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的公开决裂休止于5分钟的新闻发布?
很显然,对于一场不足5分钟的新闻发布会,并且根本不给记者提问的时间,令所有在场的记者手足无措;而惯于迟到或真的因为堵车而迟到的记者,则根本就无缘见识这场“高效、快捷”的新闻发布会。
12月24日下午3时,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主办方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综合服务楼二层召开新闻发布会。待主办方高层一一落座之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万季飞宣读了题为“在Auto China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而这一页纸的内容在记者签到的时候就已经拿到手中。
万季飞会长的讲话话音未落,主持人急不可待地宣布“2004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圆满结束!”主席台上的领导鱼贯退场,台下的所有人都“为之一愣”。有眼急腿快的记者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拦住,这位领导汽车行业多年的重量级人物也只是寥寥数语,便迅速闪出记者的重重围堵。
自“非典”过后,坊间就有“明年的北京车展可能会有两个”的传言;到了七八月间,不断有媒体将其公之于众。在11月上旬,随着不同主办方的两个新闻发布会相继召开,业界内外都认为“北京车展‘一分为二’已成定局”。
直到上周一(12月22日),情况出现骤然变化。有媒体报道,北京国际车展确定“合二为一”,下周将宣布合并消息。仅仅过了两天,合并的消息就发布了。
国展中心和农展馆将承办明年6月的北京车展
既然是“合二为一”,那么业界最为关心的明年北京车展到底何时、何地、怎么举办呢?
在发布会上,万季飞会长介绍说,2004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将于6月9日至16日举行,并将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为主会场、以全国农业展览馆为分会场,总规模将达12万平方米。本届车展将是一个集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维修检测设备和汽车用品于一体的综合性展览会,将全面展示当今汽车工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将体现世界汽车业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展会期间将组织几十场技术交流会和专题报告会,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汽车文化活动,增加展会的内涵,更好地为汽车爱好者服务。
万会长表示,本届车展将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为中外参展商和广大观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展会期间将开辟国展——农展的免费班车,接送观众往返参观;与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实施行之有效的交通管理和疏导措施,合理安排停车场,增加停车位,为展商和观众提供便利;实施电子磁卡参观门票;展览场馆实施全新的电子门禁系统;充分利用展览场馆的高科技信息化设备。
记者注意到,也许是过于匆忙,万会长并没有交代“合二为一”后北京车展的主(承)办方有没有变化?据记者了解,展会仍是原来的四个主办方、四个承办方。由于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已经不复存在,其旗下的中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将并入中国机械工业装备集团公司,这样,中机集团顶替了中汽总公司主办方的位置。
另外,无论是新闻发布会的主席台背景,还是万会长的讲话,都用了“2004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的名称,而没有“第几届”的字样。
场地、交通、服务仍将困扰北京车展
场地、交通与服务正曾经是导致北京车展险些一分为二的直接导火索。
当时,据有关方面透露,世界几大汽车公司协商北京车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面积、交通和价格。各大公司所报出的意向参展面积,已大大超过国展中心所能提供的面积,而进出展的交通、参展商交通、观众交通,国展中心都已到了承受的极限。
同时,承办方预测乘用车的总需求是4.6万平方米,需要近8万平方米的展馆面积,而目前国展中心一层所有建筑面积不过3.5万平方米。据了解,作为分展场的农展馆,馆内面积仅有1万平方米,馆外有3万平方米,主(承)办方准备将其作为商用车的展览场馆。显然,展出面积紧缺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另外,先不要说明年6月北京的交通状况会因机动车的增加而更加恶化。只是把同在东三环路上的农展馆设为分展场并增加班车,就大大加剧了这段道路的交通压力。如何缓释这一压力?主办方并未给出可信的说法。
据有关人士透露,明年北京车展的参展价格已经降了10%,这是受厂商欢迎的。而展会的服务,不仅参展商常有怨言,相信每一位看过前两届北京车展的人,都对当时的拥挤、无序、杂乱的场面记忆犹新。
主办者之所以匆匆结束新闻发布会,也许正是刻意回避记者的这些问题。那么,问题可以不听,但是能够躲得过去吗?
会后,记者分别采访了部分参展商和可能的参观者。有参展商认为,车展是纯粹的市场行为,过多的干预会有不良后果,形不成车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还有的参展商一针见血地表示,如果面积、交通和服务得不到保证,北京车展所谓的“名牌”车展是没有根据的。
一些可能的参观者则表示,“合”与“分”的优劣都被媒体分析过,至于去不去看车展,会有很多因素决定,到时候再说吧!(本报记者 张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