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吉利、奇瑞等民族汽车品牌打响名堂后,陆陆续续有外行资本意图进入汽车业,业内人士不禁发出“汽车业投资过热”的感叹。今年频繁的汽车降价更使媒体出现“中国汽车业产能过剩已露端倪”的报道,甚至传闻国家新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限制外行资本进入汽车制造业。难道我国汽车业真的投资过热,产能过剩吗?
外行资本“借壳”入市
据统计,去年我国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这120多家整车生产企业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有95家,产量1000辆以下的有70家。而全国包括生产汽车部件、零配件在内的汽车企业有600多家,其中有200家左右多年来产量很少甚至是“零产量”。
目前,国内汽车业成为热点行业,不少上市资本、民营资本及其他各路外行资本纷纷“杀入”汽车行业。由于企业及产品审批制度的存在,上市资本、民营资本在进入汽车业,会受到“限制进入”的壁垒阻挠。作为外行企业进入汽车业,想上国家汽车生产目录谈何容易?特别是轿车项目,更是不能轻易迈过去的高门槛。
这样,拿不到产品目录的上市资本和民营资本,只好另寻办法,而“借壳”那些产量极少或者零产量但又有产品目录的汽车企业,就成为这些上市资本或民营资本进入汽车行业的“捷径”。
切入时机至关重要
这几年进入汽车行业的外行资本有春兰、美的、德隆、格林柯尔、红塔、比亚迪等,他们的进驻或资本注入,尚未对汽车业结构构成大冲击,也未对入主的汽车企业起到妙手回春之效。这究竟是未发挥潜能,还是投资环境尚未成熟呢?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汽车行业切入时机要拿捏得很准确,切入对就能存活很长时间,否则,难以生存。吉利的确是钻了汽车业的空子,享受汽车工业特殊时期“得天独厚”的机遇。但如果吉利在1995年能顺利进入汽车业的话,可能会更好。他认为,目前进入汽车业未算是最佳黄金时机,但以后进入恐怕更难。今后,各个民族汽车工业都将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同行的挑战,应尽早制定严密步骤计划,迅速进入汽车发展的正确轨道。
他同时表示,政府即将出台的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将严格控制外行进入汽车业,出台高壁垒等相关措施。汽车投资当然热,过热不过热则很难评断。新政策出台肯定是好,但如果允许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汽车业,可能会更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综合角度判断产能过剩
中国汽车工业首席分析师贾新光感叹,中国汽车产业是奇怪的产业,其它产业都在扩大,惟独汽车工业在强制性缩小。
他分析认为,产能是否过剩,不能单纯从汽车市场总量来看,还要考虑到私人消费需求是否过剩、有竞争力的企业是否产能过剩、热销车型是否过剩等因素。目前,中国汽车城镇人均保有量还不到1辆,远远低于西方以及欧美国家,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产能过剩。
所谓产能过剩的只是那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对供不应求的汽车企业就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如,广本、上海大众、一汽马自达等厂家的车型,产量因市场需要而增长,仍供不应求或“以销定产”,而另外有些厂家产品库存达到3万辆以上,降价也无法马上解除库存压力。
因势利导改善投资环境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汽车行业过度投资的问题,不应盲目地行政性的重复建设,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及其指定的国有企业对汽车的投资热情非常高,造成投资后果无法预料的短期行为。也应限制那些对市场判断和预期不是很准确的市场投资者,避免造成汽车产能过剩。
行家认为,汽车投资热也是一种整合方式。通过这种整合,用市场竞争将该淘汰的淘汰,该兼并的兼并。整合优势资源,形成真正强大的汽车工业集团。
专家建议,国家首先应该改革投融资体制,放开资本市场,允许民营企业、股份公司及其他资本进入汽车领域,国有资本可以上市流通。而对中外合资公司应放开限制,股比由合资双方自行确定。同时,改革金融管理体制,鼓励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联合。这样,才是给外行资本进入的最好环境。(记者赖瑛)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