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门外车谭:百姓车应该是中国汽车的基石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0日 10:47  新浪汽车

  不得人心的“高收费,限私车”的思路,又一次在治理北京交通拥堵的争论中被否决。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代表在审议有关报告时指出,北京不宜征收小汽车牌照费。北京作为首都继续保持了对老百姓购买私家车的开放态度。

  这次关于“牌照费”的传言,在准备购买小轿车的市民中引起的恐慌,造成北京九、十两个月轿车,尤其是前一段相对低迷的小型车的抢购风潮。提前实现的购买力,将使眼下拥堵的交通雪上加霜;而对国内汽车市场,却是一次歪打正着的“利好”。

  政策性影响,消费者日益调高的胃口和对产品选择的不确定性,使今年中国车市出现了不少新变数。但是进入第四季度,一年的市场大局已定,中国轿车市场继去年之后,今年必将又是一个“跃进年”。

  来自上海通用的消息,中级轿车别克凯越上市伊始便显示出强劲的销售势头。9月份凯越一经面世,就创下国内新车销售首月突破7500辆的记录。今年1月至9月份,上海通用汽车共销售别克系列产品——君威、凯越、GL8共13.3万辆,同比增长62.5%;赛欧轿车销售连续第27个月保持销量第一。

  上海通用市场总监孙晓东谈到今年的市场特点时说,随着各厂家产品技术同质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凸现了作好品牌的重要性。一味盯在价格上搞促销,已经不大奏效。上海通用作品牌,一靠整合资源,把通用的全球资源根据中国的市场细分进行整合;二靠作好销售的后续服务,让汽车在使用中不断升值。市场要一层一层地推,不断创造热点,不断推出升级产品和服务项目,才能维持产品的旺盛生命力。

  笔者以为,尽管今年的市场使几乎所有生产商都倍感压力。尽管全国有10万辆轿车的积压,但是各厂商还是吃着市场的增量。远未达到争抢存量,你死我活的白热化竞争局面。估计这种情形还会维持到2005年之前,不过由于基数增大,积存购买力的逐步释放,明年不再可能保持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高增长。

  有别于去年任何车型都好卖,都赚钱,今年大多数厂家为推销产品可谓挖空心思。去年卖得最火的小型车,今年势头锐减,派里奥周末风、威姿、高尔、POLO三厢、千里马、嘉年华等一批新车型尽管各有新亮点,可是全国市场反响并不如意;A级车里,神龙公司富康的升级车型爱利舍市场格外看好,换代车型赛纳却有点“叫好不叫座”,有待市场的逐步接受;而一汽大众的高尔夫4代因与德国大众在中国推出高尔夫5代的市场攻势撞了车,好车没有赢得一个好市场。东南的菱帅,推出晚了点儿,车型老了点儿、价格贵了点儿,正在作积极调整。奇瑞QQ以一个“搅局者”的姿态获得一份意外成功。

  今年车市的一个出人意料之处是中高档B级车卖得格外火。君威、新雅阁年初的大幅度降价开拓了一个大市场,两个车型今年的产量都在10万辆上下,超过了大部分小型车和A级车,产品仍然供不应求;北京现代、海南普力马、一汽马自达M6也借光市场看好。恰恰在B级车市场,明显反映出品牌打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华晨的中华、奇瑞的东方之子尽管设计制造融合了国际汽车业的众多新技术,走出了老一代自主品牌闭门造车的旧窠臼,并在价格上与国际水平率先接轨,但是由于品牌的相对稚嫩,购买者尚属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制造细节的提高和品牌推广还是一个扎扎实实的长期过程。

  除了B级车,国际车展上今年风头已经减退的SUV在中国成为另一个市场亮点。吉普、丰田日产、通用在中国纷纷推出SUV新产品。自主品牌长城、陆风等SUV的价格优势在消费者中间获得认同。

  中高档轿车销售火过经济型车、小型车。在轿车刚刚进入家庭的中国是一个值得思索的现象。起码表现出中国车市的欠成熟。一些城市和地区收取牌照费、限制小排量轿车的做法也起了推波助澜的坏作用。在世界各国,汽车消费都是呈一种“金字塔”形态,价格相对低廉的小型车、经济型轿车,或者叫“百姓车”构成量大面广的金字塔基座。而在中国,不说金字塔倒置,起码也是个根基不稳的直筒状。众多消费者过早进入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得多的中高档轿车市场,无疑会给决策者和生产者一个错误的市场信号,也会给社会资源造成浪费。

  市场的成熟有待时日。但是规律在各国汽车业发展的道路上总是相同的。中国汽车业的众厂家不必跟风,还是沉住气,尽其所能发挥专长的好。说到金字塔的基座。最近采访南京菲亚特,总经理苏同昌表示,仍然会坚定地发挥菲亚特这个引导世界汽车设计时尚的品牌在小型车方面的强项,把小型车作精作强,作成系列;而在吉利新车华普203投放仪式上,造小型车起家的李书福更豪言壮语地说,要造全世界性价比最高的轿车。上海通用总经理陈虹则说,关键的问题是提高企业对市场的解读能力;产品定位应该紧紧把握市场的需求,包括对引进产品的改进性开发都不是无用功。(李安定)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