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湾“塑胶大王”王永庆进军大陆汽车业受困宁波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3日 17:13  财经时报

  由于近来政府对新增汽车资本的控制,使地方政府在吸引外部汽车资本上陷入两难处境。王永庆要圆大陆汽车梦就需要“火中取栗”的勇气和“乱中取胜”的谋略

  “我们等不及了。”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汽车城项目的一位高层日前对《财经时报》表示,早年被华晨中国(1114HK)前主席仰融圈下的3000亩汽车城土地,目前已经开始分块分批出售给各类项目投资者。据介绍,自2003年9月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考察宁波以来,这3000亩土地曾被当作台塑未来在宁波造车的用地而被宁波市政府预留,但是,日前开发区已经决定不再为王永庆保留这块地了。

  “如果台塑决定在宁波造车,我们会单独再批另一块地给他。但是,仰融的这块地是不能再保留了。”开发区一位高层说。

  据了解,早在2002年,仰融以每亩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在宁波北伦圈下这块地,准备将英国陆虎汽车(MG ROVER)项目落户在这里。宁波开发区政府也给予积极配合。但是,随着仰与辽宁省政府交恶,仰出走美国后,这块地就一直闲置。由于仰融事先并未支付土地款,拆迁工作也曾一度停止。

  2003年9月,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及其高管群考察宁波并专门看过这块地后,宁波政府就准备以每亩3.5万—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王永庆,除了积极为王在宁波造车牵线搭桥多方联络有经验的国内外合作车商外,宁波开发区政府还开出了前3年内免收相关税收等一揽子优惠条件。但是,“至今还是没有什么眉目。”宁波开发区这位高管表示。

  失之交臂

  号称台湾“塑胶大王”的王永庆,在5年前成立了生产电动汽车的台塑汽车分公司,进军大陆汽车业的计划久已有之。2002年1月,王永庆在江苏昆山考察时曾表示,将带领台湾众多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与昆山合资建造汽车专区,生产汽车零部件,供应临近的上海通用及上海大众等多家汽车厂,媒体评论王的最终目标还是要在内地组装小轿车。

  此后,2003年9月诞生的台塑宁波造车计划,则是台塑宁波化工项目的派生产品。由于该化工项目的规划覆盖了整个梅山岛,宁波开发区官员用“大手笔”这几个字来描述王永庆的这个化工项目。由于双方合作非常愉快,而宁波又有仰融的陆虎汽车项目留下的基础,便自然萌生了在仰融留下的那块地上由台塑来造轿车的构想。

  由于台塑并没有轿车生产经验,因此,王永庆最关注的是车业合作伙伴和首款车型的选择。宁波方面也曾为王建议过数套与国内外车商合作在宁波共同造车的方案。其中就包括与英国陆虎汽车的合作以及与宁波当地的吉利汽车的合作等。

  但是,最终王永庆与陆虎汽车失之交臂。据介绍,宁波方面曾主动请缨想为王永庆和陆虎汽车高层牵线搭桥,但最终王却是通过台商秦华荣与陆虎沟通。

  秦华荣其人与仰融关系密切,在仰与辽宁省政府交恶后,曾代仰融出面控制过申华控股(600153)。知情人士认为,王永庆绕过宁波政府选择秦华荣与英国陆虎接触的原因,则可能是出于为了在未来与宁波的谈判中掌握更多自主和主动权。“可是通过秦华荣,王永庆并没能见到英国陆虎的高层核心人物。”宁波方面一位知情人士认为,“因此,与陆虎的合作再也没有了下文。”

  另据介绍,为了解决王永庆在宁波的轿车生产许可证问题,宁波方面还找到了浙江吉利汽车公司,希望通过借用吉利汽车的生产目录,达到让台塑直接上马轿车的目的,但最终亦是不了了之。

  造车悬念

  在台塑宁波造车归于沉寂之后,王永庆重回昆山造车的说法又出现在海外媒体上。但是汽车业内专家认为,在目前中国的汽车产业环境下,无论是选择宁波还是昆山,王永庆要圆大陆造车梦都不是件易事。

  “王永庆难以回避汽车产业政策的障碍。”该人士认为。这才是王永庆大陆造车最大的悬念之一。

  鉴于中国汽车产业目前“格局混乱、产能过剩”等问题,将于近日由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新汽车产业政策明确规定:将严格控制新增汽车项目尤其是轿车项目的审批,为了从根源上堵死汽车组装,将严禁转让、出卖汽车产品合格证(包括产品目录)和违规建立联营企业等“买壳卖壳”手段(上述借吉利汽车的目录让台塑造车即属此类),严格限制没有技术的各类资本进入汽车领域;禁止各级政府使用财政资金用于新建、扩建汽车项目;对未经审批的汽车项目,商业银行一律不得贷款,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征地等等。

  专家认为,这个产业新政是对未来中国汽车产业走向的适时调控。因为未来中国汽车业的出路终究还是要落在出口上,目前的新增资本和产能,如果不是有很好的国际市场前途,只能是徒增国内车业的混乱局面。而丝毫没有国际市场优势的台塑在此刻要进军中国车业,“要不火中取栗,要不乱中取胜。否则很难成功。”该专家认为。

  同时,这个产业新政的颁布,也使宁波和昆山等急于想圆汽车梦的地方政府在吸引外部汽车资本上陷入窘境。一方面在吸引外部汽车资本上失掉了很多过去拥有的政策方面的谈判优势,另一方面政府公关的底气也大不如前。

  本报记者 陈映璇

(编辑:苏雨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