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与天气似乎有着神奇的默契:车市的蛰伏往往与隆冬与初春的寒意吻合,夏秋的热度则会成就车市的黄金季节。今年的车市却起了个大早,早早投入到春耕的忙碌中,今年前两个月的汽车产销就创下了历史新高:产销分别达到了60.83万辆和58.47万辆,增幅双双过半,轿车的产销增长更是超过了130%。
降价“阳谋”
2003年的车市是以降价开始的。新年第一天,红旗轿车就向市场送出了一份1.08万元的“礼物”,降价序幕由此拉开。随即,猎豹、羚羊、奇瑞、北斗星、奥拓、大切诺基跟进。
和去年一样,降价的主角还是经济型轿车。
不同的是,今年的降价不再是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无缝连接”,少了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不疾不徐,从容有致,旗帜鲜明,大刀阔斧。由于今年的关税降幅只有去年的1/5,且发生在一年的井喷式增长之后,国产轿车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此时的降价,也比去年理性得多,除了应对竞争,更多是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阳谋”。
成本降低给降价提供了直接动力。而经过2002年的发展,轿车猛增了40多万辆,几百条生产线365天的忙碌,生产企业的规模迅速提高,成本降低立竿见影。奇瑞轿车上市第一年就销售了2.8万辆,2002年更是跃上了5万辆的新台阶,“全线车型平均降价15%”自然胸有成竹。3年前,赛欧出世前抛出的10万元家轿概念让消费者心动不已,如今花上3万多元就可以买到一辆像样的轿车。这个理由推而广之似乎也不为过:从全行业高达28%的平均利润率中拔几根汗毛,并不是什么难事。
降价的压力是竞争的加剧。除了奇瑞和大切诺基以外,降价的都是在市场上拼杀多年的老车型,在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方面都只能列入第二梯队。在新车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品牌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通过降价依然可以吸引一部分消费者。而大切诺基降价的原因,更是直接来自销售的压力,只有降价才能解决在国内市场曲高和寡的难题,也才有与进口车较量的本钱。
从新雅阁下线开始,降价就以另一种面目出现了,就是从新车上市时就缩小利润空间。这样一来,消费者难免喜新厌旧,老车型似乎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降价,要么出局。不过,制造商们还是想出了一条中间路线———变脸。
变脸“让路”
更换或增加某些配置的“变脸”手段,今春已悉数登台。看起来简单易行的“变脸”,实际操作中却派生出三大流派。
加料不加价法。将这一战术运用得最纯熟的是大众品牌车型。这一策略的效果有桑塔纳和捷达为证,通过不断的旧瓶装新酒,这两款生产了10多年的轿车依然可以“与时俱进”。
新款捷达、宝来、新长城赛弗,也都是车新价不新。
变脸又降价的,有新款普力马和03款新蓝鸟。7座的普力马在增加配置后降价近万元。03款蓝鸟尊贵版增加了11项配置,但由于将原来由消费者另行支付的运费包含在并没有变化的车价之中,相当于价格有所降低。
还有水涨船高型的。改换了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派里奥和西耶那,涨了近2万元。红旗的世纪星2.4装上了奥迪“心”后,售价变成了25.9万元。爱丽舍VTS号称“国内第一款真正具有运动风格的私家轿车”,换了颗小“心”换了个颜色,其售价也涨了一万元。
“变脸”最直接的作用是提高性价比,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不过,捷达、宝来、蓝鸟、赛弗的变脸,也在为后来的新车型让路。在捷达和宝来身后的,是奥迪A4和高尔夫;即将步蓝鸟后尘的,是日产阳光;而长城汽车在赛弗之后还要推出商务车“赛影”。
降价与变脸的界限,有时候并不清晰。不过,它们的结果都指向一个,那就是汽车性价比的提高,消费者都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新车“匮乏”
今年第一季度,就有雅阁、君威、嘉年华、M6、速跑、帕拉丁、陆风、开拓者、菱帅、索纳塔、高尔、爱丽舍VTS等12款新车集中上市,超过了去年新车数量的1/3,新车推出的速度继续加快。
轿车继续向经济型与中高档扎堆,这两个领域已经分别集中了10余种车型,新车依然钟情于这两个区域,1.6升排量尤其拥挤,近三个月就有嘉年华、高尔、菱帅进入,加上原有的赛欧、POLO等车,已经不下10款,价格从7.5万元到19万元不等。
今年春天还见证了SUV的异军突起。随着SUV市场的逐步启动,SUV呈现出了“两极分化”:自称是真正的SUV的产品开始向高档化、同步化发展,如帕拉丁和速跑;出身于皮卡企业的低价SUV却探出了价格新低:“8万元SUV”已经不新鲜了,河北中兴创下的“6万元SUV”才是最新消息。
新车多固然值得高兴,可惜这些层出不穷的新车都是“拿来主义”的结果。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候,新车被看作是获取利润、打压对手的关键,从合资伙伴那里拿来新车型,做些适应性设计和变参数设计就粉墨登场了,以销售为第一目标,至于自主开发这个艰巨的任务,已经很少有企业认为是责无旁贷了。不少企业的领导人很得意地说:“我们的合作伙伴那里有几十种车型可以选择,只要适合中国市场,都可以拿来给我们。”他们要表达的本来是合作方诚意十足,自己后台强硬,听来总不免令人担忧:当拿来主义成为依赖,当依赖成为习惯,那时候回头看,现在我们自豪的新车秀可能就是个开满鲜花的陷阱。(本报记者姜范)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