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参与全球竞争 中国汽车业不能学巴西 要学日韩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6日 10:24  中国汽车报

  跨国公司来中国采购,更多的是因为中国产品便宜,而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低,但中国的这种劳动力成本优势能长久保持吗?笔者认为,从长远看,中国不能盲目地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参与全球竞争,必须发掘和培养劳动力成本之外的新优势。在这点上,不能学巴西,要学日韩。

  在2002年10月30日由底特律中华商会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展销会”上,福特公司负责全球采购的副总裁托马斯·布朗就向在座的中国汽车企业负责人发出了挑战:“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能够保持多久?”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将中国作为生产基地和零部件供应基地才刚刚开始,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这个提醒过于遥远。但业内专家认为:历史事实证明这种提醒是极具前瞻性的。墨西哥作为美国汽车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基地不到20年的时间,现在就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冲击。在电子和玩具等行业,亚洲四小龙作为生产基地的历史也不过20多年,目前这些行业已经转移到了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红火30年的制造业如今也正在被“移空”。

  目前中国吸引跨国公司的,除了市场之外就是低廉的成本。但成本和市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你不具备这些优势时,还能用什么吸引跨国公司?这其中,巴西的前车之鉴值得思考。当初,巴西就是凭借市场和劳动力成本两大优势吸引了众多国际汽车巨头前往投资建厂。但之后南美经济危机的爆发打碎了巴西做世界加工厂的好梦,外国资本看不到大市场的需求和低成本的优势后纷纷离席而去,寻找能为其带来利润的“新大陆”。巴西政府曾以为只要能够提供就业机会,能增加税收,做加工厂又有何妨。但事实证明,单纯地加工别人品牌的产品,而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不行;靠低廉的劳动力吸引外资,与外资之间没有良性的互动,这种合作是不牢靠的,是没有后劲儿的。这种环境下,外资如同栖息的鸟儿,说飞就飞了。而一旦失去引资优势的市场很难再重新振作起来。

  如果说在以低劳动力成本起家方面,巴西有的是教训,那么,反观日本和韩国,其经验和做法却是值得中国吸纳的。日、韩汽车最初打入美国市场凭借的武器之一也是价廉———劳动力成本相对美国低很多。现在,在美国的日本工厂,其工人的薪酬也仍然比“美国三大”的工人低不少。但是,无论日本还是韩国能够在美国市场站住脚并不断发展,绝不是也不可能仅仅靠低价格。韩国汽车一度在国际市场被当作“街边的便宜货”,但近几年韩国汽车的出口价格却在悄悄地上涨,“摆脱低价形象,树立韩货品牌”,正成为韩国汽车企业的追求目标。当日本、韩国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再低廉,工资水平上涨的时候,日韩汽车公司能把工厂开到美国、欧洲,能在更激烈的市场中与欧美巨头同场竞技,靠的是什么?是拥有自己的品牌、掌握核心技术。试问中国汽车企业,如果当国内市场盈利风险加大,利润空间缩小,我们到时候有没有底气走出去?

  我们应该承认,在低成本方面中国目前绝不是独占优势,更不会永远成为跨国公司最青睐的地方。在中国周围有成本更低的国家虎视眈眈:印度正被普遍地认为会继中国之后成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战略重地,中国的近邻越南也在吸引更多的国际汽车资本。事实上,福特公司已经宣布要从印度采购1亿美元的零部件。全球最大的两家零部件企业德尔福和伟世通公司均已在印度建立技术中心并承担部分研发工作。通用公司最近也投资了6000万美元在印度建立技术中心。专家认为,印度在语言方面比中国更具有吸引美国公司的优势。

  但是,即使这种向其他国家转移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20年的时间应该是足够,足够让我们发展起融入全球的中国汽车工业,让我们把自己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上参与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但前提条件是我们能从别国的历史经验中学到东西,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历史给予了中国汽车工业一次机遇,剩下的就是自身的努力了。(张向东)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