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冲击欧美汽车在华防线 日系汽车合纵还是制衡?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1日 11:35  经济日报

  一份来自美国的权威市场报告称,今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基调是全球化。日系汽车全球化的战略重点,依然锁定苦心经营多年的欧美市场,且收效显著。去年,丰田曾创下10年来单年最高年度利润的120亿美元,北美市场对其贡献度相当大;而据《金融时报》报道,丰田在第三季度销量首次超越福特,拿下全球第二的宝座。

  究竟是暂时领先,还是继续超越,随着欧美市场渐趋饱和,这个答案,也许将伴随以中国为中心的新兴市场的旺盛需求给出。不过,欧美车系已先行发力,一直背向亚洲市场的日本车系,终于自去年丰田携手一汽后,开始大规模实质性的动作,而且几乎是“群起而攻之”。有消息称,未来几年内,包括丰田、日产本田在内的日本汽车企业,海外产量将与本土产量持平,甚至赶超。2007年日本三大汽车公司海外总产量将达1000万辆,中国汽车市场在其中,无疑将是一个最具变数,也是最强大的支点。

  2003年9月底,由丰田、日产、本田等15家日本整车制造企业组成的非盈利性公益法人社团————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北京代表处成立。这是该协会在日本东京总部之外,设立的第四个海外代表处,另外三个分别落定在华盛顿、比利时和新加坡,分管北美、欧洲以及亚洲事务。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办事处显然拆分了亚洲事务部的部分职能。尽管其职能被表述为:“为日中汽车产业交流、整车合作做出贡献”,但伴随着今年日系衔接地异常紧密的时间表,全面整合日系在华资源,狙击欧美系,无疑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为争夺最大利益而奋力一搏。日系企业抱团而入,相对于业已封疆的大众、多点布阵的通用甚至是外松内紧的福特,无疑更有后发的优势。以至于业界有一种猜想————也许未来中国车业的竞争,将在日本“三大”间展开。目前,日系在华相安无事,不过是在进入期短暂的互相隐忍,中国汽车市场虽大,但任何分食者的出现,都是对原有平衡的挑战。

  本田汽车的总裁曾以胜利者的姿态说:“美国汽车制造商要加油啊。”丰田更是以其在全球的快速拓进,彰显了其超越福特,逼宫通用的野心。这场战役的主战线,已延伸到中国。

  丰田去年以四大车型的豪华组合打动一汽,不仅将从未在本土以外生产的陆地巡洋舰拿到中国生产,还开创性地允许其在技术转让阶段就打上丰田的车标。今年与广汽闪电结缘的消息在坊间流传,一个佳美的魅力是否大于四大车型的捆绑效应还无定数,但既争名又谋利的丰田,无疑已在其快速推进前嗅到了中国市场的气息。丰田公司专务董事丰田章男最近在公开场合表示:“丰田已把中国业务作为超过北美、欧洲的最重要业务。”

  本田作为进军中国汽车市场的急先锋,似乎理应享受如今的恩泽。新雅阁风暴虽没有惠及之后飞度的影响力,但后者与威驰间的制衡,还是使日系两大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提前形成了对决。继广州本田之后,本田广州出口基地和东风本田连环跟进,本田会长宗国旨英已明确表示,期待未来中国市场10%的分额。显然不去避讳一汽丰田10%的市场目标。

  日产复兴后走向暖春,与东风的高调合资更是被寄予厚望。合资公司在乘用车领域的产品规划已至2006年,每年更立下了在华销售55万辆汽车,其中轿车22万辆,商用车33万辆的目标。不久前,以日本汽车协会会长的另一种身份,宗国旨英先生向记者传递了来自日本汽车界的声音,2007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达到600万辆的规模,如此算来,日产也咬定了10%的目标不放松。

  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同时发力,就是看准了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逾越反常膨胀的风险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日系虽未占得先手,但还有追赶的机会。日系深谙后发制人之道,借力其在欧美市场强势攀升的经验与锐气,来开拓更具地缘优势的中国市场,无疑将对固守江山的欧美系形成巨大冲击。(文/本报记者童娜)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