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记者宫广军周宏发自上海
●有消息灵通人士告诉记者,吉利与全柴动力之间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吉利要完成产业链条的纵深一体化,当务之急就是发动机项目
●吉利一直使用天津夏利的发动机配套厂的丰田8A发动机。而今年年初因发动机问题还遭致丰田公司的侵权起诉,这使得吉利痛下决心改造吉利汽车的发动机
吉利借全柴动力(600218)上市似乎已成定局。6月10日,全柴动力发布公告称,公司接第一大股东安徽全柴集团有限公司通知,该公司正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受让公司股份事宜进行接触。
6月12日,记者就此事采访全柴动力董事会秘书马国友,他对吉利入主全柴动力表示认可,但详情目前还不便透露。但有消息灵通人士告诉记者,吉利与全柴动力之间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而此前吉利曾宣称在香港上市会先于内地上市,但目前因种种原因,香港上市计划进展相当缓慢。
资金压力
由于吉利集团确定了以经济适用型轿车为发展重点的产业经营方向,吉利借壳上市的动因是源于扩张过程中营运资金面临压力。上市融资就成为吉利实施三大工程的第一步。
2002年12月,吉利和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签署了一项技术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后者为吉利提供时尚轿车“流动城堡”的整体设计方案,吉利集团为此将耗资4000多万美元。同月,吉利集团又与韩国大宇国际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先后共花3000万美元从韩国购买技术和各种生产设备,并计划联合打造新车“中韩1号”。
2003年,吉利的中长期规划———“骏马”、“猎豹”、“雄狮”三大工程也开始实施,最终目标是要使吉利汽车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超过10%,其中2005年实现产销轿车30万辆,2010年实现产销轿车100万辆,而到2015年则要实现产销轿车200万辆。这三大工程对于资金的需求量更大。
据了解,2002年吉利实现销售收入30.58亿元。但因过于要求汽车价格的低价位而造成利润偏低,赢利仅有6000多万元。吉利还称,仅正在建设中的浙江台州吉利汽车工业城总投资就高达49.1亿元,研发也投入了2亿元。由此可见,吉利营运的现金流压力相当大。
内地上市提速
李书福在2002年曾向媒体表示,2003年上半年先在香港上市,2003年年底再在内地A股借壳上市,其中,A股上市计划已经确定,锁定4家壳公司,3家绩优股,1家ST。
在今年4月5日,吉利控股与香港国润控股正式组建合资公司,在宁波市吉利原厂生产经济型轿车。根据协议,国润首期将投入5055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以认缴股本,吉利以其宁波一条单班年产5万辆轿车生产线作价约1.49亿元人民币投入。当时业界一致认为,吉利将通过国润控股很快在香港上市。
但目前因种种原因,吉利在港上市的步调放缓,而在几个月前就在业内传出吉利已锁定了数家壳公司,但对于此次吉利选择全柴动力,不仅是因为全柴是其汽车产业链上一个“干净的壳”,同时吉利要完成产业链条的纵深一体化,而当务之急就是发动机项目。吉利一直使用天津夏利的发动机配套厂的丰田8A发动机。而今年年初因发动机问题还遭致丰田公司的侵权起诉,这使得吉利痛下决心改造吉利汽车的发动机。虽然吉利目前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发动机的项目,但因资金、技术等原因很难在短期内有较大发展,因此,在未来的扩张中,发动机对吉利汽车也至关重要。
吉利借壳上市后,除了能够获得融资之外,对于整合吉利汽车产业链也大有好处。而全柴动力也希望能够引入一家有发展潜力的汽车企业,谋求更大更远的发展。
全柴动力可能为此转产
对于吉利上市,外界多有传闻,申华控股、ST松辽与吉利都曾有过“亲密接触”,但最终选择全柴动力。这双方达成的一些共识在此番合作中起了决定作用。
目前全柴动力总股本28340万股,流通股本10140万股,主营业务为单缸、多缸柴油发动机的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小功率柴油发动机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生产的发动机一半是供应给北汽福田汽车。当记者问全柴动力是否可能会为吉利生产发动机时,马国友表示,在技术层面上全柴动力完全可以转产汽油发动机,同时他对吉利拟以发动机工厂等资产作价取得全柴的控股权不置可否。
2002年该公司的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全柴动力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增加1.087954亿元,增长24.32%;实现净利润1064.04万元,但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都较上年减少。尤其是2002年以来,该公司多缸柴油机业务有了实质性进展,同比销售迅猛增加,目前该公司多缸机已逐步取代了单缸机的支柱地位,既避免了低端产品的无序竞争,又开辟了新的客户群体。
另外,全柴动力的股权结构比较简单,其第一大股东安徽全柴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625亿股,占57.34%,因此要取得对全柴动力的绝对控股权,只需搞定此一家即可。而全柴动力的第二大股东是福田汽车,全柴集团与福田汽车是交叉持股,二者形成的是战略伙伴关系,因此吉利入主之后基本不会对全柴动力和福田汽车产生不良影响。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