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对于汽车整车的意义不言而喻。如果说汽车产业是一座大厦,那么,零部件产业则是这座大厦的根基。就在人们为中国汽车工业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振臂欢呼的时候,中国零部件产业若不能成为牢不可破的基石,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将何从谈起?
整车降价打压零部件产业
入世以后,汽车降价像潮水般一波一波袭来,此起彼伏,中国汽车行业的暴利时代一步步走向终结,许多普通老百姓拥有私家车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从暴利时代走向微利时代,是中国整车业发展的最终归宿,也是世界整车业的必然趋势,国人理所当然地为之拍手称快,但由此而引发的零部件企业生存空间受到空前挤压的现实却让人无法不感到沉重。
一般企业降低产品价格的办法不外乎两种:让利和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两种常用办法则是:降低企业内部成本和降低采购成本。降低企业内部成本必须依靠科技、管理进步和员工素质提高等管理举措,要想马上见效谈何容易,早已习惯于享受暴利的中国整车企业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压低零部件等采购成本。于是,汽车降价的大部分成本和压力最终被分摊到零部件企业头上。
对于整车企业的这种做法,零部件企业大多数敢怒不敢言。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似乎是命中注定要为整车企业承担所有的压力。因为,我国目前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多如牛毛,这些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的关系虽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基本上都是买方市场,供过于求。一家为某大型汽车集团做配套的转向机公司,因为整车降价,一年中被拿走了整整1.5亿元的利润。对此,该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当然不情愿接受,但也只能忍气吞声——要知道如果拒绝降价,在你身后会有很多家企业争着低价供货。
任何一个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何况零部件并非暴利产业。当整车企业的采购价格低于汽车零部件成本极限时,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必然陷入亏损境地。
跨国零部件厂商大军压境
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让全球汽车产业及相关领域的投资者都不能忽视。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诱惑下,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争先恐后地来到中国以各种方式进行投资合作。特别是一些跨国汽车巨头在国外的零部件配套商,纷纷紧随合作伙伴的脚步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跨国集团选择在中国建立其亚太地区总部,更严酷的竞争已经来到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家门口。
来自国内整车厂的压力还在不断增加,国外的竞争对手又不失时机地前来发起挑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近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据悉,美国德尔福汽车系统已在中国建立了10多家独资和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1个技术中心和1个培训中心;美国威斯蒂昂公司在中国设立了5家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德国博世公司在中国建立了150多个汽车售后维修服务站。美国佩特来公司、意大利布兰伯公司等著名的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都争先恐后地来中国投资兴建汽车零部件厂。
在角逐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跨国公司中,日本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野心最大。日本的一些汽车零部件公司已经在中国投资设立了130多家企业。另外,日本还有大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试图来中国投资设厂。其中,精工公司、特殊陶业公司等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都已经拟订了在中国投资设厂的计划。
据统计,2002年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销售总额为750亿元人民币。其中,进入中国零部件行业的几家跨国公司——包括美国的德尔福、日本的电装、德国的博世等三家世界级零部件巨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电装3.5亿美元、博世1.5亿美元)就占了14%,而他们在华的独资、合资企业不过几十家,尚不足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总数的1%。
中国零部件产业要过三道关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挂挡提速,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如何尽快与国际接轨、迎接跨国零部件巨头的竞争与挑战已成为摆在业内人士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找出差距与不足是当务之急。业界认为,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研发与生产设计能力、企业规模、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的关系,这三者形成三道关隘制约着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只有越过这三道关,中国零部件产业才会有更辉煌的未来。
首先,生产设计与研发能力是零部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正是国内零部件企业的软肋。目前,掌握不了产品研发和生产设计能力等核心技术,企业的竞争力就无从谈起。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零部件企业相比,我国零部件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开发能力,缺乏自有知识产权,相当一部分厂家靠仿制过日子,而且在生产制造环节、产品质量体系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我国汽车行业惟一的院士郭孔辉先生近日指出,有关方面当前应当更多地强调汽车零部件工业及其自主开发的重要性。在整车厂将开发设计任务越来越多地交给零部件供应商的大趋势下,开发水平已成为中国零部件行业发展的瓶颈。他说,国内有些人一强调整车工业的重要性,就忘记了汽车零部件工业这个基础,以致于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水平一直上不去,比如,国产汽车发动机一直过不了关,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其次,规模小、集中度低也是中国零部件企业的通病,因而必须加快产业整合步伐。汽车零部件企业最需要规模经济,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据了解,国外最大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60亿美元以上,但中国最大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年销售收入还不到10亿美元,差距非常明显。专家指出,要让零部件企业超前于整车企业发展,建立起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联合舰队,同时要积极学习国外零部件厂商先进的商业运营理念。
再就是要改善目前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之间的关系,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问题。要努力改善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环境,使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最终形成战略联盟的关系。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产权隶属关系和市场供求关系两种,不管哪一种,都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整车工业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要求。在国外汽车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之间,战略联盟关系最为常见,这种关系便于零部件厂商及时了解整车厂的需求,对提升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也有帮助,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攻守同盟,相互协作,有助于提升双方的竞争力。目前我国一些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之间正在形成战略联盟关系。
总的来看,中国零部件产业目前还非常脆弱,除了上述三方面之外,需要改变的还很多,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还要经受很多风浪。
作者:徐骋志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