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举整合在华品牌和资本 跨国公司中国战略渐变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2日 09:10  经济日报

  当戴姆勒—克莱斯勒与北汽的合作终于在这个金秋终成正果时,关于亚星奔驰加盟北汽的消息也在业内广泛流传,远在合肥的安凯客车都引起了不少猜测————安凯的技术来自德国凯斯鲍尔公司,该公司如今已归于奔驰旗下。

  走得更早的算是丰田公司。在与一汽集团同结连理一周年之际,日本的媒体突然发布消息:丰田将与广州汽车集团合作,其投资额和产品也说得有板有眼,更有灵通人士曝出:丰田与广汽合作已成定局。

  从想方设法获取一纸“入场券”到大规模布局宣告完成,再到大举整合在中国的品牌和资本,跨国公司的中国战略已经悄悄地开始了“转身”。

  转身之时,波澜迭起,主动也好,意外也罢,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之间暂时的平衡开始摇动。因为,谁能掌握整合市场资源的主动权,谁就是未来中国车市的真正主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将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谁的手在推动

  当一汽集团把丰田公司在中国的第二个合资伙伴也收编到自己旗下的第二天,幕后的丰田立即现身,与一汽闪电成婚————一汽在华北、西南的收购,不过是为迎娶丰田准备的聘礼。

  可惜这场速配的高效率没能延续。

  一年过去了,合作的结晶只有一家“丰田技术、一汽资本”的丰越公司,在“家庭”内部尚如此保持距离,实在令人费解。此时,丰田移情别恋广汽、丰田最畅销的轿车“佳美”将花落广汽的消息不胫而走。在采访中,双方都顾左右而言它,给人们留下了相当的想象空间。不过,即使“传言”成真,丰田也不必背负多少负担,既没有违背产业政策的约束————产业政策只规定每家外国公司在中国“不能有两家以上合作伙伴”的要求。此外,还有业内人士分析“广汽较一汽弱,丰田在其中的利益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如此一来,丰田既规避了政策,又多了一个选择,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变化可谓最有趣也最典型。20年前,它是中国汽车业的第一个合资伙伴,20年后,它却成为大规模进入的最后一家。从就某一车型进行合作到全系列合作,从试探性地进入到整合品牌资源重塑形象,戴克的策略发生了清晰的变化。至此,中国已成为所有跨国公司的战略重心,跨国公司也就不约而同地大举整合品牌和资源,为2005年后的竞争积蓄力量。当记者问及北汽有关知情人士“如果北汽收购了亚星奔驰,不担心戴克再找上第二家合作伙伴吗”时,该人士坦言:“确实有这个隐患,不过我们没有办法,只能先争取上船。”

  想“上船”就要有船票,这船票便是各自利益的满足。在国内大公司发明“一手托两家”的策略之后,越来越了解中国国情的跨国公司也玩起了左右逢源的游戏。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意欲整合南北两家,可是,作为中国最赚钱的两家公司,两家大众都已根深叶茂,多重利益交织其中,整合它们谈何容易?大众的尴尬已经被后来的跨国公司看在眼里。通用汽车公司紧紧傍住其合作伙伴上汽集团,以跟上汽合作的形式在国内频频合资,先是五菱,接着是烟台东岳公司,还有原来的金杯通用,如此算来,与通用有资本联系的国内企业已经不下四家。

  的确,跨国公司在各自的利益驱动之下,并未形成合谋态势,但在当前的政策面前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相似的举动。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在目前政策不允许外方控股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全球战略和占领我国汽车市场的考虑,有意削弱合资企业中我方自主开发汽车新产品的能力,并控制技术开发的关键环节,以取得合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一旦政策松动,几乎所有外方都谋求控股或独资,在基本上没有轿车整车开发能力的情况下,汽车合资企业中我方处于尴尬境地,国内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几大跨国公司角逐的天下,这已成为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隐患。”

  在回顾这20年的发展道路时,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研究员直接指出:“我们本来希望利用有效的合资带动汽车工业发展,结果以1997年上海通用的进入为标志,合资蔚然成风,从利用外资开始转向被外资利用。”

  不管是否有脚踩两只船和留后路的打算,以统一品牌统一性为标志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资源整合已经拉开了序幕,而品牌,正是中国汽车业的软肋,跨国公司的金字招牌。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在跨国公司愈来愈“狡猾”的同时,地方政府为争抢汽车项目而进行的鹬蚌相争,也让跨国公司得利不少。

  不仅是各省为争取汽车项目争相开出优惠条件,甚至在同一个省的各地市之间也互挖墙角。一家合资公司的外方总经理就坦率地说出了他们考虑另选他地的原因:“因为他们开出的条件是你们想象不到的好。”这家好容易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如今已经有了该省的三个城市可以挑选,主动权在谁手上已是一目了然。

  这和发生在摩托车领域的故事有点像。当中国摩托车行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后,在出口市场上也让传统巨头日本尝了不少苦果,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国内企业竞相压价,致使出口利润越来越低,2002年摩托车的出口单价最低只有50美元!恶性竞争的结果是,新兴的市场刚刚培育起步,便立刻凋谢,中国摩托车的口碑越来越差,价格优势不再,最后大多数成了日本企业的贴牌商。一位来自山东的摩托车老总曾经沉痛地说,他们去印度考察的时候,当地的摩托车厂商看不起中国摩企,理由就是“窝里斗”。

  但愿这一幕已经永远地成为了历史。(文/本报记者姜范)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