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产业政策不是“救世主”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3日 13:57  中国汽车报

  产业政策对一个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大影响,这是无庸置失的。但“重大影响”不等于“重大成功”。很多人一听说制定产业政策就“欢呼雀跃”,认为中国汽车工业从此“有救”;而一旦产业政策没有取得预斯目标,又心灰意冷,“骂爹骂娘”。窃以为,对产业政策的制定期望值不可过高,产业政策不是“救世主”。

  原因之一:国内外产业政策的成效向来是有限的。产业政策本身成效有限,与产业政策本身有关。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属于宏观经济调控范畴。既然是属于宏观经济调控范畴,那么它能否调控得好就是一个问号。客观地说,产业政策对经济的发展只能起引导和促进作用,但不能起到最根本的作用。

  原因之二;产业政策成败各半。前面说,产业政策对经济的发展能起引导和促进性的作用,但这种“能”指的是“可能”,而不是“一定能”。产业政策能否起到这种作用,还要看能否与市场、与实际情况相契合,而这一点又往往是难以做到的。在世界经济史上,有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有产业政策,有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香港没有产业政策,有产业政策不一定发展得好,没有产业政策不一定发展得不好;有些产业政策是成功的,有些产业政策是失败的,而且成政各半。

  原因之三:开放竞争的环境弱化了产业政策的力量。中国汽车工业现在的环境是“开放竞争”。开放,意味着以前我们惯用的保护手段“大打折扣”;竞争,又意味着宏观经济调控的力量“大打折扣”。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下,对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本质作用的还是市场,而不是政策。市场第一,政策第二;市场为“体”,政策为“用”。政策只有顺应了市场规律,才能起到积极作用。

  原因之四:多种力量消解政策本身的力量。就算政策顺应了市场规律,但是能否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同样要打个问号。尤其在中国的国情下,消解中央政策的力量其实很多。譬如,在多头管理的形势下,以一个部门牵头制定的政策(即便是以国务院令的形式发的),别的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么办;对于中央政策,各级地方政府“各自为政”怎么办;企业尤其是有很大背景的大国有企业“有今不行”或“灵活变通”怎么办。所有这些力量,都会对政策本身的力量形成消解。(桂俊松)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