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井喷惠及轮胎业 国产轮胎何时跟上汽车步伐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26日 11:08  经济日报

  车市的红火,拉动了轮胎行业的迅猛发展。面对国外轮胎巨头的大举入侵———国产轮胎何时跟上汽车加速步伐?

  日前在米其林Energy MXV8新产品上市会上,其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祖杰雄心勃勃地宣布:2003年米其林在中国的产量将增加4倍以上。在祖杰眼里,中国市场是一块日益膨胀的“大蛋糕”。 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对轮胎业产生了巨大的拉动效应。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全球轮胎市场整体走低,销售总额比2000年减少14.5亿美元,然而在中国却逆势上扬,销售额比2000年增加3亿美元,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02年国内轮胎行业进一步走高,1—9月累计生产轮胎11798万条,同比增长超过15%。

  中国市场的“异军突起”,使世界轮胎工业巨头趋之若鹜。截至目前,世界十大轮胎公司除德国大陆公司外,已全部进入我国投资设厂,国内轮胎生产领域成为群雄角逐之地。

  车市火爆,引发轮胎行业“水涨船高”,也惠及了国内各轮胎厂家。从2001年起,国内轮胎行业终于扭转了多年亏损颓势。2002年,随着轮胎行业景气度的整体提升,国内轮胎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明显上升,尤其是介入毛利率较高的全钢载重子午胎的公司更是得益匪浅。据统计,2002年前三季度,黄海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45152万元,净利润总额3399万元,同比增长64. 6%;青岛双星净利润同比增长90.4%;黔轮胎扭亏为盈,从2001年亏损7525.5万元到去年三季度的盈利2467.6万元。有关人士预计,随着行业状况的进一步转好,今后轮胎板块的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轮胎行业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也不可避免。

  三大方阵角逐市场

  目前国内市场上轮胎生产企业可以分为三大方阵。

  第一方阵是世界轮胎前三强米其林、固特异和普利司通在中国的独资和合资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加上先进的技术,这三家在国内轿车、轻卡子午胎的市场,以及高档、高速度级等子午胎市场中占据统治地位。

  第二方阵是韩国韩泰和锦湖、印尼佳通和台湾等在内地的几家合资和独资企业。这几家企业在技术中档的轿车、轻卡子午胎市场水平较为接近,占领着较大的市场份额。

  第三方阵是原国家重点企业和遍布各地的中小企业,凭借低廉的价格,还占领着一部分农村和城市周边市场。但规模小、资金少、技术消化慢,处于被合资或被挤垮的边缘。

  短暂的平衡,往往是行业剧变的前奏。入世后,中国轮胎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放,而市场潜力的逐步释放也使各轮胎巨头加快了“开疆拓土”的步伐。他们除了适时推出新产品外,扩大产能成了当务之急。据了解,今年年底米其林东北沈阳的合资工厂的卡车轮胎生产规模将增加3倍,米其林还有意于把上海工厂发展成为全球产量最大的样板工厂。固特异、普利司通也是紧追不放。固特异已经增资1.2亿美元对大连工厂进行扩建,产能预计将从200万条扩大到525万条;普利司通也将增资10亿日元对天津工厂进行扩建,预计年产能力也会超过500万条。亚洲的轮胎公司同样不甘寂寞。目前,锦湖和韩泰已取得“二期”开工证,杭州橡胶和日本横滨的合资已尘埃落定,日本住友也在常熟独资建立了新工厂。

  在占据高端轮胎市场的同时,各轮胎巨头也把目光“下移”,进军中档轮胎市场,使得更多的中低档车用起了“贵族”品牌。控股上海轮胎橡胶后,米其林得以假“回力”之手打入大众市场。2001年,固特异也“放下身价”,推出了出租车用轮胎,并且调低了销售价格。

  值得关注的是,跨国巨头的大量涌入,对国有轮胎企业产生了致命的冲击。

  在原国家定点的轮胎企业中,已有1/3以上的强势企业被外商合资、控股,尤其是目前发展趋势已由合资、合作变为兼并、独资办厂。目前,外资及控股企业的轮胎产量已超过全国轮胎总产量的一半,子午胎已占全国产量60%以上,国有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处于被蚕食之中。

  国产轮胎何时突出重围

  “中国市场不缺轮胎,”祖杰说,“而是缺乏高技术、高品质的轮胎”。

  技术是横亘在我国轮胎业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全球轮胎子午化率已达90%,由于我国轮胎市场起步较晚,市场子午化率仅在35%左右。近几年,国际轮胎生产工艺又在向低能耗、高效率、高精度、全自动化方向发展,各大轮胎公司竞相推出自己的核心技术。相比之下,我国轮胎业研发力量薄弱,缺乏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我国是除美国、日本之外的第三轮胎生产大国,年生产轮胎过亿条,然而绝算不上国际轮胎强国。“散乱差”同样存在于国产轮胎行业。目前我国共有大小轮胎企业300多家,平均每家年产量也就在40万条左右。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销售收入,都与国际水平相去甚远。

  在国际上,轮胎产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历来都是被当作战略物质看待的。当今世界各国的轮胎特别是载重轮胎的生产都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如果被外资控制,将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外困内忧”,国产轮胎注定要负重前行。有业内人士呼吁,国产轮胎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在利用外资的同时,注重以我为主,拥有相当的市场控制权。在加强技术开发的同时,进行横向整合,扶优扶强,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产轮胎并非没有出路。有关人士指出,适者生存,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做最适合中国市场的轮胎。与洋品牌相比,国产轮胎虽然在品牌知名度、技术等方面处于劣势,但对市场的把握、网络建设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并不逊色。国外轮胎企业进入中国已经快十年了,中国轮胎工业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如果能抓住我国汽车工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在中低档轮胎市场,国产轮胎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本报记者李会)

(编辑:李良)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