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车在加州叫停
在全世界,对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最严格的莫过于美国加利弗尼亚州。出于环保目的,该州还采用严格的行政法规推行电动车和其它替代能源汽车。比如早在上个世纪末就规定,到2003年各公司在加州销售的汽车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电动车。
由于加州在全世界环保控制的风向标地位,各大汽车公司对加州的要求也十分买账。通用、丰田等公司10年前就开发出可供商业化生产的电动车应市。加州政府也对电动车的购买者实行种种优惠政策,比如规定,电动车购买者可以获得政府补贴3000美元,可以在当地国际机场免费泊车。更有一些商业设施为吸引电动车主的惠顾,免费提供充电服务。坚持数年,在加州的确培养出一批电动车的热心用户。
然而,电动车在加州汽车市场的比例始终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反过来说,真正接受把电动车作为日常出行工具的消费者比例甚微。赔本赚吆喝的买卖终于绷不住劲。美国汽车业界日前抱怨,眼下的电动车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失败。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电动车造价高,而充电后行驶距离远比传统汽车短的基本事实。
报载,由于看不到任何光明的前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准备停产以电能驱动的环保汽车。他们计划在租赁方式销售的汽车合同期满后,把电动车收回,然后将部分电动车送到博物馆和大学保存;另一部分送到相关实验室,取出零件,为为少数仍然在使用中的电动车作维修配件。
2.电动车的百年与中国误区
电动车在美国遭受的尴尬,应该在中国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反思。中国汽车界和科技界对电动车的开发可谓情有独衷,并且确定在众多能源替代和环保技术中把电动车作为主攻方向。此举最初主要出于如下考虑:传统汽车技术,中国比欧美晚了几十年;而电动车技术全世界还没有大突破,我们现在开始研究,与欧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完全可能后来者居上。
也许这里存在一个误区。电动车其实并非燃油汽车之后的新宠。早在1885年,美国人汤姆森就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电动车,比汽车问世早了半个世纪。电动车在1899年创造过时速100公里的纪录,当时的汽车不能望其项背。此后,由于技术进展缓慢,电动车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了1960年代电动车只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0.1%。直到20世纪后期,石油短缺和环保呼声日高,才使得电动车重新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各国和大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电动车开发。
尽管不断有新的、充电快、容量高的电池问世的报道;尽管电动车在国外已经商业化投产;但是电动车成本高、一次充电后续航里程短的痼疾并没有根本性突破。好在国外汽车业没有在一棵树上吊死。绕过电动车的死结,寻找新的替代能源的努力成果日渐明朗。
3替代能源的世界潮流
从长远上说,氢动力汽车是解决石油短缺和污染的前沿新技术。氢在地球的丰富资源和零污染的排放,勾画出汽车业的美好前景。而且理想变成现实的速度十分惊人,三四年前我们在国外看到的试验车型还装载着沉重的燃料电池,可是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车展上,通用和丰田都展出各自的氢动力概念车,不但离商品化的距离大大缩短,而且在外形和操控方式上与传统汽车已经相去甚远。
从眼下看,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恐怕会在世界大行其道。前两年在日本丰田公司我曾试驾过一种大量投产的混合动力车——先驱。它同时装有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两套系统。启动、加速和上坡时两套系统同时出力;刹车时能量逆向存入蓄电池;平稳行驶时,由蓄电池驱使电动机单独出力,不再烧油。算总帐,混合动力车可以节省一半汽油,尾气污染自然也减少一半。
“先驱”的市价210万日元(人民币16万元),比同级车贵40万日元。但是政府对私人购车补贴25万日元,车主多花的钱一年多就能在节省的汽油费中赚回来。尤其让消费者感到方便的是混合动力车只需到平常的加油站加油,不用改变汽车的使用习惯;政府和企业推广这种产品也无须投资新建充电装置或加气站。
有消息说,丰田和本田生产的混合动力车光是在美国市场今年预计就将销售5.8万辆。美国和日本的汽车企业已经开始了在混合动力车市场的竞争,预计三五年后整个市场将达到100万辆级的规模。
不过话说回来,电动车不是没有出路。在日本我见过设在企业或社区内用于试验目的的电动车停放站,一般可以停二三十辆微型电动车,乘用者划卡就能把车开走,放回停放站就能继续充电。这样短途运输倒正是电动车的长项。
出于节能和环保目的研发汽车替代能源不妨拓宽思路,花费大量精力与金钱,把宝都压在电动车的研发上,我看有点悬。(完)(李安定)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