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现代 改写中国汽车制造业常规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4日 15:19  经济日报

  在中国汽车史上,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像北京现代那样,引起那么多的关注和争议。

  从成立之日起,北京现代就成了业界评论的焦点,它打破了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的常规:无论从谈判到合资、从生产到销售、还是从基建到扩建,北京现代这个当初不被人看好的企业,启动和发展速度都快得令人瞠目结舌:

  ——在中国,建立一个汽车合资项目,多则5年,少说也要2年,这其中需要经过中外双方不停地讨价还价、反复论证,还需要经过政府严格审批,有时旷日持久。但是北汽与韩国现代却只用了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合资谈判签约,并创下了建国以来国务院审批汽车合资项目速度最快的记录。

  ——从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一个新的合资企业往往需要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就是被上海市政府和美国通用同时列为一号工程、创造了“上海速度”的上海通用,也花了23个月时间。而北京现代前后却花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2002年5月28日,中韩双方进行合资组建签字仪式,当年10月16日就正式挂牌成立。

  ——按照惯例,一个新车型的引进、下线到上市,至少需要半年时间。上海大众为帕萨特投产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从下线到上市又花了7、8个月的时间,赛欧宝来奥迪、威驰、嘉年华等轿车,从下线到上市也差不多花了半年时间。但北京现代却冲破了这个时间极限,12月18日第一辆索纳塔下线,4月17日第一万辆索纳塔就交付给用户使用了;6月17日,第2万辆索纳塔下线,创下中国汽车工业生产速度的奇迹。

  ——中国汽车企业制定发展计划,往往是第一年10000辆,第二年30000辆,以后逐年增长,即使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上海通用,第一年也是30000辆,以后5万、8万增加的。而北京现代第一年的生产计划就是5万辆,他们宣布明年要达到15万辆,后年实现30万辆。如此发展速度,是老资格的轿车企业所无法想象的。

  ——产销速度快,国产化率上升得也快,今年3月23日,北京现代通过了47.8%预归类认证——相当于过去的国产化认证,6月份就突破60%,到年底可实现74%。这么快的国产化率速度,也是其他企业望洋兴叹的。当年,上海桑塔纳为提高2%的国产化率,全中国汽车技术专家整整奋斗了一年。

  就在一年前,人们还不看好北京现代,认为北汽与现代的联合是弱弱联合。即使现在,因为这些常规和思维惯性,人们还难以接受北京现代的“极速之旅”,难以承受北京现代给中国汽车业造成的冲击波。人们总在发问:和上海、长春、广州、武汉相比,北京轿车工业基础并不强,北京现代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是不是地方政府起了关键作用?是不是违背了市场规律?

  英格尔斯曾在《人的现代化》中说道,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就会构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如果我们深入北京现代,探析其发展观念和经营思路,就会发现:北京现代之所以飞速发展,是因为其突破了传统的轿车制造的概念,抓住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时机、利用北京独特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整合国内和国际上的优势资源,为我所用,打造北京汽车。

  两个轿车梦憋着一股劲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去年以来,车市出现井喷现象,轿车年销量从2001年的72万辆猛增到2002年的109万辆,而2003年前8个月的轿车销量就超过去年一年的总量。能在高速发展期入市,是每个厂家的心愿。北京现代能快速启动、快速上市,市场应该是最大的推动力。

  时机有了,但能否抓住,就需要智慧和能力。

  从常规看,北京造轿车,没有经验,不具备生产轿车的基础设施、人才储备和管理机制,北汽集团近几年经营不佳,亏损较大,资金严重缺乏。而北京的合作伙伴——韩国现代,虽是世界第7大汽车生产商,但综合实力无法跟通用、福特丰田和大众相比,况且,这些跨国公司领先一步来到中国,无论企业形象还是产品品牌,都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晚到的现代如何跟它们竞争呢?

