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产宝马笼罩五大谜团 年底计划生产3000辆(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2日 08:53  北京青年报汽车时代
国产宝马笼罩五大谜团年底计划生产3000辆(图)

国产宝马 五大谜团

  10月16日,中国汽车界的一件大事发生了:被称之为世界顶级汽车品牌之一的宝马———中国产宝马宣布正式上市。几天之前,媒体间关于宝马价格的“谜语”已经被猜出了N个版本;在新浪网汽车频道,关于国产宝马的网友评论更是在几个小时内就达到了1900多条……然而,与外间烫手的热情相比,宝马却将上市仪式安排得非常低调冰冷,一反宝马一贯张扬的个性。这个近十年来最低调的新车上市,令人疑窦丛生。

  -谜团一:国产宝马下线为何如此低调?

  国内没有哪个大品牌轿车的亮相比宝马更低调了!上周四,上海天马山赛车场,宝马的“第一个中国孩子”———325i轿车静静地摆在Z4、7系等进口宝马中间。没有盛大的下线仪式,没有主管官员和宝马集团高层的出席,仅仅是宝马试车活动的一站而已。

  对此,宝马的官方解释是,宝马把国产宝马和其他宝马进口车放在一起试车,是想体现宝马的全球性,传达宝马的全球统一品质,不分德国造还是中国产。

  这个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还有传言说,宝马还没有在沈阳做好生产准备,仓促上马,抢先占领市场。这个说法得到不少人的认同,证据就是这批宝马因不足40%的国产化率,仍须缴纳较高关税。

  本报分析认为,低调入市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一个“新”字。

  此次上市的BMW325i是宝马3系第四代,于1998年推出,虽在2002年做了改版,但还是不能说是“新车”,拿这样一个车来中国亮相,不仅拿不出手,而且不符合宝马对中国市场的战略。中国是宝马新兴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市场,今年前半年中国豪华车市场容量增长了70%,其中宝马取得了116%的增长。宝马在2003年前9个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中国内地市场共销售超过9500辆BMW和MINI汽车,其中包括3800多部7系列,进口车型的销售将在2003年首次突破10000辆。

  一般来说,豪华车品牌轻易不在海外设厂,除非这里有巨大的市场。

  华晨宝马工厂———宝马高层认为,这将是继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工厂后,宝马海外工厂的又一里程碑。

  只有今年上半年在全球刚刚面世的新5系,才担当得起宝马在中国上市的最新形象。

  -谜团二:47.385万元售价是高?是低?

  装备了2.5升6缸发动机、手自一体变速器、8个安全气囊等配置的国产宝马325i轿车售价47.385万元,比进口同类宝马便宜20万元。宝马为自己的产品制定了这样的价格体系。

  这个价格是否合理?华晨宝马高级副总裁方智勇解释说,“是根据宝马325i标准型的国际售价制定的,但国产宝马的配置更高”。他认为,47.385万的价格比较合适。

  在一家美国著名的汽车价格网站,记者查到2004款宝马325i的基础价格在2.7万美元左右,若加上类似于国产宝马的配置,价格在3.5万美元上下,约合30万元人民币。由于目前国产宝马的国产化率非常低,目前325i是以缴纳进口整车关税的代价生产的。这样,考虑了关税因素之后,在理论上,国产宝马325i的成本应在40万元左右。

  对于国产宝马轿车的价格,消费者是寄予厚望的。特别是售价38.1万元的传闻吊起了人们的胃口,许多消费者都希望宝马低价打压奥迪,使奥迪降价,进而带动整个车市价格下调。

  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奥迪短期内降价的可能性不大。有人认为,就是因为奥迪A4有意定价较高,而使得国产宝马问世后,为顾及品牌形象而不得不制定一个相对较高的价位。

  -谜团三:宝马、奥迪谁是第一个在中国生产的豪华汽车品牌

  “宝马目前在中国没有竞争对手,”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中国豪华轿车市场竞争”的问题时,华晨宝马高级副总裁方智勇表示,“你们说的那个企业(指奥迪)不是宝马的直接对手”,“宝马才是在中国生产的第一个豪华品牌”。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经过多年耕耘,奥迪已经在中国建立了较高的品牌形象。“宝马325i的竞争对手是奔驰的C级”,而对于奥迪,方智勇甚至没有礼貌上的客套。

  方智勇表示,宝马325i制定价格时并不是考虑奥迪A4,“一般都是其他品牌考虑我们的定价”。

  方智勇此言,回避了与奥迪正面争夺市场的情况,但消费者是否也与他持有相同观念,还要市场来验证。

  -谜团四:华晨在合资公司中的话语权有多大?

