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中国所受到的关注,似乎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轿车工业的发展和私人汽车的出现,以及“入世”谈判的进程,汽车问题一再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该不该发展私家车”这样的争论不绝于耳,专家则雄辩地告诉我们,一旦北京的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北京的交通将陷入瘫痪。
随着新技术、新能源、新概念的出现,汽车造成的能源匮乏、空气污染等问题多少能够缓解;然而对于改善交通、便于出行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却是汽车自身无能为力的,这正是制约私车发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我们为了便于出行,获得更高的速度而买车;私车越多交通越拥堵,我们反而失去了效率和速度。
从国外的实践来看,成熟的汽车社会应当建立在遵守交规、相互礼让、步行者优先的精神之上。今天的中国与这种精神相距甚远。因此,汽车文明的提升与汽车数量的增长失调,才是制约我国进入汽车时代的瓶颈。
只有当一个社会围绕着汽车这一现代工业产品,形成了一整套经济、文化、生活体系的时候,这个社会才算进入了汽车社会。以美国为例,汽车不仅改变了美国的交通模式,也改变了城市概念、生活方式和区域经济布局;不仅改变了美国工业、农业以及战争的形态,也改变了美国人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走向,以致人们说美国是“汽车文化”形成的“汽车社会”。汽车文明才能使得汽车社会走向和谐。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我们的状况,我们离汽车社会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虽然交通管理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公众脑子里的“拼抢”潜规则还像过去一样牢固,遵守、避让这样的文明观念并没有成为共识。各路口光有红绿灯不够,还得辅以警察;光有警察也不够,还得辅以保安和“交通协管”;加上保安和“协管”还不行,还得辅以戴红箍的老百姓。如果以每年死亡10万人为代价来发展汽车,那样的成本是不是太高了?
汽车的普及,必然会带来拥堵、污染等现实问题,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当私人汽车开始大幅度改变我们的生活时,我们是否已经有了足够的文化、观念和心理准备。(陌上桑)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