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3中国车市盘点之事件篇(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6日 10:44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 徐嘉丽

  回顾今年汽车界的事件,往往可以悟到今年汽车产业的发展轨迹,汽车给了人们很多惊喜,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少遗憾。

  知识产权的诉讼随着国际合作的加深,更加频繁地出现;汽车产业保护三道防线在今年已经彻底失守;为了应对今后更加残酷的竞争,合作、兼并、战略联盟的态势也越来越明显……在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时候,有人欢喜也有人沉思,我们关注所有与汽车相关的事件。

  一大诉讼

  跨国知识产权争端丰田败诉


跨国知识产权争端丰田败诉

  吉利小小的车头标志引发了中日企业一场跨国知识产权争端。日本丰田在今年2月将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汽车告上法庭,理由是吉利美日车标图案酷似其“小地球”造型,并对吉利在宣传单张上提出的美日汽车使用的是“丰田8A发动机”提出严重抗议,认为吉利构成商标侵害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并索赔1400万元人民币。这是涉及中国轿车企业侵犯国外汽车公司知识产权的第一案。

  11月24日,中国加入WTO后第一件汽车界的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终于在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一审结果———丰田败诉。

  尽管胜诉的是吉利汽车,但这件事还是应该给缺乏自主设计开发能力的中国汽车工业敲响警钟。在国内汽车领域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中,中国与汽车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争端会更加频繁地出现,就在丰田吉利案告一段落的同时,日本本田状告力帆商标侵权案也刚刚在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随着美国、日本在一些传统制造业领域优势渐失,知识产权争端成为他们收复在华市场的一种主要非贸易手段。实际上当日韩企业成长到足以冲击既有国际市场格局的时候,也曾遭遇过大量知识产权争端,日韩众多知名企业均遭遇过侵权诉讼的堵截,而当时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还没有现在这么完善。故此,中国企业今天在知识产权中面临的挑战将更为严峻。

  一大喜庆

  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


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

  7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她的50岁华诞。

  50年风雨,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建、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50年辉煌,中国汽车工业不断“加速”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针对汽车业“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不利局面,我国确定建立“三大”(上海、一汽、二汽)、“三小”(天津、北京、广州)轿车生产基地,并正式将轿车项目列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中国汽车工业开始了战略转移。中国汽车工业开始第二次“加速”,结束了多年来主要生产载货车和越野车的历史,驶入崭新的“轿车时代”。1984年初,中美合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开创了我国合资生产整车的先河。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神龙公司、上海通用……一个个大型中外合资轿车企业迅速崛起,并成为中国轿车工业的主力军。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加速融入全球化大潮。众多的汽车企业开始寻求与世界汽车巨头的战略联合,新的合资企业也随之纷纷诞生。从经济型车到豪华轿车,从SUV到MPV,中国汽车工业离世界越来越近,也离老百姓越来越近了。

  两大遗憾

  上海车展因疾而终

  2003年汽车界最盛大的聚会———8.1万平方米的面积,730家汽车厂商参展,国际汽车巨头精锐尽出,国产新车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上海国际车展已经是继法兰克福、巴黎、北美、日内瓦、东京车展之外的第六大国际车展。但这样的盛会,却因为非典而开到一半就提前结束,700个参展商光为8.1万平方米展场付的租金就流失了逾一个亿,风头无人能及的上海车展因此画上了一个极不完美的句号,这不能不说是今年汽车界最大的遗憾。

  召回政策今年又没戏了

  又是一年岁末至。已经被媒体多次提及,并被普遍预期会在今年出台的《汽车召回制度》(也称汽车三包)今年又没戏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车市和国内广大汽车消费者的一大遗憾。

  中国汽车产业结构滞后于国际水平太远、生产水平技术含量的落后已严重阻滞产品更新换代、缺乏最起码的技术检验设备和训练有素的检验人才、没有透明的公证机构,也是《草案》迟迟没有定稿出台的原因之一。