  上周四,在宝马325i上市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尽管代表华晨方面出任华晨宝马总裁的洪星坐在了主席台的中间位置,但“主角”却是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昆特.席曼。甚至在发布会现场,除了圆圆的宝马标识外,没有任何华晨的“痕迹”。

  尽管昆特.席曼解释说,这样是为了突出国产宝马与进口宝马的品质是一样的,不存在冷落华晨的问题,但种种迹象却表明,宝马在华晨宝马合资公司中占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据悉,除了产品技术外,国产宝马的销售、市场等也由德方负责。在目前的23家国产宝马经销商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原来的进口宝马经销商。

  -谜团五:国产宝马多少是国产的?

  对于国产宝马325i,华晨宝马并不讳言国产化率低,并坦言国产宝马基本与进口宝马是相同的。

  华晨宝马副总裁李东辉表示,由于零部件配套质量等问题,国产宝马的国产化率还达不到国家要求的40%低限。这样,进口散件组装也要按整车来交关税,而不能按零部件进口交税。

  由于零部件进口税率大大低于整车进口税率。这意味着在进口关税一项上,华晨宝马要多支付2倍多的税。

  “随着一些宝马在全球的零件商到国内设厂,国产化率将会很快提高。”李东辉说。

  宝马325i年底产3000辆

  本报讯于18日正式在北京上市的国产宝马325i轿车售价为47.385万元(含运费),年底计划生产2000至3000辆。到2005年,预计合资合同累计投资总额将达4.5亿欧元,并形成年产3万辆高级轿车的生产能力,产品将覆盖宝马现有3系、新5系和新3系等产品。

  据宝马的销售人员透露,国产宝马325i有宝石蓝、浅银灰色和白色三种颜色。除了没有车载电话等少数变动外,其他都与进口宝马相同。目前,国产宝马325i轿车已开始接受预订,订金为5万元,但不退订金。如果顺利的话,10天后就能买到现车。

  另据悉,宝马还计划通过合资企业在年内生产新一代BMW5系列豪华轿车,售价将在70万元左右。并于明年春季推出配备4缸2.0升发动机的318i。

  将来在国内进行生产的车型就不会再继续进口了,所以同样的车型不会存在彼此之间的渠道上的重叠现象。截至目前,国产宝马全国首批代理商有23家,很快将增加到40家左右。现在选定的这23家经销商都纳入了宝马“5+1”经销体系中,就是所有的城市的经销商都由宝马汽车的5大进口经销商———北京燕宝汽车、上海宝德、燕京德国、宝马汽车(南中国)、中达汽车和华晨宝马的另一股东申华控股组建。

  在未来5年中,宝马集团计划将其在亚洲市场的年销量从目前的大约8万辆提高到约15万辆。

  (张耀东)

  背景资料

  1975年:第一代3系列

  第一代3系列的产量几乎是宝马历史上的经典小型车———02系列的两倍,准确的数字是1364038辆。除了久经考验的BMW四缸发动机之外,这一车型系列的技术和设计都是全新的,同时推出的还有六缸动力单元的整个系列。在四缸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提高之后,四缸车型在1975年得以扩展,316、318、320和320i陆续上市,发动机最大输出分别为90马力、98马力、109马力以及125马力。1977年,BMW又推出了最大输出为122马力的六缸发动机320以及它最强壮的兄长———1978年到1982年生产的323i,发动机最大输出为143马力,成为第一代3系列的排头兵。

  1982年:第二代3系列

  从1982年到1990年,第二代BMW3系列诠释了BMW工程师们提出的“量身定做之车”这一概念,因为它拥有多种车身变化———双门/四门、敞篷以及旅行款式,还有多种发动机供选择,从1600(最后版本的发动机最大输出为100马力)到装配2.3升四缸发动机的M3(最后版本发动机的最大输出为238马力),从2.0和2.4升无增压柴油发动机到配有增压中冷器的2.5升六缸涡轮增压柴油机;还有首款大批量生产的四气门动力单元,它被安装于1987年推出的318is上。除了上述车型,BMW还提供四轮驱动或者后轮驱动以供选择。

  1990年:第三代3系列

  第三代3系列是首次基于四门轿车的基础上制造生产的,在首款四门轿车上市之后,每年都有一个新变化车型推出,分别是双门轿跑车、敞篷车、旅行车,最后是紧凑型车。最后这个变型标志着第5个车身版本的首次出现,这是一个拥有硕大后挡板、但长度减少了23厘米的双门车。将不同的车身概念同选择颇多的发动机(排量从1600毫升到3200毫升,输出功率从66千瓦到236千瓦)结合起来,意味着不少于31种不同的车型。

  1998年:第四代3系

  当今第四代3系轿车于1998年推出,2002年又以全新面貌和改良技术推出升级版,融合了原创风格和时尚元素的设计以及创新技术的应用,使新一代3系成为高级运动轿车的典范。3系列的成功源于完美平衡的设计、强大的动力、灵巧准确的操控以及这一切带来的驾驶乐趣。除四门轿车外,3系还提供双门轿跑车、敞篷车、旅行轿车和紧凑型等款式。

   -整理/张耀东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