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通北京交通微循环系列2:恢复城市毛细血管畅通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9日 16:35  北京现代商报
打通北京交通微循环系列2:恢复城市毛细血管畅通

小区通道人为封闭 秦愚/图

朝外外交部大楼地段

  如果把城市主要干路比作人体的主动脉,那么与干路相连的支路以及支路之间的通路就像是人体的毛细血管。北京交通微循环不畅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这些“毛细血管”在不断退化、阻断、甚至消失,导致车辆拥堵在主动脉。我们看一些实例。

  “原来北京的很多小区都是开放式的,一些对本地区地形熟悉的司机就会‘避开’大路走‘两厢’。现在可好,随着社区建设完善,许多小区都人为的封闭了,原本不用进入主路的小路全给堵上了。”一个月前,家住和平里小区的张先生只须每天穿过一个小区三个胡同就能到达工作地点。“虽然路窄点,但车不多走起来还顺畅”,张先生说。但现在不行了,小区的东门用砖给砌死了,只留下一个能过自行车的地儿。“早晚上下班时间自己家门口都不好走。”找社区提意见,社区保安答复:是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

  像张先生这样苦恼的还有很多人。家住潘家园附近的孙女士每天上班只要经过华威北里小区就能达到右转弯的目的,前些天,小区的北门加了道大锁,只留下小门通行。没办法,孙女士只好加入到原本就不宽的主干道上,原来只有一条车道,早晚高峰硬是给挤成两条。为了图快,孙女士开上了非机动车道,让“守株待兔”的交警罚了两回款。以后孙女士再也不敢挤占非机动车道了,可她付出的是更多的时间。

  就小区封闭一事,记者专门问过交警,交警的答复也很无奈:我们只管道路,小区的事我们管不了,如果每个小区都是开放式的对缓解主干道的交通压力肯定会起一定的作用。

  而社区管理者的答复似乎也有道理:原来开放式的不安全不说,我们至少要多安排两到三名保安,对我们社区来说这笔支出不算小,再说了,一旦发生了交通事故怎么办,责任由谁负。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既兼顾小区的安全,又不过多地增加开支,还能让车辆方便地通过……

  机关大院不能穿行

  除了小区外,北京道路“毛细血管”的另外两大杀手是政府机关和大学院所。作为首都,国家机关散落在京城的东南西北,占地宽广而且大多全封闭,即使允许通行也只针对内部车辆,至于社会车辆肯定不行。

  以建在朝阳门外的新外交部大楼为例。外交部后门原本有条路,由南向北的车辆从外交部大楼后边就可以通行朝外大街,去往东大桥方向的车辆原本不必直行到朝阳门立交桥上再向东,可不知什么原因,外交部大楼后门的这条路用路障给截断了。路口还立了一块禁止通行的牌子。

  因为历史原因,在科研院所和大学集中的中关村地区,人为封闭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以某著名学府为例:占地面积庞大,前几年还允许社会车辆穿行,这两年因为车辆增加太快,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不再允许车辆穿行,即使是到学府办事也要事先登记并按指定的出口出去;还有的学校在门口由保安对社会车辆发给一张存车单,上面记录着进入的时间,待出门再由门口保安按时间收费,由此一来原本想穿行的车辆因为收费而不得不绕道而行。在北京这样的情况很多很多……强力打通城市毛细血管

  就北京“微循环”不畅的问题,原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段里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京旧城区胡同很多,可是一直未被纳入交通体系进行管理,而在国外许多城市,几米宽的街道都有交通标志,作为单行线管理使用。抓交通不能只顾大的,忽视小的,不能只重视宽马路,忽视挖掘城市现有路网的潜力。应该看到,宽马路不可能延伸到每家每户,利用胡同发展单行线,推动交通微循环建设,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刘迁先生曾经考察过西方国家的交通,他告诉记者:“纽约只有围绕曼哈顿的一条城市环线,但交通问题却没有北京这样严重,因为它没有像北京这样多的封闭的‘独立单位’。在那里,任何一座建筑的周边都是可通行的道路。但在北京,任何一个小区、单位,哪怕只有一两座楼也要人为的设置围墙或路障,即使有门也只供本单位、本小区车辆使用。在设计中,这些区域是无法纳入城市交通的,所有的出口都面对大街,上路的车辆都全部集中在城市干道,结果是自留地封闭,车辆只有上干道行驶。”

  他建议,占据城市大部分地域的单位、社区如有可能尽量打破封闭,充许社会车辆通行,这样将有可能大大缓解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压力。如果每个单位、社区仍然我行我素而仅依靠城市道路面积的有限增幅将很难解决北京200万辆车的出行问题。

  可见,解决北京交通拥堵,恢复“毛细血管”的畅通是投入不大见效快的一剂良方。但这需要上至国家政府机关下到小区单位,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不能只指责北京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站在一旁说风凉话。

  有专家建议:北京市政府需要拿出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制定相关法律和规定,通过外力促使微循环再生。

(编辑:苏雨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