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状况如何?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未来的前景怎样?这些问题都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汽车信贷论坛上得到了初步解答。会上,来自国内外的消费信贷业内人士、专家、学者献言献策,台上台下沟通互动,大有华山论剑之势,共同为汽车消费信贷行业的明天勾勒出美好前景。
据中国农业银行统计,截至2003年7月末,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总额就达1409亿元。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以上,而按照国际经验,GDP发展到4000美元是其国家汽车消费发展最快的时期,也就是说从“十五”期间至2010年是中国汽车消费高度发展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任兴洲在会上发言指出:“汽车消费的增长,核心在于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在美国,80%-85%的汽车消费依靠信贷支持;在德国、法国,数字为70%;在印度,数字为60%-70%;消费观念比较相近的台湾,也有50%-60%的汽车消费依靠信贷支持。而中国因为其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起步没多久,今年上半年仅有20%左右的汽车消费涉及贷款。看来,这块汽车消费信贷大蛋糕还有很大部分没有被染指,摆在各汽车消费信贷服务商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抓住这历史的好机会,大力发展汽车消费信贷业,使其与汽车消费同步发展。
银行应放下架子承担责任
在整个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流程中,银行是最终的资金提供者。这样的核心地位就决定了其对保险公司、汽车经销商的绝对话语权。
之前,保险公司纷纷退出消费信贷业务,停止与银行的合作。其原因在于,银行不对消费者的信用水平进行调查,一股脑把风险转给保险公司。而这种只靠收保险金的办法不足以覆盖巨大的信用风险,造成其收益与所承担风险的不对等,最终不堪重负。
对于汽车经销商,同样承担着从银行转嫁来的风险。经销商向消费者提供贷款购车的第三方担保服务,经销商在银行存一笔保证金,如消费者不还款,从中扣除。而经销商因其自身资金有限,一旦有风险,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赔偿。
正处在成长期的信用风险管理公司是专门从事信用管理业务的公司,它们具有专业化、人力资本低的优势,更适合处理例如资产评估、商账追收等繁琐的征信业务,可以为银行提供专业化的征信服务。但银行总是有些舍不得将业务让给他人来做,这样不仅自己的成本降不下来,征信水平也会大大受到影响。
看来,银行唯有放下架子,与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的各方进行充分合作,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才有益于整个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汽车金融服务机构:未来车贷业务的主体?
在会上,汽车与社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周立群鼓励、呼吁中国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早日成为汽车消费信贷的主力。
他说:“适合中国实际的汽车信贷模式,我个人倾向于以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为主体,对多个汽车公司的汽车进行汽车信贷服务。”在美国,作汽车贷款业务的70%是专业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银行占10%-20%,经销商很少。周立群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有个不同于国外的特点是汽车厂家非常多,有一百多家。如果一个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只做一家,就很难做大规模。因此,要鼓励它们对多个汽车公司进行信贷服务”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指出:“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对汽车消费提供贷款服务不同于一般的贷款业务,它可以在为消费者提供融资途径的同时,也为整个汽车产业各个环节服务。”
贾新光说,汽车制造商最关心的是汽车产品的交换价值。汽车从工厂到销售商、再从销售商到消费者,这一过程耗费时间越短,就意味着占压在存货和应收款上的资金回流到生产商的速度越快,从而能更快地进行汽车再生产。汽车消费贷款无疑可以促进汽车消费,提高资金周转率。而且汽车金融机构还可以为汽车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资金融通,帮助其正常运
转。这一切不是仅仅考虑贷款利息收入的银行能够做到的。他介绍说,美国一度为振兴汽车市场,推出零售付、零利率的汽车消费信贷,这些手段银行都望尘莫及。汽车金融服务第一位的任务并不是自身赚钱,而是促进母公司汽车产品的销售。
潜力巨大共同发展
国家开发银行分析与金融产品局局长王大用会上提出:“个人消费贷款可以先放开利率管制,形成差别化的含风险酬报的个贷利率体系。”
所谓差别化,就是根据消费者的不同信用等级,提供不同的个人消费贷款方案。“差别”体现在不同的首付款比例、利率以及还款期限。这样既可以鼓励大家做信用好的人,又可以促进征信体系的建立,降低贷款信用风险。用华安商业信用风险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孙杰的话说就是:“改变大家过去道德层面上的信用观念,形成实用主义的信用概念———为了今后更好地融资,我要守信用。”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教授吴晶妹从学者的角度为业内人士描绘出更加美好的前景。她指出,在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不光只有银行、汽车金融服务机构、生产商和销售商的身影,还有许多例如个人征信公司、担保公司、商账追收公司等从事繁琐、劳动密集型业务的小公司,它们不是来抢生意的,它们也有自身的优势,例如人力成本低、专业性强。吴晶妹认为,银行等大公司应勇于将繁琐、手续性的业务外包,“想要做大就要敢于将蛋糕分给别人做,如果不这样,就会没精力去做大,强化自身的竞争力。”吴晶妹教授还说,广大的农村市场农用机车的需求很大,却没有人提供消费贷款的服务,这些都是潜在市场,就看你们会不会做。吴教授动情地呼吁着,“我们大家要放下包袱,相互合作,发展汽车信贷,利国利民。”
(本报实习记者陈翔)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