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湾中卫发展中心苏锦夥:台湾汽车工业成长与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4日 19:38  新浪汽车

  11月24日上午,广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2003中国汽车工业论坛在广州举行,多名汽车行业的专家在论坛上发言。就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的保护期过后各企业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和竞争,到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和分析。以下是台湾中卫发展中心总经理苏锦夥的讲话:

  整车厂部分

  假设自己能够投入而且能够走出自己的脚步像中华汽车,结合中国车厂走出自己的路。它的产品、它的采购、它的市场、它的销售范围受到国际母厂的限制。这是整车厂在国际化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得到的。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在市场拓展过程当中更重要的是零部件厂商,零部件厂商在几十年孕育过程当中已经具备国际的竞争能力。它们走出了自己的路,特别是在WTO的架构上面走出了自己的路。不只是卖产品到全世界各地,甚至于到亚太地区投资,甚至于在亚太地区里面做一些技术的工作。这是五十年台湾汽车工业整个发展的情况,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学习到技术改善进入盘整阶段,最后走出了国际的市场。

  台湾汽车工业里面我们有十家整车厂,我们分成两个族群,第一个族群在五万辆以上,一个是五万辆以下,我们称之为四大六小。大的包括中华、国瑞、福特、裕隆。汽车最近十年的产值,91年的时候汽车产值将近2200亿,但是到2002年汽车工业产值提高了45%,零部件产值提高了50%。台湾没有办法成为世界在汽车产业里面的主要生产国家,因为我们小。我们发展重要的零部件,有一些关键的零部件台湾有非常强的成长率在十年里面成长了2.5倍。

  目前汽车在内需市场的占有率从92年44万辆,最高产量之后一路下跌,下跌到73个百分点左右一直往上提升。2002年市场占有率到达86%,除了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之外,整个台湾市场可以清楚看得到,台湾市场往后已经进入了成熟市场的范围里面,市场的规模大小是40万辆。30万辆到35万辆左右是由台湾本地的车厂生产,5到20万辆左右是由国际市场称赞。这是整个内需市场的占有情况。台湾比较强项的部分是零部件,我们从进出口的观点来看台湾汽车零部件出口。进口零部件的部分,94年有650亿台币的进口,640亿往下掉到550亿。日本进口量从94年的75%到2002年三分之二。零部件已经在十年之内由10%替代了完全从日本的进口。

  十年之内台湾零部件的出口提高了一倍,从450亿提高到900亿台币。出口像美国是主要的对象,一直维持美国市场40%。从零部件进口和出口十年来的数据可以看出,台湾的零部件能力逐步在提升,甚至于零部件本来是进出口逆差慢慢变成顺差的局面。这是零部件出口的情况。

  台湾汽车工业发展和日本汽车工业发展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一直对日有贸易逆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特别要求日本的厂商要有回销动作。我们要求当零部件的质量、成本、价格、供货日期已经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时候,要求回销到日本。通过日本的母厂销到各地的厂商去,或者直接销到合作厂商去。原则上我们希望平衡贸易逆差的观念,我们跟日本厂商定了日本回销的百分比,从73年的7%到2002年的17%。定的目标实际不高,但是我们实际输出的百分比超出了很多,甚至于到达60%。我买你一百块钱的东西进来,但是我销出去60块钱。从这几个数据上可以感受得到,零部件在市场上慢慢占有一席之地,质量提升、能力提升,国际价格更具备竞争能力。但是更重要的不只是回销这件事情把我们的零部件能量充分发挥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零部件能量能够在亚洲车里面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整车厂的竞争能力有四大六小,四大有些是走出自己的路,有些是配合国际母厂运作。四大车厂的年均产值和每个人的年产量多少实际有大幅成长。每个人的年产值在91年的时候九百万台币,2000年1770万,在十年之内每个人的产值将近一倍的成长。台湾前四大整车厂年产量从29辆提高到34辆。