  但是,北汽和现代却有着其他企业所没有的强烈的上冲力、决绝力和执著劲。韩国现代有长期保持“视危机为机遇”的意识,他们认为,任何企业在其营运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甚至危机。只有面对危机,才会赢得发展机遇。

  现代一直在做轿车梦,一直憋着一股劲。它们的轿车梦是:抗衡老牌汽车跨国公司,跻身世界汽车业前五强。在他们看来,要征服世界,就要先征服中国市场,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北汽也一直在做轿车梦,一直憋着一股劲。新中国第一辆轿车“井冈山”牌就是北汽制造的,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北汽就申请造轿车。近几年来,北汽的这种愿望和梦想已经渗透到政府决策层。

  北京是中国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但北京又是一个13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要发展为“国际大都市”,必须要有足够大的经济总量、有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

  近几年来,北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房地产业,但单纯依靠其增长,造成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波动大的局面。2002年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受国际市场影响,增加值连续6个月出现负增长,就是明证。北京市委市政府意识到,要拉动北京经济持久快速增长,必须发展带动性强、附加值高、技术密集、污染小的产业。汽车产业就成为北京发展经济的不二选择。

  两个做着轿车梦的企业,经过碰撞后走到了一起,憋着的两股劲找到了发泄之地,迅速焕化为创造和运作的动力。

  北京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加快发展汽车工业”,并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汽车工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求全市有关部门派专人负责北汽与现代的合资合作工作。政府提供一条龙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办事效率,各项审批时间以天计,以小时计。工商注册原计划用2个月时间办完手续,结果只用了10天。政府的支持成为北京现代快速启动的关键因素。

  为加快节奏,北京现代的启动实行了“并行工程”。老工厂搬迁、厂房改造、设备订货、土建施工以至销售服务体系的建立等各个环节同时推进。新车还没下线,经销商就开始接受订货。如果按常规一步一步走,没有两三年时间不行。造轿车的梦想也渗透到大众心中。北京现代员工自觉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8点,中午只有30分钟吃饭时间。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连续加班加点,许多原计划一周完成的工作量,只用了两三天。公司先后送100多人到韩国培训,韩方啧啧称赞:“没想到中国工人这么棒,素质这么高。”短短的几个月内,工人们熟练地掌握了整套生产工艺。

  信念是最好的资源。调动上上下下的积极性,没有什么项目不会成功,不会快速发展。精神的资源可以化成物资的资源,即使没有资源,也可以创造性地利用。北汽没有人才、没有技术、没有资金?但北京有。全国51%的两院院士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各部委的高层次科技管理人员大多在北京,清华、北大等61所高校云集北京,北京的科技水平和科研成果居全国领先地位。北汽完全可以借北京的号召力吸引国内外一流的汽车人才。北汽贴出招贤榜,全国1000多名专业人才竞聘,包括全国各大汽车集团。韩国方面也非常重视,包括常务理事在内的6名高级管理人员特意飞到北京参加招聘。

  企业没有要政府一分钱

  资金是中国企业、尤其是汽车企业发展的瓶颈。

  汽车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要进入轿车领域并要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投资。以往中国汽车企业的投资主体,大多是政府财政,由于总量有限,合资公司的中方资金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当企业发展需要追加投入时,中方往往拿不出足够的资金。上个世纪中法双方共同兴建神龙轿车公司时,由于中方资金大多靠政府贷款,债务负担沉重。表面看总投资有130亿,注册资金却只有25亿,实际到位的就更少,流动资金大量缺乏。资金的瓶颈使得卖车赚得的钱都拿去还账,企业日子异常“艰难”,直到2000年才有所“转机”。

  北汽集团并不宽裕,资金有限,北京现代的启动资金和发展资金从哪里来?靠政府投入吗?有没有遇到资金瓶颈?

  北汽集团没有向国家财政要一分钱,而是把自己推向了市场,走了一条利用社会资本来发展汽车工业的道路。

  虽然北汽的资金欠缺,但北京的资金总量和流量却是国内最充足、最活跃的。国内主要的金融管理机构和金融企业总部大多集中在北京,100多家外资银行也驻扎在北京。北京聚集了中国金融业50%-60%的金融资产,汇聚着每年15万亿元居民和企业存款80%以上的数据,是独一无二的全国性金融管理和信息发布中心。

  北汽借助北京的资金优势,搭建了一个全新投融资平台。他们拿出1.7亿元现金,加上北京轻汽4.8亿元的固定资产为主体,组成北京汽车投资公司,第一期吸引社会资金5.2亿元,股本金达到11.7亿元。今年6月,北汽投通过扩股又筹资到14亿元,股本金增加到25.7亿元,新增股份中,除了首钢总公司投资的5亿元和北京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新增的1亿元属国有外,其他8亿元来自3个民营企业。据悉,民营资本入股北京现代,得到北京政府的支持,而且强调,不同经济成分享受同等待遇,这意味着让民营资本正式进入中国汽车制造业。此外,北京汽车投资公司的融资主体不仅超越了所有制限制,还跨越了地区和行业的界限,现在,北京现代的股东不仅有北京公司,还有上海公司。

