,同比增长3.62%和4.30%,中型载货车累计产销13.62万辆和13.64万辆,同比下降17.09%和17.17%,轻型载货车累计产销68.91万辆和68.21万辆,同比增长24.72%和25.93%,微型载货车累计产销14.26万辆和13.72万辆,同比下降3.67%和6.19%。由此可见,2003年在汽车市场上唱主角的还是以轿车为主导的乘用车,而以客车和载货车为主导的商用车销售增长趋势则明显下降。

  从产销增长贡献度来看,2003轿车产销增长贡献度为79.28%和75.65%,比排在第二位的轻型载货汽车高出67.48%和63.10%。在其它汽车品种中,产销增长贡献度除轿车和轻型载货汽车超过10%外,其它各品种产销增长贡献度都在10%以下,其中微型载货汽车、中型载货汽车和中型客车产销增长贡献度甚至呈现出负增长。

  2003年,轿车、客车和载货车三大车型销量所占比重分别为44.90%、27.51%和27.59%,其中轿车销量占整个汽车销量的比重比2002年增长了10.23%,比2001年增长了14.55%,比2000年增长了15.66%。

  -三大因素支撑汽车工业高速增长

  ——因素一:汽车工业自身实力不断提高

  ——因素二:私人购车引导产品推陈出新

  ——因素三:相关行业发展助推汽车工业高速增长

  汽车工业

  自身实力不断提高

  在轿车市场,2003年,轿车重点企业纷纷加快了引进新产品和对现有产品的更新步伐,凯越、QQ、飞度赛纳高尔奥迪A4、马自达6、千里马等等新车型相继上市,使得目前国内轿车市场上已经呈现出高、中、低档不同排量、配置,多种车型百花齐放,交相争艳的局面。更令人兴奋的是,许多轿车品种的价格已经接近了最低点,受此影响,2003年私人购车的热情再度被激发出来,并成为带动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在客车市场,激烈的竞争也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加快产品改造和换型的步伐,一些轻型客车和微型客车企业纷纷将产品转向MPV、SUV甚至开始向生产轿车过渡。此外,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为了满足市场对豪华旅游客车的需求,在2003年也加快了产品更新步伐,高配置、超豪华、节能、环保以及电子化的运用,使得大型客车产品质量和品质迅速提高。

  载货车市场今年由于非典的影响以及国家有关部门治理公路超载的力度逐渐增强,特别是一些金融机构对汽车信贷审批的政策趋向严格等等因素的制约,都使得载货车行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但是,载货车行业在进行痛苦变革的同时也努力进行产品改造、产业重组,特别是以德隆为主导的一些民营企业的介入,为载货车特别是为重型载货车市场增添了不少的活力,受此影响,重汽、福田以及东风、一汽等企业也纷纷推出新产品,使重型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在2003年有了普遍提高。在此,还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轻型载货车企业在2003年由于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市场营销策略,使产品在通用性方面不仅更多地考虑城市短途货运的需求,而且还努力拓展乡镇用车市场,这些都促使轻型载货车在2003年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

  除此以外,行业内产业重组的力度不断向纵深发展,也为汽车工业2003年飞跃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三大集团在2003年纷纷加大了与国内和国外厂家的合资合作力度。一汽集团与丰田大众以及与天汽集团、红塔,上汽集团与通用、柳州五菱、烟台东岳,东风集团与标致-雪铁龙雷诺-日产悦达起亚等企业的合资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强,都极大地促进了集团自身的发展,不仅如此,长安、北汽、东南、广本等重点企业也通过内引外联加强了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也对汽车行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如美的、德隆、比亚迪、格林柯尔等企业已经携巨资杀入了汽车行业,这些民营企业的进入,不仅加剧了汽车行业的竞争,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激发了汽车工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私人购车

  引导产品推陈出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激励下,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步入小康甚至富裕阶层,其中涌现出不少高收入群体,他们之中既有私营、外企等公司的老板、经理,也有追逐时尚的年轻白领,这部分群体具有旺盛的消费激情、更高的需求品位,他们也因此成为了消费时代的弄潮儿和领航者。从2003年轿车市场旺销的品种来看,中高档和新上市的车型成为市场的热点,这些车型也占据了轿车市场的大部分销售份额。

  不仅如此,消费者的购买意志即市场需求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在现在乃至在今后都将会越来越大。汽车市场上以产品主导消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产品性能低劣、价格不合理、售后服务差的企业将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而那些既能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品味,又能在性价比上有较高竞争力的产品无疑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后胜出。QQ、飞度、凯越这些极具个性化产品的热销也标志着当前汽车市场已经步入了一个以私人购车为主导、以个性化需求为主体的买方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市场不仅在当前,就是在今后也将是推动汽车市场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相关行业发展

  助推汽车工业高速增长

  近些年,国家和各地政府在道路及交通运输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我国道路和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为115.70万公里,2002年为175.80万公里,7年净增约60万公里。其中,1995年我国建成的高速公路约为2141公里,2002年约25200公里,7年净增约2.31万公里。在2003年,交通部规划在公路交通方面投资3600亿元左右,这极大地带动了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预测,2003年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1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接近甚至可能超过3万公里。

  另一方面,2003年,与汽车工业关联度极强的冶金、石化等产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11月底,我国已累计生产钢材20019.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1.5%,并且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钢产量突破2亿吨的国家。另据权威部门调查,目前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到1069亿吨,最终可采石油资源量130亿至160亿吨,天然气储量已探明53亿立方米,天然气最终可采资源量为10亿至15亿立方米。更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冶金、石化在2003年已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1至11月,冶金、石油、汽车等行业合计完成利润1584.4亿元,占总数的51.9%,同比增长50%以上。这充分说明相关行业的大力发展对2003年汽车工业的高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编辑:苏雨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