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幼稚的中国汽车工业经不起“浇冷水”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9日 17:00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汽车业的投资虽有相当部分是在已有良好的企业业绩和成熟的产品技术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所作出的决定,但也有对市场分析非理性判断和仓促作出的投资。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分析和判断,汽车市场需求存在着很大的波动性,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很大,如果不考虑市场风险安排投资,势必会造成‘投资热’,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

  “为促进汽车工业健康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这一政策可望近期出台。汽车产业政策的目标是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市场集中度,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

  以上部分引自8月12日和8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针对汽车等产业投资过热现象发表的两次谈话。这两次谈话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反应之大,让“汽车热”现象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不折不扣的热点。这样的谈话会给汽车投资以及汽车工业带来什么?一盆冷水能真正给汽车业“降温”吗?

  政府“铁腕”降温汽车业

  2003年上半年,我国GDP增幅预计在7%左右,而工业的增长在16%左右,与此同时,汽车产业的产值和利润的增长都超过30%。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最新数据,2002年汽车行业销售收入1515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实现利润431亿元,增长60.94%,行业的平均利润为28.45%,个别中高档轿车企业的单车利润更是高达10万多元。而目前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最高在10%到15%之间,汽车产业高出社会平均利润2倍以上。这些数字不仅仅向人们展示着汽车工业是一个多么富有活力的、高利润的“朝阳产业”,也更是各路资本纷纷涌向汽车行业的直接动因。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指出,近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去年国产汽车销售324.8万辆,国内汽车市场年需求量跃升至全世界第四位。今年上半年,国产汽车销售202.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近32%。总的来看,汽车行业发展呈现出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良好趋势。但是,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与国际上相比明显落后。去年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企业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企业达95家,其中产量在1000辆以下的有70家。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看,年销量100万辆以下的汽车公司已经不能单独存在,200万辆规模的也面临重组的局面。2005年,我国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限制之后,汽车市场将与国际汽车市场融为一体,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将使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对严峻的挑战。在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组织和规模与国外相比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能力扩张存在巨大的风险,一部分企业必然要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会导致银行坏账的增加、工人失业、企业破产等严重后果。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日前表示,要坚决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主要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措施,抑制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剑锋直指两大方面

  最近的这些消息无不向人们透露出这样的讯息:“汽车投资热”已然成为了让有关部门大伤脑筋的问题,并且不排除将使用一些“铁腕政策”来降温汽车业。

  有业内人士分析到,根据发改委的两次谈话以及推测即将出台的汽车产业政策,民营资本和地方政府的盲目冲动被认为是投资过热的主要根源。新政策可能也将直指这两大方面。

  总体来说,汽车产业不仅本身是一个高利润的产业,它更是一个对相关上、下游产业具有巨大带动作用的产业,它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一个地区如果有了一个汽车生产企业,相应的零部件配套企业都会随之而至,许多就业问题也迎刃而解。所以,许多地方政府担当起了汽车产业的支持者、推动者。不少地方政府把支持汽车工业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树立起了一些“市长工程”、“省长工程”,甚至存在“不具备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现象。眼下,除三大集团所在的吉林、湖北和上海外,重庆、北京、江苏、安徽、福建、广东等地也成了“汽车大省”,有二十三个省市有汽车整车项目。有人戏称,汽车工业的足迹只差没踏上青藏高原了。特别是前些年,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为求自己任期间的“政绩”,纷纷上马大规模、大工程汽车项目,动用政府财政或是施压银行贷款,任期一过,造成许多遗留问题。国家要管,要限制的部分就包括这些盲目上项目的地方政府。

  而对于民营资本,虽然没有明确限制的说法,却在一些实际问题上体现出了“限制”的意思。如今,民营资本在汽车产业中的力量和作用日趋强大。2003年1月,比亚迪股份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权,正式控股秦川汽车公司。同年1月,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和贵州省内一家民营企业——贵州新世纪汽车投资公司签署协议,贵航云雀正式以项目承包方式授权给贵州新世纪汽车投资公司经营。2003年2月,吉利集团与香港国润控股达成意向性协议,引入国润控股,改组吉利公司。2003年5月,宁波华翔以6000万元收购华晨26.3%的中兴股份,成为河北中兴汽车有限公司股东,借此进入汽车行业。而在新产业政策中,民营资本这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进入汽车产业的壁垒大大增高。如今,民营资本进入汽车领域大多是通过收购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而以后这条路可能被封堵。目前,我国的700多家各类汽车生产企业中,有200家左右无法赢利,生存困难。本来,民营资本是收购重整这些困难企业的生力军,可是在今后的政策中,民营资本很有可能因为本身不是汽车类资本而无法收购这些企业。

