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注中国汽车产业集群 京津汽车工业怎不能联手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9日 17:25  中国商报 汽车导报

  从中汽总公司时代京津冀汽车工业联营公司的组建失利,到郑焕明整合北京汽车工业的雄心受挫,北京、天津的汽车工业资源始终无法很好整合,给日后的衰落埋下伏笔。如今,一汽入主天汽,北汽联手现代、戴-克,京津两地的汽车工业面临全新开局。

  130公里,这是北京与天津两个直辖市间的距离。

  100公里,这是按照哈佛大学教授波特“产业集群”理论,汽车集群区域的最佳直径距离。

  “由于中国是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汽车大市场,以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极大,因此,中国的汽车产业集群直径距离可能大于100公里。”本报组织专家就“汽车产业集群”专题座谈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副研究员钱平凡、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汽车界知名分析家贾新光一致如此认为。

  北京与天津,作为我国环渤海经济圈中两个最重要城市,其汽车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北京有我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天津夏利曾年产销10万多辆“夏利”轿车。但曾几何时,局势急转直下:北京汽车工业连续7年亏损,天津夏利在竞争对手的紧逼下,市场份额大幅萎缩,几乎是卖一辆亏一辆。

  在一汽入主天汽,北汽联手现代、戴-克之后,京津汽车工业的局势开始好转。

  今年上半年,京津两地的轿车产量之和为112230辆,占全国总产量的12.5%。但与吉林省的18.3%、上海与江苏两地的35.1%、湖北与重庆两地的16%相比,京津两地的轿车产量已经在四大区域中垫底。

  也可以说,京津两地的汽车工业还并未真正走出困境。

  北京:廿年一觉“整合”梦

  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现在,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时期。1983年5月5日,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签订了“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合同,成立我国第一家汽车中外合资企业。加上原有的较为坚实的零部件基础,北京汽车工业在这一阶段的起步并不低。

  但“一盘散沙”般的格局最终造成北京汽车工业落后于形势,陷入困境。

  1983年5月14日,京津冀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在北京成立。这是惟一一次将京津两地汽车工业联合在一起的现实行动。但随着中汽总公司的土崩瓦解,京津冀三地汽车工业的联合也烟消云散。

  在郑焕明出任北京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时,该公司下属北京吉普、北汽、轻汽、北旅4家企业,由于当时这4家都属于行政性公司,无法从资产、产能上进行重组,因此各自为阵,几乎没有横向协调。

  郑焕明雄心勃勃地准备整合北京汽车工业,他的思路异常明晰:“两条战线,三个层次”。“两条战线”是指东线和西线,东线以北京吉普为龙头,大力发展轻型越野车系列;西线以轻汽为龙头,发展轻型客车系列。“三个层次”是指产品规划形成老产品、新产品、正在开发中的产品三个层次,保证产品与企业的竞争力。

  “郑焕明对北京汽车工业如何发展的思路始终是非常清晰的,方向也正确,但一触及当时北京汽车工业体制的现实,就行不通了。”赵英谈到历史,似乎为郑焕明的“出师未捷”抱憾。

  实际上,郑焕明的改革思路立即遇到了属下各企业的强烈反对,4家企业的领导纷纷强调,应该以企业为主来各自发展,不能影响企业自主权。最后,在强大压力下,郑焕明黯然走下北汽总公司总经理的位置。

  在北京汽车工业内讧的同时,上海、天津、沈阳等地却在体制可以协调的范围之内,对当地的汽车工业实行联合,对汽车工业资源重新配置,因此迅速发展起来。本来颇有优势的北京,则非常可惜地一步步走向困境。

  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具有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据统计,全国汽车的1/7是销往北京的。而与如此巨大的市场不相称的是,前几年北京自己的汽车产量微乎其微,轿车没有,商务用车和吉普车的产量也少得可怜。以1998年为例,北京汽车总产量只占全国总产量的5.2%。

  虽然在联手现代、奔驰之后,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似乎柳暗花明,但体制上的问题仍然使人担心。

  如今,北京汽车工业的体制被形容为“一个头、两只胳膊、三条腿”。“一个头”是北京汽车工业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两只胳膊”是北京汽车工业控股公司(下称北汽控股)和北京汽车投资公司(北汽投),前者董事长是安庆衡,后者的总经理是原北京经委副主任徐和谊,徐同时担任北汽控股副董事长及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三条腿”是北京现代、北京吉普和福田汽车。

  但实际上,北京汽车工业的“三条腿”之间,仍然在各自走路。

  安庆衡虽然是北汽控股的董事长,但他能控制的只有北京吉普,北京现代由徐和谊控制,北汽福田由总经理王金玉控制,“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状况并无多大改观。天津:何时重现当年勇

  目前的天津汽车,只能用“好汉不提当年勇”来形容,前几年曾位居中国轿车排行第二的夏利,近几年已难见其辉煌。

  过去依靠全国出租车市场,夏利的发展达到顶峰,夏利几乎成了出租车的代名词,但如今随着各个城市逐步淘汰夏利车,夏利的辉煌已经走到尽头。

  在石破天惊的“一天重组”之后,依托一汽与丰田,天津汽车工业开始慢慢复苏。

  今年上半年,天汽集团共生产轿车8.43万辆,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12.3%,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成为仅次于上海和吉林的全国第三大轿车生产基地。预计全年轿车产量将达到17万辆,远远超过1999年生产10.2万辆的历史最好水平。

