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让全世界的汽车巨头们都垂涎欲滴。
眼下,当跨国公司们基本上完成了对我国轿车行业的跑马圈地之后,与轿车相比同样市场巨大、利润丰厚的重型卡车正在成为又一块被全球商用车巨头们竞相争抢的“肥肉”。
6月9日,就在中国汽车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宗合资案以“新东风”挂牌而扫去悬念的同时,重卡行业则在酝酿着一场“地震”——中国重汽与VOLVO卡车公司的合资生产重卡项目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签约仪式。国内重卡行业的人们惊呼:这次“狼”真的来了!
表面上看,VOLVO带来的只是一个投资规模仅仅有16亿元的合资公司,与国内重卡行业的佼佼者——东风、解放年销售额动辄上百亿元相比,16亿元的确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如果看一看VOLVO带来了什么,相信国内所有的重卡制造厂商都不会轻松。
VOLVO带来了欧洲领先的卡车技术——合资公司计划生产的FM系列卡车是VOLVO在2002年全新推出的主力车型,应该说这种大吨位、大马力的重卡技术正是东风与解放的相对薄弱环节;而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除了技术,VOLVO还准备使出另一个杀手锏——建设VOLVO品牌的销售网络。
VOLVO的到来不能不让我们为中国重卡行业的发展生出很多忧虑——中国的卡车行业将会何去何从?尤其是大吨位、大马力、利润也最大的重型卡车行业,会不会像轿车一样,也将沦为“6+3”大棋盘下的一颗棋子?
如果说我国轿车行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跨国巨头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至于到今天形成了以合资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那么,以解放、东风为主体的中国卡车行业则要“独立自主”得多,经过半个世纪的自强不息,走出了一条更加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如今,“东风”、“解放”都成为享誉世界的商用车品牌,尤其是东风,在今年初还夺得了世界顶级的卡车大赛——新西兰国际卡车拉力赛的预赛冠军。
但是,中国的本土卡车企业毕竟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与跨国商用车巨头们平起平坐的程度,VOLVO的到来让人们不能不为本土卡车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担忧。从产量上看,去年“解放”卡车生产了20万台,“东风“也有近16万台,而VOLVO则不过14万台多一些。但业内人士都清楚,我们的产品绝大多数是载重15吨以下的中卡和中低端重卡,而人家的产品则主要是载重20吨以上的、高附加值的高端重卡,后者的单车利润是前者的数倍甚至10倍以上。
此外,众所周知的是,除了生产制造环节,服务贸易体系同样是中国汽车业的“软肋”。抛开技术上的领先不说,VOLVO会不会建立起自己的重卡营销网络也是让本土重卡企业们头疼的一件事。一位卡车市场研究专家充满忧虑地对记者讲,VOLVO将来如果仅仅是带来了欧洲领先的技术倒还好一些,本土卡车企业像东风、解放等毕竟还占有销售网络上的很大优势,双方会在一段时期内形成一种三足鼎立之势。但如果让VOLVO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那么由东风、解放等品牌筑造起来的中国本土重卡的城池恐怕就难以像现在这么坚固了。
全球卡车业的发展趋势表明,载重20吨以上的卡车细分市场才是卡车巨头们真正竞争的主战场,中国也不例外。有关统计表明,在我国,到2002年底,重卡的年销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卡,其中行业利润的大头——载重15吨以上的中高端重卡市场容量在3万台左右。在这3万台里,进口车占了7000台。
对中国重卡行业而言,VOLVO的确是一条强悍、充满野心的“狼”。作为仅次于戴姆勒-克莱斯勒的世界第二大商用车巨头,面对中国重卡市场的快速增长,VOLVO有着自己的深谋远虑——就是要做中国重卡行业的老大。三年来的进口车销售数据显示,2000年VOLVO卡车在我国的销量是200多台,2001年这个数字就发展成了800多,2002年则刷新为1400。而通过与重汽的合资公司完成本地化生产,VOLVO将实现快速的市场扩张,双方计划到2008年时产量超过1万台,这还不算进口车。
很明显,在VOLVO到来之后,一场重卡行业的“民族品牌保卫战”即将打响。多年来,关于民族汽车业与跨国巨头如何融合和共存的讨论不绝于耳,可谓见仁见智,在此,我们旧话重提是因为,如果说在轿车方面,落后的现实使我们从来就没有真正拥有过“独立自主”的机会,那么,面对跨国商用车巨头的进入,如何保住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建立起来的本土卡车阵地?在不违背WTO规则和我国入世承诺条款的前提下,有关部门应理性地思考一些对策。
VOLVO的到来真让人为我国本土卡车企业的明天捏一把汗。但愿这不是杞人忧天。(徐骋志)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