  对此,一些业内人士也有看法。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对汽车市场的分析不能以偏概全。他对于民营企业在搞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个观点并不同意。民营企业恰恰是以低成本进入,进攻的目标是国有企业的高成本。国有企业因为受到国家保护,成本降不下来。而民营企业一开始就从市场出发,能够把汽车定在一个合理的价位上,瞄准了消费者大量需求的低价位车。民营企业正是起到了促进竞争,带动管理水平提高的积极作用。

  业内人士颇有微词

  发改委的谈话以及透露的即将出台的“政策”的某些方面不仅触动了一些汽车生产厂家的神经,业内人士对此也是备加关注,颇有看法。在采访中,对于“汽车投资热”问题,记者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一位在汽车行业奋斗了五十年的资深人士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言辞激烈。“汽车稍微一热就有人老想当汽车工业的‘消防队’,灭汽车工业的‘火’!”他在说这话时显得情绪激动。据这位人士透露,现在正在讨论中的一些产业政策,很可能都是一些“灭火”的方案。他谈到,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了五十年,直到现在,老百姓才真正可以购买自己的汽车,中国的汽车时代也才真正开始。1987年,国家才开始批准生产小轿车,到现在也才十几年时间,小轿车在我们国家一直处于一种“饥饿”状态,所以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家庭很想购买小轿车。

  原国家机械局对“十五”规划中限制发展的投资项目其中一条是“未经国家批准的汽车整车及发动机项目。由于市场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对此,这位业内人士认为,与西方国家比较,我们国家汽车的保有量远远没有达到像美国、英国、德国那样的饱和状态。我们的汽车工业根本就还没有达到适应消费需求的状态。老百姓对于汽车进入家庭有需求,有渴望,在这个时候认为生产能力过剩,提出一些限制措施,人为地提高准入门槛是不合实际的。现在,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上升时期,离达到饱和还有几十年的时间,现在不是“灭火”的时候。

  这位人士认为,现在我们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总的状况和态势是好的。一些大的厂家,如一汽、东风、上汽等占我国汽车产量的70%到80%,它们这些企业还没有完全发挥出作用和潜力,国家要引导它们健康发展。而一些没有大投资的小企业,发展不上去,在市场上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会自然灭亡。千万不要因为抑制这些并不占主流地位的小企业的发展而影响到整个汽车工业。他认为,既然要搞市场经济,就要充分掌握市场经济的功能。比如家电产业,十几年前也有人担心它热过了头,可现在经过市场经济的调整,一些不合格或是产量不高的厂家被淘汰掉了,市场得到了有效的整合。“政府现在应该做的是解决城市规划、道路条件、收费停车等影响汽车发展的环境问题,只有环境建设好了,汽车工业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现在说“投资热”、“产能过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做过深入、认真的市场调查。原国家经贸委的统计显示,根据各地上报的“十五”工业规划,到2005年,全国规划汽车生产能力不低于622万辆,超出汽车“十五”市场预测需求310到330万辆近一倍。贾新光认为,首先,有的企业上报的规划不一定能够实现;其次对于几年后市场需求究竟有多大没有人做过准确的调查分析。中国市场的变化非常快,所以,在现在这个时候就说“过热”不太妥当。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有一些车还供不应求,市场潜力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贾新光以日本市场举例,日本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入私人购车时代,1960年日本的汽车产量是48万辆,到了1970年达到了529万辆,十年当中增长了十倍,平均每年增长27%。现在,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也不过如此。

  贾新光还从汽车产业的投资主体入手进行了分析。过去,汽车工业投资主要是以国家财政或者国有银行贷款为主。有时候,投资会超出国家财政和国有银行的承受能力,造成通货膨胀。而现在投资主要是以外资和资本市场为主,包括民营资本。不会造成国家财政的负担,另外这些投资是根据市场情况选择进入和撤出的。现在的120多家汽车生产厂家是多了,但是历史经验证明,用行政手段是不能规范的,不止一次整顿的结果都不理想,而是要靠市场来配置资源。不管是外资、民营还是国有都应该走入市场,由市场来配置。(本报记者但茹)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