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讯 今年1月,车市开局好于往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1月份我国轿车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以上。从中国轿车市场经济指数分析看,价格指数微微抬头,市场规模指数大幅度增长。带领车市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中价位车。
平均价格回升市场规模增长
中国轿车市场经济指数显示,我国轿车市场价格指数为100.06,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06个百分点;市场规模指数达到238.64,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8.64个百分点;市场销售平均价格为15.0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02万元;销售总额达到222.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9.12亿元。
与去年12月相比,价格指数提高了3.24个点,市场销售平均价格上涨了0.51万元。市场规模指数比去年12月增长了60.03个点,销售额增加了55.91亿元。
从增长因素分析看,拉动今年1月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来自销量的增长,其中,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销售平均价格对市场规模增长的贡献率为13%。
价格档次表(单位:万元)
高价位车 | 中价位车 | 低价位车 | ||||
高端 | 低端 | 高端 | 中端 | 低端 | 高端 | 低端 |
价格≥26 | 26>价格≥21 | 21>价格≥18 | 18>价格≥14 | 14>价格≥10 | 10>价格≥7 | 7>价格 |
中价位车是市场的主要动力从销售结构看,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1月中价位车在总销量中所占的比重有所提高,达到50.54%,比去年全年的比例高出5.01个百分点,其中,中中价位车占了销量64.38%的份额,比去年全年的比例增长了11.44个百分点。从总销售量增长结构看,高价位车对增长的贡献率为23%,中价位车的贡献率为40%,低价位车的贡献率为37%。显然,中价位车仍然是我国轿车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高价位车涨价最高高价位车的市场销售平均价格为28.86万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0.1万元,比去年12月份上涨了1.88万元;中价位车的市场销售平均价格为15.03万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0.66万元,比去年12月份上涨了0.79万元;低价位车的市场销售平均价格为7.2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94万元,比去年12月下降了0.07万元。
今年1月与去年同期的市场环境相差甚远,首先是舆论环境,2001年下半年媒体"爆炒"降价,客观上造成了一批消费者持币待购,因此去年1月的销量并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市场消费能力。而去年下半年很少有媒体再炒作降价题材,没有对车市产生多大的影响,只是12月车市有所下跌。因此,今年1月的舆论环境有利于消费者理性选择。其次,去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明显增强,因此进入市场的货币总量有所增加。
一月"大众"车最火
分车型看,高价车,高端销量最大的前三个产品是奥迪1.8T、奥迪2.4和别克3.0,低端销量最大的前三个产品是帕萨特、风神和宝来1.8T;中价位车,高端销量最大的是宝来1.8、宝来1.6和索纳塔2.0,中端销量最大的是新捷达2V、桑塔纳2000和爱丽舍;低端是普桑、POLO和千里马;低价车,高端销量最大的是羚羊、奇瑞和赛欧,低端销量最大的是长安奥拓、夏利7101和昌河北斗星。
在全部轿车中,销量居前三位的是新捷达2V、桑塔纳2000和普桑;在全部七个档次中,大众的车在五个档次中都居第一位;低价车两个档次的排头兵均为日系车,其中铃木的优势最为明显。
降价为腾挪竞争看"中中"
今年一开年就有不少轿车厂家推出了降价举措,其中只有红旗名仕、昌河北斗星属于主力车型降价,大部分车型的降价更多地侧重本产品系列中的边缘车型。从降价的结果看,红旗名仕降价后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回应,销量从去年12月的892辆,一跃攀升至2539辆。而去年12月红旗名仕所处的中中价位段轿车的销量为30046辆,今年1月为48216辆,增幅仅为60.47%,显然红旗名仕的增幅大大高于平均水平;北斗星从去年12月的689辆,一跃销售了3365辆;富康1.6两箱从12月份销售不足200辆,一下销售出1276辆。
造成降价后销量明显增加的原因在于,降价调整了和竞争对手的关系,比如红旗名仕,原来处在桑塔纳2000和中华的夹击之下,处于劣势。调整价格后,其价格与富康1.6三箱车相若,调整了竞争对手,改变了竞争关系。其他车型也有类似的举动。
新车上市主要在高价车的低端和中价车的高端,以及中价车的低端,新产品没有选择增长力最为强劲的中中价位段。从品牌分布看,在中中价位段里,去年有8个品牌,今年还是8个品牌,而且增长依然强劲。由于这个价位段中有德、法、日系产品和纯国产品牌同台竞争,而且一些产品的定位非常相近,有的企业在竞争中尚未真正发力,因此这个价位段将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区间。
从当前的市场环境看,在价格上涨和销售数量增长的前提下,没有哪个企业会单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舍利降价。
厂家可能的价格策略
从目前的供求情况看,需求非常旺盛,一些产品(特别是主力产品)库存为负数的局面没有改观,在这种供求状况下,出现产品实质性降价的可能性不大,只有个别产品为调整自身的竞争状态而进行调价。
从去年轿车价格的形成可以看出,几乎每个品牌都有大大低于其平均价格的最低价格车,这种车的作用有三,第一,符合舆论界炒降价的需要。从前年下半年开始,企业不降价似乎成了罪行,引来媒体的攻击是非常正常的,而降价的企业则成为媒体追捧者和新闻的亮点。为适应这种舆论环境,企业不得不在不影响自身价格体系的情况下,推出低配置、低价格的产品。第二,降低广告费用。由于媒体对降价问题特别关注,降价稿件的上稿率远远高于其他稿件,因此,企业推出一、两款降价车,导致新闻关注后的间接广告效应非常可观。所以,企业需要低价车。第三,吸引消费者。出现降价车后,媒体一般的报道方式是,第一波报道谁降价,降了多少,结论是该产品性价比提高了;第二波报道一周或者一个月后销量增加了多少,结论是对某某没有降价的产品构成了威胁,某某产品可能降价。目的在于调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吸引消费者关注该品牌,同时给竞争对手造成舆论上的压力。而当消费者看车时,经销商会吸引消费者购买该品牌更好的产品,改变消费者原来购买意向的初衷。
据上海大众市场调研室经理饶达先生介绍,从产品技术上看,去年各厂家都有高配置车和低配置车,很多中低档次轿车中的高配置车也要装气囊和助力转向系统,每增加一种配置,利润就要增加一些,多几个配置,利润就加出数千甚至上万元,而这种档次的产品在国外几乎没有这些配置。高配置顺应了中国消费者追求高档化的心理需求,同时,低配置车在同品牌中的销售量微乎其微。这是去年厂家获取较高利润的增长点之一。
由于今年的大环境和去年相当,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去年还好,因此今年的竞争手段与去年应当大致相同--以低配置、低价格炒作,以高配置、高价格产品销售,而在日常的品牌宣传中则注重塑造品牌的形象,形成高品质价格低的印象。所不同的只有手法的变化。(策划执笔记者管学军)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