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友:wangzhe9545
这些日子不知道怎么了,接二连三地听说车撞桥。
只是撞了桥,算万幸,还有更惨的,车也翻了,把无辜的人砸伤、砸死了。追究责任都是司机的。也没错,那桥洞子上标着高度呢,您怎么不注意,连自己的车高都不清楚吗,就楞往上闯,就楞往桥上撞呢?!人们在埋怨、咒骂司机。
当人们都把愤怒的目光投向司机的时候,我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桥”没有责任吗?那位说了,桥是死物,在那里立着,它有什么责任呢?!你这人真会开玩笑。而我,就是要撇开司机的责任不表,单说说桥的责任。在北京驾车行驶,要钻的桥洞不少。可气的是桥洞高度五花八门。没有走过的不算,只说我驾车、乘车经过记录下来桥洞高,有4.5米的,有4米的,有3.8米的,有3.5米的,有3.3米的,有3.2米的,有3米的,有2.5米的,有2米的,甚至还有1.8米的。更有嘎的是,有的桥是这边高,那边低,车在这边走就过得去,从那边走就过不去;还有的桥是车不开天窗车过的去,开了天窗车就过不去了。在北京开车,这么多种的桥高着实是让你顾此失彼,过了这座桥,过不了那座桥。就算你注意到桥高了,可真是遇到一座桥,你过不去,又怎么办呢?现在的路大都有中心隔离带,掉头回来是逆行,长距离地往后退也很危险呀。设身处地地为司机想想,也真够为难的。
北京怎么建了这么多种高度的桥洞呢?班门弄斧,我斗胆分析一下,一是有其历史原因,一部分是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多,道路紧张,将原来用于非机动车通过的桥洞改作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用,这种桥洞的高度适用于非机动车,更改后有的车可以通过,有的车就不能通过。二是桥洞高度设计随意性太大,有相当一部分桥就是为机动车设计的,但也还是高矮不齐。北京的桥洞高的差异,已经成了交通的瓶颈。
我在美国工作过。开车走遍美国,除了古桥以外,桥梁都不标桥高。为什么呢?因为桥洞高都一样。我观察过,通用的、最高车型,也就是四、五十英尺的货柜车钻桥,车顶离桥底面的差估计是一米。一座桥能过,所有桥都能过。
由此,我想提出在道路及其所属设施建设中的标准化问题。桥洞高度就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北京的桥洞高度应该统一、标准化,让车钻过一座桥洞就能钻过所有的桥洞。这个标准应该是多少,可以参照交通发达国家的数据,也可自己定。自己定就要有个基准,一个方法是先定桥高,桥高定了之后定车高,生产或者进口的车辆的高度就要与之相适应,这同时要求车高也要标准化,当然,车高的标准化是以不超过最高限制为标准的;另一个办法是以通用的最高车的车高定桥高。
标准化的问题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了交通管理中,本人在这里提出了桥洞高度和车高两个标准化的问题,北京如此,那么全国是不是都应该统一标准呢?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