  不管有怎样的实际操作困难,《召回》规定都已经讨论太长时间。近来不断有消息显示,《草案》经全面修改已趋成熟,最快有望在明年初出台。希望这次不会再是空欢喜一场。

  三大标志事件

  本田出口基地挂牌:中国汽车工业最后保护底线失守

  5月29日,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在广州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隆重挂牌,这标志着中国第一家由外资控股,产品全部面向国外市场的汽车企业正式开始运作。不久的将来,人们就会看到印有“MADEINCHINA”字样的本田汽车在世界各地奔驰。与以往国内汽车企业不同的是,本田公司将控股65%———首次突破了汽车产业在华不能超过50%的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底线。而事实上,当我们回顾近来汽车行业的变动时,就会发现制订于1994年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所设定的三道防线———40%国产化率、外资公司整车合资项目不超过2个以及50%股比限制,到这个时刻,随着本田控股65%,已经悄悄全然失守,或者说被“变相突破”。

  上海造POLO出口澳洲:国产车首次以同等价格销往发达国家


上海造POLO出口澳洲

  今年11月28日,当一辆1.6L银灰色右舵POLO轿车在上海大众驶下生产线时,中国制造的轿车批量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成为现实,国内首款右置方向盘轿车改造同时宣告成功。

  此次POLO轿车批量出口澳大利亚只是上海大众开拓国际市场的首发阵容。据上海大众总经理陈志鑫介绍,此次POLO出口源于一项为期5年的框架协议,按照该协议,上海大众在此后5年内将每年向澳大利亚出口POLO轿车600辆。

  此次POLO轿车出口是上海大众继桑塔纳、桑塔纳2000、帕萨特出口之后,第四个走向国际市场的产品。具有标志性的是,这是中国生产的轿车首次以国内同等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产能可能过剩、竞争加剧、利润下降等等已经是汽车巨头共同的难题,而选择出口无疑是改变这一潜在风险的办法之一,降低制造成本也很重要。POLO出口这一事实已经证明这一发展方向,中国制造的轿车完全可以卖到全球各地,并且已经具有一定成本竞争优势。

  一汽成立销售公司:渠道集权运动拉开序幕

  历经7月之久,生米终于煮成了熟饭。10月28日,一汽集团正式宣布合资成立“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一汽丰田的渠道集权运动就此拉开序幕。这是在中国首家被认可的可以经营多个生产厂家的多个车辆的销售公司。从11月1日起正式营业的销售公司将整合国产丰田汽车的营销网络。而在此之前,上汽和大众已经成立了类似的合资销售公司。业内人士认为,营销网络将是今后国内汽车市场的争夺重点,今后将有更多合资销售公司进入汽车销售服务市场。

  随着中国入世条款履行,汽车销售服务业必将对外开放。所以现在国内厂家通过和国外伙伴合资进入汽车销售这一块,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掌握销售渠道。而国外巨头也将通过合资,作为其进入中国汽车销售战略的一部分。从目前来说,这类公司关心的并不是盈利问题,而是对旗下多个不同销售网络的整合。

  四大风波

  通用奇瑞“抄袭”纷争

  这又是一个汽车产业的知识产权问题,谁都认为奇瑞今年的新车QQ与通用刚刚在中国推出的微车雪佛兰SPARK长得太相似。又因为通用至今未公布此事的调查结果,也未正式起诉奇瑞,这一事件没有被归纳到丰田、吉利的“诉讼”一类,但在上汽出售了奇瑞股份,与奇瑞划清界限后,奇瑞和通用恐怕免不了对簿公堂的一天。

  不久前,通用奇瑞风波又燃起狼烟。据外电消息,通用汽车认为奇瑞可能再次侵犯了其外观专利,此次涉及的车型是奇瑞在今年7月份向市场发布的“东方之子”。通用汽车公司怀疑这款车在外形上与通用大宇公司设计的Magnus车型类似。通用中国也表示正对此事展开调查。

  奇瑞近年在中国的发展可谓神速,今年接连推出东方之子、QQ、旗云多款新车,对于侵权一事,奇瑞始终表现得很无辜,认为所有车型均是自己自主研发产品。一位汽车设计师曾说,现在的汽车设计就是剪贴游戏,真正石破天惊的外观设计十年一遇,多数汽车的设计都是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通用奇瑞孰是孰非还难以说清。