  最近十年里面,汽车产业有什么样的变化和发展。台湾汽车工业的发展还是从生产制造开始,在早期台湾汽车工业能力的培养是放在生产的竞争力。生产的竞争力用三个指标来衡量,第一个指标是成本的降低,第二个指标是质量的提升,第三个指标是交货期的快速提高。这十年里面,汽车整体的生产竞争力有大幅度的提升。我们要求在两个小时里面能够及时供应,而且这些都是混线生产的方式。我们台湾的汽车消费者有他特殊的品位,希望内饰豪华舒适。除了会造之外,我们还希望要会创,要能够设计、研发台湾民众所需要的车辆。从生产能量的提升我们进一步进入了所谓的自主设计能力的提升,包括服务能量的提升。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面像裕隆、中华、福特都有设置投资五六十亿近百亿金额做亚洲技术中心的战略投资,主要的目的是从增长能力提升进入到所谓研发设计的提升。我们希望创造车子会造车子也要会卖。台湾的汽车制造业近三年从制造业的领域进入了所谓的制造服务业。制造服务业一方面要发挥特质化的产品能力,同时还要发展周边水平产业的发展。周边水平产业的发展不只是造车子卖车子,同时要去谈汽车产业的融资、保险、租赁产业还有汽车百货产业的提升。把整个产业的价值链、制造、研发和行销三个主要的价值链活动都能够串接在一起,基本能量建立完了之后,实际我们感受得到因为台湾四十万辆的市场不可能有大幅成长。加上WTO进入之后,车厂的观点是不是等在这里挨打,而是要有力量走出去,凭自己的本事走出自己的一条路。除了会制造,除了会研发,除了会行销之外,我们要谈全球营运的观念,把过去四五十年来累计的能量充分发挥,借着WTO架构走出去和世界的汽车零部件厂做一些比较。

  全球性的观念底下一方面是谈产品的外销。美国市场一直是我们主打的市场,美国的汽车市场里面保有的车辆数七千万辆,其实它的售后服务市场两千五百亿美金,这个市场够大,对他们来讲很有吸引力。对于汽车的售后服务市场一直是零部件市场销售的对象。台湾地区有211家零部件厂商投资大陆,我们希望把研究发展的能量变成亚洲车的一部分,这在整个全球营运过程当中,我们往这几个方向来走。台湾车场不能谈大,只能够谈小而美小而强的境界。借着供应链的运作,把外国的技术内化成为自己的一样。包括资本技术,包括美国技术,包括欧洲技术,欧美日在台湾都有市场,我们很有系统地去做学习,去做内化,再加上自己的专长,变成自己竞争的优势。最近十年来,我们从生产制造、研发行销慢慢走上国际舞台。

  这十年来第一个不一样的地方,从整车厂的观念来看,特别是前四年整车厂他们的产值在91年的时候九百万,2000年将近1800万,而且内需的市场占有率从74%提高到85%。除了这个之外,整车厂对外的合资不只卖产品,甚至卖技术,甚至卖管理,这是整车厂我们感受不到的。

  第二个部分从零部件厂的观念,应该借着供应链,借着中外体系有系统有步骤的引进外国的技术,同时加以吸收改良,加上自己的专长转换成自己最大的优势。在零部件的产值上面大幅提升,甚至于在国际特别是美国的售后服务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凭借的是零部件厂商的弹性,快速反应,还有质量,相当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价格。美国售后服务市场假设十块钱一件,台湾的零部件市场一进去六块钱。六块钱里面甚至可以有25%甚至于30%左右的利润率,除了零部件在国际服务市场上扮有重要角色。

  93年的时候我们一直很担心台湾汽车工业有没有明天。在92年当台湾的汽车工业到达高峰40万辆之后加上关税,它的产量一路往下滑。内需的市场也从88%一路下降到93年的67%。这段时间里面不只是内需的占有率下降,产量往下掉,三四家汽车厂商退出市场。93年的时候我们一直很担心,台湾的汽车工业有没有明天。但是很幸运的,过去蓄积的一些能量在97年恢复了信心,我们内需的市场从六七个百分点一直飙升到80%,日本的回购达到30%、40%。93年的担心经过大家的努力,而且这种努力真是埋头苦干的,真是吸收各国精华的,而且是有系统、有步骤地去做改善。在97年的时候我们获得这个信息,2000年我们更看到台湾汽车产业展现的雄心。因为看到外销金额从93年的400亿提升到2000年的740亿,而且回销到日本,从15个百分点提高到60%。内需市场从不到80%提高到85%,更重要的在WTO的架构底下我们清楚感受到不能够等着别人进来,不能够等着挨打,而是要在WTO的架构底下走出去,要去攻占全球的市场。2000年我们的对外投资大幅提升,零部件厂慢慢成为亚洲车各厂的主要供应商。在这十年里面,台湾汽车工业从冷到热。

