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降价存在负面效应 难减库存压力 服务在唱主角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 16:23  粤港信息日报

  在历经了又一轮的新品潮和降价潮之后,中国汽车市场逐渐将目光落在了服务身上,厂商们正通过各种途径打造自己的服务品牌,市场竞争已经从产品本身逐步向非产品方向过渡,服务正逐步成为市场的新宠。

  库存量已超过22万辆

  2003年伊始,国内的汽车市场延续了去年的繁荣之势,无论是家轿市场还是MPV市场,厂商都把筹码压在了新品上。短短的几个月之内,阳光、POLO、爱丽舍、风行、瑞风等新车型陆续上市,而像海南马自达这样的厂商,既生产轿车系列,又涉足MPV市场,产品线拉得很长,在这样一种氛围的烘托下,汽车市场的产品得到极大的丰富。

  刚开始,市场供不应求,销量似乎不是问题。然而,随着品种的不断丰富,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模糊,消费者越来越难以抉择,导致市场形成了持币待购的局面。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轿车产量为89.55万辆,同比增加103.53%,但销量仅为84.28万辆,同比只增长了82.44%。截止到同期,全国行业库存量已超过22万辆——如何把过量的产品销出去,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轿车行业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降价存在负面效应

  为了寻找出路,降价成了厂商最有力的武器。各大厂商纷纷抛出让利优惠的绣球,吸引潜在的消费需求。据不完全统计,从1月到8月初共有近80个车型20多个品牌调整价格,平均降幅超过6.9%,部分车型更是一降再降。

  这在最初的一段时期里确实起到了扩大销售的作用。然而,降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效应。首先,刚买车没几天,就成千上万的贬值,消费者明显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其次,对潜在用户来说,厂商的定价如此轻率,这车到底能值多少钱。总之,频繁的、大幅度的降价损害了厂商品牌的忠实度,自然也是饮鸩止渴的招数。

  依托服务抢市场

  按照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汽车销售并不是产业链中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售后服务才是整个产业的重心。据称,2/3的丰田员工奋战在售后服务第一线上。而在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里,汽车服务业的收入占到整个汽车行业利润的六成左右。

  国内的汽车业一直叫嚷着要发展,要和国外大牌相抗衡,但服务上不去,单靠产品也白搭。不过可喜的是,随着业内人士对汽车市场的逐步认知和对国外成功品牌的不断借鉴,厂商们逐渐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服务品牌的树立将是品牌忠实度的坚强后盾。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厂商们也纷纷举起服务的大旗,量体裁衣地推出一系列的服务活动。像南京菲亚特前阵就推出了服务技能大赛,以此提高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而别克也在打造自己的服务品牌。而一向以服务作为自己市场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南马自达也有所举动,于近期开展了“金秋之旅”全国大型免费检测保养服务活动。为了配合此次活动,海马网站还同时设立服务活动专区。在那里,用户不仅可以得到活动的具体安排,还可以了解活动的最近消息。同时,为了节省用户的时间,海马还特地设立了“网络医生”栏目,在线解答用户提出的疑问。这些服务措施的推出,正体现了眼下市场的发展趋势:服务正成为与产品本身并驾齐驱的、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一个核心因素,而且其增长势头已经远远高于产品本身。这也是中国汽车与国际接轨的一个必然趋势。

  [记者观察]服务成衡量产品新标尺

  如今,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老三样”的时代,面对日趋丰富的产品种类,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也日趋成熟,华而不实的营销策略已经无法让消费者倾心。理性的消费者不仅看中产品本身的性能和价格,更看中产品的售后服务,优质的售后服务已经成为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市场的竞争最终都要归结到品牌和服务,相对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意味着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这不仅关系到产品本身的市场占有率,更关系到一个品牌的成熟,并将最终影响整个汽车产业的利润分配。

  在客户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优质、完善的售后服务将成为衡量产品优劣的新标准。分析人士指出:“毋庸置疑,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飞速增长。然而单纯围绕产品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厂商必须在立足产品优势的基础上,针对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做出应对,按照国际化的模式和标准来提供自己的服务,使产品和服务相配套、相统一。谁这样做了,谁就有可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胜出。”(记者吴丹)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