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再看北京现代高速赛跑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5日 09:03  青年时讯

  以“北京现代”为龙头的韩国军团是2003年中国车业的大赢家,之前并不被业界看好的韩国车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市场的认同。索纳塔单一车型年销售5.5万辆,产值90亿元。在“近身肉搏”的2003年能够当年投产,当年全部收回成本实为奇迹。在搁置所谓“市长工程”的政府支持语调之外,北京现代高速赛跑的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内容。

  一年前的12月23日是北京现代第一辆轿车索纳塔上市的日子,这一天除了北京本地媒体的正面报道之外,其他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对北京现代表达了质疑。CKD组装引发的舆论围剿给索纳塔的诞生蒙上了一层不协调的外衣。随后6月份,北京现代公布销售两万辆,收入30多亿元,利税14亿元之后,业界就掀起了汽车暴利的争论。

  到今天,又一个12月23日,北京现代完成了“一年销售索纳塔5万辆”的承诺,并兑现了“一年推出一个新车型”的承诺,伊兰特在众人的企盼中如约而来。伴随第二款新车的上市,2004年销售目标13万辆,年产能15万台的发动机生产厂正式投产的信息被推上前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北京现代在2003年的岁末证实了自己的能力。

  这样的能力在今天“逐鹿中原”的车市上难能可贵,相比其他厂家,北京现代的确有着优越的地理和政策优势,但在这些优势之外,再看北京现代,我们还发现了其他的一些东西。

  再看北京速度

  12月18日,见到北京现代董事长徐和谊的时候,他先感慨了一番人生价值,表达了务实做事的愿望。一向以平和谨慎态度在公众场合亮相的徐和谊难得有抒发胸襟的表现,他说除去非典影响的几个月,今年真正有效的销售时间只有8个月,8个月我们卖了5.5万辆。他说,从这个月的19日开始,我们连续3天停产,22日以后北京现代的厂房将又是一个新面貌。

  徐和谊所说的停产3天,指的是二期工程的改造完毕,产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到15万辆。徐介绍,从现在开始,北京现代第二个轿车厂开始提上日程,2005年产能将达到30万,第二轿车厂完工后,产能将再翻一倍,达到60万。如此,北京现代将在未来与一汽、上汽旗鼓相当。对于2004年的产品分布,北京现代的计划是索纳塔7万辆,伊兰特6万辆,目标是争取做到15万辆。

  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郭谦说,今年的12月6日是第5万辆索纳塔下线的日子,公司没有组织专门的庆祝活动,但一线的员工们自发组织起来,给第5万辆索纳塔披上了红花。2003年,依靠原有资金完成销售目标的同时,北京现代还建设了一座年产能15万台的发动机厂。目前已经投产的部分发动机连同部分车身将返销韩国。北京现代的目标是,力争使索纳塔和伊兰特两款主力车型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同级别轿车市场的10%以上。

  相关数据显示,北京速度下的索纳塔轿车使北京汽车行业年度销售收入提高到300亿元。前三季度,北京汽车行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7.2%,这意味着近50%的工业增长来自汽车。这其中,北京现代功不可没。

  高速赛跑的背后

  毋庸置疑,索纳塔的起跑源之于KD组装的快速上马,而对KD生产质量保证的信任打开了消费者的钱包。这个优势为北京现代迎来了开门红的持续畅销。但另一个问题是,依靠KD绝对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生产量,而高额的零部件成本也不可能让索纳塔获得丰厚的利润。北京现代的持续速跑依靠的正是本地化的成功运作。

  2003年,北京现代从全国57家配套厂家采购了近500种国产零部件,金额高达40亿元。正是这40亿元的本土零部件将索纳塔的成本拉了下来,才有了30亿元销售额,14亿元利税的回报。2003年年初,北京现代位于顺义的生产车间与国内其他生产厂家相比,并没有过人之处。但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化的设备工艺迅速上马,焊接车间里机器人多达134台,自动化率高达65%,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随后,伟世通、江森、MOBIS等18家配套企业相继落户北京,投资总额达30亿元,相关就业人数超过1万人,从根本上完成了索纳塔零部件供应的本土化,拉动相关产业的同时,为自己留下了巨大了利润空间,从而完成了当年投产,当年收回成本的奇迹。

  徐和谊说,如果没有国内雄厚的零部件制造基础,所谓的“北京速度”只能是空谈。在渠道方面,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北京现代4S店的数量从年初的22家扩充到100家,这些同样不需要北京现代直接投资组建的辅助工具为索纳塔的畅销立下了汗马功劳。

  北京速度另一个有力的支撑是有效的投资模式。在项目一期投资中,中方出资为6.5亿元,其中利用原有资产存量4.8亿元,而一期共吸收社会资金5.2亿元,二期吸收14亿元。这种充分盘活存量固定资产,吸收民间及社会资金的融资方式使北京现代形成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正是源于此,北京现代才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个“江汉奇迹”(韩国汽车当年的造车神话)。对于北京现代而言,伊兰特的出世是北京现代走向成熟的标志。但目前看来,13万的销售目标也许还是高估了中国车业的市场容量,北京现代进军车市在2004年才真正开始。

  相关链接

  伊兰特 北京现代的贺岁牌

  12月15日,北京现代公布伊兰特价格,并从12月18日开始在全国特约经销店接受预订。此次推出的伊兰特为1.8升排气量,手动挡定价为15.6万元,自动挡定价为16.68万元。

  自1990年10月第一代伊兰特在韩国诞生以来,伊兰特的全球销量已突破300万辆。今年上半年,伊兰特在欧洲进口车销售排行第三位。而在美国,1991年伊兰特首次亮相,旋即成为美国地区现代汽车销售量的冠军,并一直保持至今。此次推出的这款北京版伊兰特则是在第六代成熟车型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路况和气候环境特别改进而来。

  1995年,欧洲最具权威的汽车专业杂志AutoMotorUndSport主办的对伊兰特、丰田、日产、福特为对象进行的测试中,伊兰特被评为“欧洲最优秀车型”。

  2002年,在美国具权威的专业汽车月刊Car&Driver杂志对10款价格低于16000美元的紧凑型车进行的价格、性能、人体工程学、客户满意度等12项综合评测中,伊兰特以91分的成绩荣获第二名。伊兰特此次获奖,表明了现代汽车在技术上的又一次飞跃以及美国消费者对伊兰特满意度的提高。

  2003年9月,在总部位于美国圣迭哥具有权威性的StrategicVision调查公司宣布了其“2003年度汽车体验调查”项目的结果,伊兰特以763分的成绩战胜了包括本田Civic、丰田Echo、福特Focus和尼桑Sentra等同类型轿车的所有竞争对手,获得了第一名。在这次调研中,超过63000名购车者认为韩国现代Elantra和Sonata是同类轿车中最好的汽车。

  在美国AutoPacific2003年公布的消费者满意度指数评比中,伊兰特在竞争对手丰田Corolla,本田Civic大众捷达,尼桑Sentra等同级别轿车中获得第一名,成为2003年“最令人满意的车型”。

  记者 武卫强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