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说谎者的扑克牌--来与不来之间跨国巨头权衡利弊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6日 16:43  中国经营报

  这边急着要抢占中国市场,增加在中国的生产;那边手头仍然保留一些车型,以进口的方式在中国进行销售。两者间的平衡其实正是跨国巨头手中握着的一张底牌。

  年末的车市,豪华车阵营热闹非凡。通用将向中国出口并在中国生产凯迪拉克的话音刚落,新奥迪A8加长型、日产CIMA和国产宝马5系等就紧跟着出来亮相,VOLVO也在急忙寻找合适的中国落脚点。这些以往只通过进口方式在中国销售的汽车,有不少已经或将要穿上中国造的外衣。

  中国造的诱惑:市场还是成本?

  豪华车纷至沓来,首先看中的自然是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奥迪作为首个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车品牌,10年来在中国已经拥有20万用户。用奥迪中国区执行总裁狄安德的话来说,奥迪公司自己都“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成功”。而国产宝马一上市即遭抢购的盛况则进一步加强了跨国巨头抢滩中国的决心。

  “跨国公司本地化生产,首先考虑就是要突破贸易壁垒。”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非常肯定地做出判断。与他这一判断相呼应的是近期愈演愈烈的KD之风。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进口件装配轿车约为9.8万辆,同比增长了40.87%;2003年仅1到7月份进口件装配轿车的数量就达到约9.6万辆,增幅高达85.21%。

  从关税上看,目前整车进口的关税为38.2%,而散件进口的关税仅为15.67%,这种关税差,可以说是跨国公司推行本地化组装生产的一大诱因。

  当然,也有人把目光盯住了中国的加工制造优势。2003年5月底,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在广州正式挂牌奠基,这表明本田此前提出的在广州建设一个首期年产5万辆,并最终形成30万辆年产能的汽车出口基地项目开始启动。紧接着,日本的JFE钢铁和丰田汽车也先后准备在广州建设面向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汽车钢板及发动机项目。

  对于在中国设立出口基地,本田中国总代表门胁轰二着重强调的是生产成本。他多次表示,出口基地起步产量5万辆加上广州本田明年24万辆的产量,成本控制实际上是建立在30万辆规模的基础上,两个厂生产的零配件可以互换通用。在广州本田的焊接、油漆等多个车间,他们都是利用人力来完成这些工序,而不是昂贵的机器人。

  来与不来之间,跨国巨头权衡利弊

  “可以明确地说,A8不会拿到中国生产。”在跨国汽车巨头抢滩中国市场的新一轮浪潮中,狄安德在首届广州车展期间的这种表态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和谐。目前奥迪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分为两个块:一是本土化生产,包括奥迪A6和A4;二是进口车业务,即以前的奥迪A8和今年推向中国市场的新奥迪A8。

  不仅仅是奥迪,在拿什么车型放在中国生产这个问题上,豪华车阵营大都打着与奥迪差不多的算盘。宝马将旗下的3系和5系拿到了中国生产,但对于是否将7系车也拿到中国生产的问题,宝马从来就没有松过口。在奔驰的计划中,即将放在中国生产的也只C级车和E级车,并没有S级车的踪影。

  有业内人士分析,跨国公司决定拿什么车型到中国生产,最主要的考虑就是经济性问题,即生产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比如,像宝马在中国生产的3系和5系,这都是豪华车阵营里能够达到一定销售规模的“大路货”,而像7系车这样定位高端的产品,宝马仍将坚持通过进口的方式在中国销售。新A8从7月份进入中国市场,预计到年底销量将达到1000辆。在整个奥迪品牌今年在中国6万辆的预计销量中,这样的销售规模确实无法撑起A8中国造的底气。

  “技术、品牌形象和利润是跨国公司不愿意将顶级车型拿来中国生产的三大重要原因。”广州市汽车工业行业协会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以奥迪A8为例,最引人注目的大概要算其全铝车身。从全球范围看,奥迪A8的生产目前也只局限于德国本土。“这种独有的技术,奥迪不希望被泄露出去,包括合资伙伴。”贾新光这样认为。

  在中国这样一个汽车生产水平并不发达的地方生产顶级车型,对于追求全球品质的豪华车品牌而言可能会产生一定风险。这也就是尽管宝马已经开始在中国生产,但他却尽力消除“中国造”痕迹的原因。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润。豪华车最新车型的利润水平要远高于那些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旧车型,跨国公司一般不愿意拿出来与中国合资伙伴共享。”广州市汽车工业行业协会的人士说。

  国产与进口间,跨国巨头留有暗招

  这边急着要抢占中国市场,增加在中国的生产;那边又留有暗招,手头仍然保留着一些车型,以进口的方式在中国进行销售。这两者间的平衡其实正是跨国巨头手中握着的一张底牌。

  “将需求达到一定规模的车型放在中国生产,靠本地化生产来绕开贸易壁垒;将较高级的车型握在自己手中,靠进口车来彰显他们的独有技术和全球品质,这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平衡之道。”广州市汽车工业行业协会的人士表示:“当然,这种平衡是他们全球战略中的一个部分。”

  “什么车型放在中国生产,什么车型通过进口的方式在中国销售,这些问题各跨国公司早已从源头上进行了控制。”贾新光表示。目前存在的国产车上市冲击同型号

  进口车的问题,大多是由于进口车经销商手中的存货造成的。

  随着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的汽车进口配额将逐步放开,汽车进口的关税也将逐步下调。这会不会使得跨国汽车公司更多地倾向于通过进口的方式在中国进行销售,从而减少其将在中国的生产呢?

  “只要中国这个市场还有吸引力,跨国公司就会逐步加大在中国生产的力度。”车评人钟师对于这个问题毫不担心。跨国公司要想在中国获得更大发展,就必须注重本土化的问题,在中国生产,能够更大限度地贴近中国用户和获得市场反馈,从而对产品进行及时的调整。

  贾新光也强调,市场的竞争形势,将迫使跨国巨头根据对手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奥迪不会因为竞争对手而调整其步伐”,今年4月份奥迪在推出国产A4之前,还曾对外界说过这样的话,但就在宝马与华晨签署合资合同后的10来天,一直称不会在中国生产的A4就宣布上市了。(本报记者 宁平广州报道)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