  在汽车制造业的带动下,与汽车相关的其他行业也实现了较快发展。上半年,天汽集团整车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5.89亿元,增长158.5%。整车制造业高速发展带动集团内部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模具制造、弹簧制造等在内的各行业实现产值18.73亿元,增长68.3%,增幅比全市工业平均水平高出42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与汽车制造业直接相关的行业,比如橡胶、塑料、玻璃、通讯等,以及间接相关的流通业、金融业、租赁业等,则汽车制造业的影响更加深远。

  但强势反弹的背后,依然有隐忧。

  夏利从辉煌到沦落,速度如此之快,清晰凸现出天汽集团市场竞争力的不足。“吉利诞生之日,就是夏利市场份额下降之时。”贾新光对本报记者说,“天汽的失误就在于未做好车型的更新换代工作,同时市场营销工作薄弱,不能很快适应市场的新变化。因此,一遇到竞争对手的阻击,就无力反抗。”

  对市场的把握不足可以说是天汽集团的致命伤。丰田给了它夏利2000、雅酷、威姿等车型,但天汽却始终做得乏善可陈,尤其是夏利2000,市场表现始终不尽如人意。丰田在与一汽签订了一系列新车型生产合约之后,突然传出要将“佳美”车型拿到广州生产的消息,对一汽与天津来讲,这都有些难以接受。

  日本丰田公司是天津汽车业的主要合作伙伴,目前丰田公司在中国的合资项目除了天津丰田和四川丰田外,最近又同一汽集团合资成立长春丰越公司,还计划同广汽集团合资成立新企业。丰田公司扩大合资范围,有可能分散对天津丰田的资金、技术投入。

  京津: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北京、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城市,距离极近,经济具有极强的互补性。汽车工业的合作发展,在中汽总公司时代,其实已经曾被有关部门提到台面。

  但现在,京津汽车工业的联合发展似乎已经越来越不现实。

  前不久,北京市副市长刘海燕在一次会议上不无担心地说,北京汽车工业不要再犯“醒得早、起得晚”的毛病:用了10年,花了11.5亿元,也没有生产出轿车来。

  在北京为轿车苦恼时,“一墙之隔”的天津夏利,当时却是全国排名第二的轿车生产企业。

  为此,有人质问:这么多年,北京为什么不能与天津联手搞汽车?天津的轿车制造业要比北京成熟得多!

  贾新光认为,京津汽车工业的联合,一直以来只能是一个良好愿望,因为过去汽车企业受到行政力量的干扰,产权问题也无法解决。现在,天汽并入一汽,北京联手现代、戴-克,局势就更复杂了,京津两地更不可能走到一起。

  目前的形势只能是,两地分别按照自己的思路发展,如果发展都很好,两地将依靠地理位置的接近性,形成一个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拉动作用的“汽车产业集群”区域。

  目前,北汽有6万多名工人,现在年产量是10万辆汽车,但通过现代公司的20万辆轿车生产,能否带动整个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这是需要拭目以待的。

  有报道分析说,尽管现代公司在此次合作中全力以赴,但是对于产品的定位以及市场策略等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首先,中国轿车市场所有的细分产品都有了,很难找到新产品进入的缝隙;其次,韩国车与日本车或者欧洲车不能相提并论,比如现代2.0与雅阁2.0不能完全对等;另外,预备生产的一些车型在中国市场没有经受过考验,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北京本来希望通过现代项目拉动北京汽车工业发展,挽救已经崩溃的汽车零部件工业。但现在看来,这一指望将无可避免地落空。现代项目的零部件大多由韩国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来完成配套,对北京本地的零部件工业拉动作用甚微。另外,由于多年来北京轿车项目的空白,原有的零部件企业大多处于半死不活状态,设备陈旧,改造起来将十分费劲,因此也根本无法为现代或奔驰项目配套。

  奔驰来了,对于北京汽车工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考虑到奔驰属高档品牌,它的产量不会太大,进口零部件的比例会很高,因此,指望奔驰项目带动北京汽车零部件的发展,也是奢望。

  “奔驰来了,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提升北京汽车工业的品牌。这样,从索纳塔到奔驰,从低档到高档,北京全都有了。而且,依托现代和戴-克,北京与国际上的合作将是长期的,这是北京的希望。"贾新光如此评价奔驰项目对于北京的意义。

  但北京汽车工业最大的问题还是整合内部资源、谋求协调发展问题。

  奔驰项目成熟后,奔驰低端产品如何避开与北京现代高端产品之间的竞争,这是问题之一;而从种种迹象来看,北汽福田肯定将进军轿车生产领域,那么北汽福田的高端产品如何避开北京现代的低端产品,这是问题之二。如果北京汽车工业不能有效整合,日后陷入“内战”,将大大削弱北京汽车工业的协调发展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北京汽车工业要么谋求发展复苏,重新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要么逐步淡出市场,被动接受经济规则的选择和安排。可以说,北京汽车产业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目前,北京已将汽车产业确定为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龙头”,提出了北京汽车工业到2005年生产汽车5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的"3年腾飞"新目标。而到了2010年,北京汽车工业的销售收入可达800亿元,产品出口将不低于1/5。

  2002年,北京汽车产品实现了全方位发展,轻卡、重卡、越野、客车加轿车,日益完善的系列产品组成北京汽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轻型货车依然是拉动产销实现双突破的龙头,在产销结构中占80%以上。

  天津市市长戴相龙今年3月指出,作为天津市重要支柱产业,天津汽车工业历史较长,拥有诸多优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在天津加快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中,大力发展汽车工业等优势产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些都为天津市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戴相龙强调,加快汽车工业发展,要注重挖掘和发挥天津在制造业、港口交通、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汽车业的对内、对外开放,在与中国一汽集团、日本丰田公司成功合作的基础上,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本报记者晏成)

(编辑:李颜伟)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