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探探来由 试试过程--话说安全气囊(一)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1日 12:21  新浪汽车

  安全,早已成为衡量汽车性能表现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当各种先进的安全保护系统应运而生,我们心中的担忧随之慢慢化解,更加安全而又环保的汽车让我们的驾乘体验更加轻松和真实。作为被动安全系统之一的安全气囊系统来到中国已经多年,但由于其“隐蔽”在汽车内部,很多人对它知之甚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将安全气囊看个通透。

  探探来由

  安全带自发明之后已经发挥了很重要的保护作用,但在强烈的碰撞发生时,前座驾乘者的头部和胸部还是很容易受到伤害,于是安全气囊便诞生了。众所周知,气囊对冲击的缓冲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它会充分吸收驾乘者的部分冲力,辅助安全带保护驾乘者。于是更多的气囊出现在了驾乘者的头部和侧面。例如VOLVO公司开发的SIPS(车侧碰撞防护系统)的防侧撞气囊和IC System(充气保护屏障系统)的充气帘。这些保护系统向驾乘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护,一旦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侧撞或翻滚,安全带加上安全气囊将全力保护驾乘者的安全。

  试试过程

  综合分析事故车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撞车事故均发生在车辆的前部,在碰撞过程中,车辆需要吸收来自正前方或斜前方的冲击,尤其在高速行驶时,这种冲击是相当大的,因而正面安全气囊系统应用最广泛。各汽车生产商对气囊的触发条件有不同的标准,但总体上要求碰撞要发生在一定的前方角度范围内和达到一定的减速度(指减加速度,而非车速)时,才能使安全气囊准确地打开。若碰撞没有发生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或没有达到一定的减速度,那么控制单元不会发出触发指令,避免发生误触发。不过一旦达到了触发条件,安全气囊就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尽它应尽的责任。

  以某款车的安全气囊为例,当该车车速为50 km/h时突然发生正面碰撞,约10 ms后,达到安全气囊系统引爆极限,引爆器点燃转向盘里的气体发生器,驾驶员仍处于原来坐姿;约40 ms后,气体相继完全充满驾驶员和乘员安全气囊,驾乘者分别前移,安全带被拉长,部分冲击能量被吸收;约60 ms后,驾乘者的头部及身体上部沉向气囊,在驾乘者身体压力的作用下,气体开始从气囊的排气口匀速逸出,并吸收大部分冲击能量;约110ms后,驾乘者向后回到座椅上,大部分气体已经从气囊中逸出,前方视野恢复。控制单元的微处理器是根据减速度信号的大小来确定撞击程度的,同时还要根据车辆的载荷情况、撞击角度和撞击速度来正确触发气体发生器。(未完待续)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