  长安汽车遭遇质疑

  今年6月,一名叫“飞雪漫天”的网友撰文(《“七大”质疑:但愿长安汽车业绩是真实奇迹》)把长安汽车(000625)与银广夏和蓝田相提并论,该文被各财经网广泛转载。这位“飞雪漫天”,针对长安汽车的年报,提出了7大疑问,特别是长安汽车的毛利率水平,言词之尖锐,问题之专业,逼迫8个交易日前刚刚创出历史新高的长安汽车公司不得不临时停牌。

  面对“飞雪漫天”的质疑,长安汽车马上发布了澄清公告。在该公告中,长安汽车几乎是逐条解答了“飞雪漫天”的疑问。长安汽车股价虽然因此事受到一定影响,但市场人士认为,长安汽车不会就此刹车。借助福特,长安又进入了利润更高的中高档轿车市场,前景不错。同时,长安是基金重仓股,高位成交量逐步缩小,主力资金并无出货迹象。长安汽车股价中期向好的格局不会改变。

  上汽终弃奇瑞

  上汽从2001年1月入股奇瑞20%股份至今,仅仅维持了两年多,终于彻底终结了这场“短命婚姻”。

  奇瑞如今是中国车坛的一匹黑马,上汽集团最初的援助功不可没,为了能够使自己的产品出现在国家的产品目录上,奇瑞找到了上汽集团,上汽从此拥有了奇瑞20%的股权。但也约定了“四不原则”:不投资、不参与管理、不承担债务和不分红。此后,上汽想增资奇瑞的谈判又一直没有进展。另一边,因为奇瑞轿车的一些零部件可以用桑塔纳的零部件更换,德国大众为此非常恼火,曾有意将奇瑞告上法庭,QQ和东方之子又涉嫌抄袭通用的两款车型搞得上汽夹在中间进退两难,放手奇瑞是惟一的选择。

  戴-克与现代之争

  今年9月8日,北京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戴-克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之一是对北京吉普进行重组。双方准备投资10亿欧元,生产奔驰轿车,并且有望两年之内投产。10月14日,现代汽车公司就戴-克与北汽控股合作生产奔驰轿车一事公开提出强烈抗议,要求北汽控股撤销与戴-克达成的结盟合约。10月17日,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再次表示,如果戴-克不妥善处理与北汽之间的合作协议,现代将终止与戴-克合资成立卡车公司的谈判。

  现代依据的是一份早在去年6月28日北汽与现代合资经营合同中对“排他性”作出的规定,但北汽控股集团董事长安庆衡则明确回应,北汽和戴-克的合作在北汽与现代之前早有渊源,并不属于违反合约的行为,同时他认为,与戴-克合作不会影响与北汽现代的合作关系,国产奔驰轿车下线时间则预计在2005年7月份。

  实际上,戴-克与北汽之间的合作不仅仅在于北汽多了一个合作伙伴,会影响现代在北汽控股的战略地位,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戴-克是现代汽车最大的国外股份持有者,拥有现代10.65%的股份,离第一大股东的11.5%股份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戴-克增持现代股份成功,那么韩国现代将间接失去对北京现代的控制权,加上戴-克现在又与北汽合作产奔驰轿车,韩国现代好不容易在中国打下的江山很可能就要易手戴-克,而今后在北京汽车工业中,现代这个先到者也只能排在戴-克的后面,作一个陪衬,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制造企业的梦想也有随之告吹的可能。生性耿直的韩国人,不惜把现代与北汽的矛盾公开化,看来现代和戴-克博弈才刚刚开始。

  五大合作

  华晨、宝马瓜熟蒂落

  今年3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宝马集团董事长赫穆特.庞克博士与华晨汽车董事长吴小安一起代表合作双方在华晨宝马合资合同上签字,该合资项目为期15年,注册资本为1.5亿欧元,到2005年,该项目投资额将达到4.5亿欧元。

  这一合作最直接的意味就是宝马落地中国生产,中国可以制造出真正意义的豪华车。今年10月、11月,国产宝马325i和530i接连上市,尽管定价不低,但还是激起抢购热潮,由于今年生产的宝马车量比较少,很多地方已经出现排队订购和加价销售的现象。