  这种以实业吸引社会资本的融资方式,不仅确保了北京现代启动资金迅速到位,还能保证后续资金的充足到位。有专家认为,北京汽车投资公司就好比一个漏斗,融资渠道是开放的,具有持续、强大的投资能力,可以及时补足并调控资金流向,使投融资持续发展。堪称以少量国有资本带动社会投资的典范。

  今后,摆在北汽面前的问题将是:怎样用少量的国有资本带动、引导和控制大量的社会资本。在涉及股比和产业控制力的问题上,不管股东如何变换,北汽都要坚持自己的控制地位,以国有资本为主体,发挥主导作用,坚持投资对产业的战略管控力,用投资引导产业的发展,解决产业集中度的问题。实现产业资产纽带的作用,最终向大型企业集团模式靠拢。

  先学西班牙再走日韩路

  制造观念和发展思路的创新,是北京现代极速发展的关键。

  对中外合资,人们总有许多的疑问:合资能刺激车市、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但能能提高中国汽车业水平吗?有助于开发出中国自己的轿车吗?能造就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

  许多人的回答是否定的。自上海大众成立,中国轿车与国际合作20年了,但自主开发整车的能力依然缺乏。合资企业里,虽然中方握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股权,但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却是外方说了算。中方本想“以市场换技术”,但没有话语权,只能“以市场换车型准入”。

  对中国轿车企业来说,谁都不愿走巴西道路西班牙道路,不愿仅仅做跨国公司的OEM(贴牌生产商)、做跨国公司的下游组装厂,更愿意像日本韩国那样通过引进学习,形成自己的汽车品牌。

  北京现代也是如此。合资公司成立不久,董事长徐和宜就迫切地想开发自己品牌的轿车了。他曾多次表示,北京现代的发展思路是搞自主研发,他甚至提出:把北京的资源整合起来,跟清华、理工大、北工大合作开发轿车。他认为,北汽目前的研发技术与韩国相差太远,两家合作就像让小学生和研究生搞课题,北汽要提升研发水平,只能借助外力。

  北汽在与现代合作中,把建立研发中心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并一直进行着艰苦的谈判工作。韩国现代会长曾在十天内两次飞抵北京,洽谈研发中心的建设。由于中方愿望急迫,现代会长明确表态,2008年召开奥运会,北京现代要拿出自己的品牌、自己设计出的车来奉献给北京奥运会。

  但是,北京现代并不奢谈研发,也不仅仅从是政治、民族气节的角度谈民族品牌。而是尊崇最基本的市场规律,注重自身的技术积累、人才积累和经验积累,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众所周知,汽车工业是规模产业,只有到一定规模才能搞研发,做10万辆和做100万辆是不一样的。国内企业之所以现在还不能自主开发,关键是市场规模不够大,因为汽车高额的研发费用需要大批量生产来支撑,不能离开市场单讲开发。中国企业要学会研发,必须扩大产销规模,扩大国内市场,此外还要有世界的眼光,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支撑更大规模。

  北京汽车要发展自己的轿车品牌,当务之急,是抓住市场发展良好的契机,做大规模。

  巴西模式、西班牙模式固然不值得借鉴,但却是中国企业融入世界汽车发展潮流、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捷径。在经济全球化、汽车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企业想要通过闭门造车达到世界水平,是天方夜谭。

  中国轿车生产企业的发展,一般都是从来件组装开始,再到部分国产化,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北京现代也是如此,开始是SKD半散件组装,后来是CKD散件组装,再到国产化。北京现代并不避讳散件组装,因为它是一条捷径,拿过来就能生产,见效快,风险小,哪家企业不愿采取这种策略?而且北京离韩国距离近,CKD件来得最快,船运一天,飞机一个半小时到北京,欧洲、美国的企业做不到。如果北汽一切都是自己从头学起,困难不说,过长的时间消耗,错失了产品进入市场、扩大产销规模的良机,对中方来说,无疑得不偿失。

  先利用国内的巨大市场,扩大规模、夯实基础,站稳脚跟,再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竞争力,整合世界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这就是北京现代两步走的发展思路。

  下一步的发展,对北京现代至关重要。他们已通过整合北京、全国乃至全球资源迅速启动了北京现代,接下来就是要整合世界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了。当前,世界上各种先进技术、科技成果被国际汽车业迅速运用,广泛拷贝,如何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尽快培养自身的整合能力,是最终形成自主开发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树立自主品牌的坚强后盾,北京现代任重道远,极速之旅还不能停息。(俞清木)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