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 轿车市场怎一个“降”字了得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6日 13:46  人民网-华东新闻

  近20年了,颇为矜持的中国轿车,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

  从今年1月一汽红旗打出降价旗帜、降幅高达1万元,到6月23日一汽大众宣布宝来所有车型全线降价,其中宝来1.8T的两种车型降价幅度高达1.5万元,虽然只有半年的时间跨度,但轿车市场发生的激荡,远远超过前20年:高、中、低三档轿车全都在降,几乎所有厂家的所有品牌,不是明降就是暗降,仅公开降价的就有20多个车型。有些车在半年之内数次降价,比如富康新自由人,年初降至10万元以内,6月份又掉进9万元以内。

  紧凑型轿车成降价主角

  轿车降价潮始于红旗,但真正的主角,并非红旗这样的公务用车,而是10万元左右的紧凑型家庭轿车。

  在10万元这个价格档次上,国内轿车品种最为丰富,有赛欧、桑塔纳、捷达、神龙富康、天津夏利2000、威姿、西耶那、派力奥等,总计超过10款。各厂家都把决战的力量,放在了家用轿车上。其中,捷达、神龙富康、天津夏利2000、威姿和南京菲亚特的西耶那、派力奥等,先后宣布降价,有些车型则采用了优惠方式促销。如赛欧各款车型,以送保险、赠装饰等形式优惠6000元。

  20万元以上的中高档轿车虽然不是主角,但降价幅度最高。以前,由于这个档次车种少,竞争缺失,价格定位虚高,降价空间最大。今年3月,广州本田在老雅阁依然热卖的时候,推出新版雅阁,价格竟然比老雅阁还要低4万元。广州本田此举一石二鸟,如以老雅阁跌价去拼杀市场,老雅阁用户会心生怨尤;推出新版雅阁,降价出击,既保护了老客户的感觉,又重重地打压了其它同类车型。上海别克采用的招数与广州本田如出一辙,停产热卖中的老车型,推出新款车君威2.5,性能提高了,价格却降了近两万元。一向持重的帕萨特不得不言降价,最高降幅达5万元。

  10万元紧凑型轿车降价,也沉重地挤压着下端的微型车市场。微型车价格纷纷跳水,吉利豪情降到3.6万元以下。无论是中高档轿车的降尊纡贵,还是微型车再降身价,在今年的轿车市场厮杀中,它们终究只是配角。最终拼得你死我活的,还是10万元左右的紧凑型家用轿车。

  市场充分竞争的必然

  对于降价的原因,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高旭认为,产能扩大和成本降低是两大原因。但是,这两点并不能概括中国汽车发展的国情,早些年“老三样”汽车规模也足够大,成本也足够低,但汽车价格一直在高价位逡巡不下。应该说,充分的市场竞争,促成了中国轿车市场这一轮的全线降价。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曾是我国计划经济色彩最为强烈的行业之一。行业布点、生产品种乃至价格,都在计划调控之中。“老三样”轿车生产厂家都是合资企业,它们的国外合作者都是成熟的市场化企业,可进入中国以后却享受了计划经济的保护,用一两款并不怎么先进的车型,坐收了10多年的渔利。据统计,中国轿车生产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高达40%以上,而国际轿车生产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在5%左右。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轿车生产目录管制的松动,汽车行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厂组成、新生产线上马、新车下线的消息层出不穷,产能急剧扩大,品种迅速增多。据统计,去年我国生产汽车325.12万辆,今年产能将超过400万辆,有望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再加上有更多的企业在谋划进入轿车领域,轿车产能还将不断扩大。如此大的产能,加上如此高的价格空间,竞争势必向价格合拢,引发价格战势所难免。

  汽车降价是中国汽车行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阵痛。

  有利于促进汽车业发展

  车价一降再降,但消费者并不十分买账,因为相对于国际市场来说,中国的车价还是太高。福特汽车(中国)公司副总裁许国桢认为,中国汽车制造业竞争还不够充分,“只有在高度的竞争情况下,每个厂商才会拿出所有的本事,做出更好的产品让消费者享受”。许国桢所描绘的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在那个环境下消费者所能享受到的产品和服务,正是中国消费者翘首期待的。

  也有人担心,过度的市场竞争,会导致重复建设,产能放空,资源闲置浪费。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汽车企业的全部产能超过400万辆,而实际的汽车需求大约只有140万辆。汽车行业一半以上的产能,近期将被闲置。

  我们虽然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但是,这是靠100多家汽车生产厂以极低的产量垒起来的。作为汽车生产第一大国的美国,总共只有三大家汽车集团,仅通用一家的产量就超过我国汽车产量的一倍以上。经济学所谓的规模效益,是一个厂一个品种达到一定规模后产生的效益,由上百家小厂垒起来的所谓规模,肯定是很不经济的。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116家汽车生产企业,有40多家是亏本的。半死不活的,估计也不在少数。充分竞争,并不会消灭资产,只会激活和盘活资产,让优良资产支配不良资产,让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从而达到真正有效益的规模。前不久,我国汽车行业发生的几个资产重组案例,如上汽通用兼并烟台大宇、上汽大众兼并仪征汽车制造厂,都是极好的例证。

  对于中国汽车制造业,降价只是山雨欲来前的满楼风,而企业大兼并的暴风骤雨,相信不会太远。(本报记者王伟健)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