  宝马集团董事长庞克博士一再强调国产宝马与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的宝马品质一样,实际上首批上市的国产宝马被认为国产化率接近于零。这一合作对于整个华晨集团显然意义重大,也是宝马集团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市场战略的核心———在未来5年中,宝马集团计划将其在亚洲市场的年销量从目前的大约8万辆提高到约15万辆。

  戴-克牵手北汽

  在国产宝马下线的同时,奔驰终于选定了国内的战略伙伴———9月8日,北京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戴-克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称,双方将合资生产奔驰E级和C级轿车以及中重型卡车、发动机和组件。此合作总投资预计为10亿欧元(约合90亿元人民币)。

  按照协议,奔驰轿车将在戴-克与北汽合资的北京吉普汽车公司里生产;中重型卡车将在北汽控股旗下的上市公司北汽福田公司生产。根据戴-克计划,奔驰轿车年产量为2万至3万辆,批量生产时间是2006年或2007年。不久前有消息称国产奔驰轿车的生产基地已经选址北京亦庄。豪华汽车中国盛宴已经开席。

  东风、本田再结连理

  今年8月份,本田与东风汽车公司通过改组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已有中外合资整车生产企业“武汉万通汽车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东风本田汽车(武汉)有限公司”,并将对东风公司下属的原有工厂(武汉万通汽车)改造后,投产本田车型。在新工厂中的出资比例中,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和东风汽车公司各占50%,注册资本为2800万美元,该工厂起步产品拟定为SUV“CR-V”运动型多功能越野车,明年2月下线,规划年产量为3万辆,此后,产量将在不长时间升至12万辆乃至更多,成为国内乘用车生产基地。

  这是东风本田这两个伙伴再度亲密联手,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苗圩在“2003东京国际汽车峰会”还透露,本田公司在华的业务面临重叠,为了更好地利用销售渠道、降低成本,国内3家本田(东风本田、广州本田和广州本田出口基地)合资工厂有合并的可能。本田要占领国内10%的市场份额,广州一个基地显然不够,武汉作为一个内地辐射源,成本上也有优势,将是其未来另一颗重要棋子。

  东风、日产携手打破投资纪录

  今年6月9日,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Nissan)汽车公司宣布双方全面战略性合作携手组建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于2003年7月1日正式运营。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将是国内首家拥有全系列卡车、客车、轻型商用车及乘用车产品的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它的乘用车将采用日产(Nissan)品牌,而商用车则主要使用东风品牌。销售目标是在2006年达到55万辆汽车,其中乘用车22万辆。目前该公司已经推出花都工厂生产的新车Sunny(阳光),Nissan2003年2月份在日本市场成功上市的豪华型轿车Teana也将于2004年在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投产。

  东风、日产五十年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中国最大一宗汽车合资项目,双方建设初期注册资本金167亿元,打破了我国汽车合资企业投资的最高纪录。

  国润吉利资产对接

  今年3月30日,吉利携手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国润控股合资组建并共同经营浙江吉利国润汽车有限公司。

  合资企业吉利国润注册资本首期为1.08亿元人民币,首期总投资额2亿元人民币,浙江吉利汽车占合资企业53.2%股份,国润占46.8%股份。浙江吉利汽车首期以其宁波一条单班年产五万辆轿车的全部设备作价约1.49亿元人民币投入。合资企业将使用吉利的注册商标及知识产权,生产及销售吉利的美日和优利欧二款经济型轿车。

  国润有意向在两年内将合营企业吉利国润的投资总额由现时的2亿元扩大到15亿元人民币,吉利则有意将其整个汽车产业,包括上海基地、临海基地、路桥基地、发动机厂、变速箱厂、销售公司、汽车研究院等,逐步注入合资公司。不久后,国润控股与吉利汽车达成增资协议,双方向“浙江吉利国润汽车”总投资额由原来的2亿元人民币增至11.27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不变,至此,吉利在宁波和上海二家汽车生产基地的全部有效生产性资产,已进入与国润建立的合资公司。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