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汽车业中,经常让人瞠目的“新贵”有两家:那就是常有惊人之语的吉利和常有惊人之举的福田。近日,一贯以少说多干为准则的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出了惊人之语:“我们的目标是进入中国汽车业前三位!”
“将来中国汽车业的格局可能是3+X、4+X,也可能是2+X,但无论怎样,福田的追求是总在最前面!”北汽福田决策者近日对公众媒体的这番表白,应该说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那么,潜伏在豪言壮语背后的底气又是什么呢?
从业4年挤入前五名
北汽福田去年销售汽车总量达17万辆,同比增长33.3%,销售收入达79.11亿元。凭借年销17万辆的业绩,北汽福田从2001年的业界排行第六晋升一步,跻身于五强之列。从去年的行业销量排名看,位居前四位的是三大集团和长安集团,均为老资格的集团化大企业,而排名第五的福田只是进入汽车业仅仅4年的单一汽车公司。数年来保持了首都汽车业尊严的也非福田莫数,它已占了北汽85%的汽车产销量。
福田进入汽车业以来,在多个领域创造了好成绩:在主打市场的轻卡产品上,福田连续3年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以大中城市为目标的四大品牌:“欧曼重卡”、“风景轻客”、“奥铃轻卡”、“时代轻卡”已形成全面开花的态势……有竞争对手感叹:福田的可怕之处,在于将不可能化为可能。
跟随战略造就“速成巨人”
福田的汽车产业历史,虽短暂但特点鲜明。福田初涉汽车领域时,没有合资背景,也没有现成的知名品牌和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空降”,一切从零做起。扎根于现实市场土壤,成为福田闯入汽车产业的惟一选择。
福田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生产农村用经济型载货车,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在这样的经营背景下,福田确定了“造福亿万百姓”的经营宗旨,同时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一宗旨在当时充分揭示了福田的发展战略、产业经营方向和产品定位。同时,它暗喻了福田产品的消费群体--农村、城乡结合部和中小城市。因而,体现在产品上的是经济型微卡、小卡,其“不大不小,用着正好”的广告语,也暗含着对市场目标用户的直接诉求--为乡镇、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等中国最广泛的群体提供奔小康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工具。其后,其轻卡产品的主力“时代轻卡”跟进,逐渐进入需求旺盛的中小城市及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去年,高端产品“奥铃轻卡”则直指中国的中心城市,迅速担当起城市中心区域物流运输的重任。福田公司的另外两大品牌“风景轻客”、“欧曼重卡”,也以技术含量和性价比的优势,走向城市。
产业战略的成功,来自于产品战略的支撑。福田业务发展有一个鲜明的“三阶段发展理论”--突破、超越。领先,在业务选择上把“足够大的市场规模、足够长的生命周期”作为第一要素,把“不做第一就做第二”作为目标。首先寻求突破市场,打破垄断,尔后迅速集成多种资源,超越对手,最终以令对手很难模仿的核心竞争力领先对手。在竞争中一,福田先立行业“老大”为标杆,以跟随者的姿态、以差别化的产品逐渐造成局部优势,随之以低成本、高品质的最优性价比超越对手,接二连三的更新产品也随之问世。实际上,福田汽车产品完成“三阶段”的时间很短,往往只有数月时间。
“四强两弱”构成福田内核
福田当年最先引起业界震动的,是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低成本规模化扩张的“福田模式”。而今家大业大,形成了四大产业,仅在汽车领域,又衍生出四大品牌,一个没有集团公司名分却有其运作模式的格局初步形成。33亿元的资产、1.4万人的大公司,如何有序房效地经营运作,成为“速成巨人”所面临的一道坎儿。
去年初,福田提出了“分业经营”的思想,2002年之所以取得了70%的高增长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分业经营。同时,大力推进丰田生产方式,结果异常明显。据初步统计,公司共减员214人,而生产线上在制品资金占用却减少了约3800万元,生产效率提高了36.7%。
近几年,国内汽车业的人才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通过高达41次的全国性招聘会,福田在全球范围内“采购”人力资源,共收集应聘资料约10万余份,共5000余人参加面试,录取1600余人。仅在最近的一次招聘会上,就吸纳各类人才160多人,其中10多位来自海外。
在福田,还有一个800多人的技术研究院,为八大系列、700多个品种的产品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仅在2002年,就研发新品87项,其中绝大部分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进入汽车业以来,福田在研发上的投入,始终占总销售收入的3%以上。目前,福田在日本、德国、我国台湾等地建起了自己的海外研发中心,世界先进的技术与工艺,已在福田的轻、重卡产品上得到充分运用。
专家认为,在福田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有四大鲜明特征--决策者的战略洞察力与前瞻性、快速应变能力与高效率、外部资源集成与巧妙应用、低成本生产与不断改进。如果能在技术创新能力、品牌塑造与增值上取得突破,福田汽车在世界汽车业也会有独特的位置。(本报记者 杨晓方)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