  对于两岸的合作,东南汽车是两岸合作很好的案例,也是台湾汽车工业展现雄心勃勃的案例。东南汽车年产值和台湾一般汽车厂比较不相上下,发展到目前为止,日本三菱汽车有必要介入,同时也希望东南汽车的经营权25%由三菱汽车来收购。东南汽车只允许15%的经营权转售给三菱汽车。这是台湾汽车产业经过五十年之后展现雄心的主要案例。50年的成长,台湾的汽车怎么发展,怎么走这条路,其实我们的优势再加上我们的劣势还有世界车厂提供的机会和我们另一个威胁,我们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谈台湾汽车工业在未来发展方向。

  我们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很大的生产区域,但是我们要往小而强、小而美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成为小巨人。我们利用过去五十年来蓄积的优势,包括弹性生产的优势、快速反应的优势还有技术支持、自主研发能力,加上我们的体系是很完整的。这个体系不仅是生产体系、研发体系还包括销售体系。而这个体系不只是在台湾岛内供应链和需求链,同时也延伸出变成国际供需链里面不可或缺的一环。未来的发展里面,利用这些优势成为压太零部件重要的供应基地。

  第二个想法,我们必须考虑到内需市场台湾顾客的要求,和市场紧密连接。

  未来发展重要的目标,怎么做?有几个衡量的指标。在这种衡量指标下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值。台湾汽车工业未来发展小而美,有几个衡量指标。人均产值从四百万提升到六百万,更重要的不只是生产能量持续改善,我们在技术研发的能量上更要加紧努力。研发费用的投入从营业额的2.5%必须提高到4%,不只是百分比的提高,因为营业额大幅提升,提高到4%的时候,市场用在研发金额上大幅提升。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占整个从业人员的百分比必须从11%提升到15%,让生产制造研发国际供需链能够做适当结合和搭配。

  我们在台湾的市场特别适合台湾口味的车种,要把汽车工业变成制造服务业。制造服务业包括水平展开的项目、租赁、维修、服务这些销售项目,同时希望生产、研发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整个价值链延伸到国际供需链里面,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竞争力的项目,轮胎、模具等等要很快进入地区市场里面。有些地方我们还是要抱着国际大厂的态度,借着他们的能量发挥出来,这是第二件事情。

  第三件事情把营销研发力量借着讯息化的专长能够站到世界的市场上面去。

  这样的发展过程当中有哪些事情我个人感触相当深。台湾汽车工业5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从早期的国际大厂纷纷来设厂进入技术吸收阶段,国际大厂来做投资生产的阶段慢慢从一千块钱到五千块钱美金的时候,我们进入技术吸收和改善,同时能够创造出自己有特色的境界。当达到饱和的时候,整个市场不争气的淘汰出局,争气的走入国际市场,特别是零部件市场。在整车厂刚刚提到过有了很好的整车厂,但是它可能比较遗憾的是成为半殖民地,因为它的产品、它的销售、它的技术都受到国际母厂的限制,但是还是在国际母厂大伞之下重复,更争气的厂商是自己建立自己的能量,走出台湾,走上世界的舞台。更先进的WTO的加入让台湾的能量能够被公平地对待。

  汽车工业的发展慢慢变成汽车服务业,从汽车工业进入汽车产业不只是整个价值链研发生产行销的观念,同时必须要展开水平产业的合作,同时也必须要把国际供需链挂上去。

  汽车市场对台来讲是致命的吸引力,大家争先恐后来做投资,合资、合作、协同、并购、收购、技术授权。目前台商到市场上面原则上这几个方法可能是比较常见的。希望两岸能够有更密切的合作关系,更重要的是希望借着台湾过去几十年的经验,特别是市场在蓬勃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很迅速地建立我们自己的工业,我们不希望再看到半殖民的工业。

  谢谢大家。

(编辑:苏雨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