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轿车业:扩大汽车产品线不如扩展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26日 10:30  中国汽车报

  □本报记者柳长立

  “桑塔纳”,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度成为许多中国人心目中轿车的代名词,就像“可乐”是饮料的代名词一样。

  然而,2003年度桑塔纳新车的推出,使在车坛摸爬滚打的中国汽车人再次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家庭轿车,究竟应该是扩展产品线还是应该扩展品牌?

  变“芯”还是变“脸”

  在安徽宿县的一个小村里,一位农民对记者说:“桑塔纳我知道,是轿车。我记得好多年以前就有了。”这个村子有多数人居然把三厢轿车都叫做“桑塔纳”。

  十几年前,当中国百姓第一次接触“桑塔纳”这个名字的时候,多数人就把它与“官轿”连在了一起。在那以后的一段时间,“不论官多大,都坐桑塔纳”成了顺口溜,桑塔纳有头有尾的外形,演变成了一些人对“官运”的寄托。

  也许是这个原因,很少有人想到它有被别的车辆取代的危险,企业也没有了技术换代的压力。只有上海大众桑塔纳的经销商们,承受着客户并不尖锐的关于质量的指责,默默传递着来自市场的创新压力。

  最近新推出的2003款桑塔纳,除了外形基本没有变之外,局部技术创新点和新配置也算不少,而且价格基本保持不变。有人说,这次桑塔纳改款也只是做到了变“芯”,还是没有变“脸”;也有人说,普通桑塔纳轿车在国内上市近18年来一直如此。

  事实上,上海桑塔纳“脸”虽然老了,可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变“芯”式的技术改进。据上海大众介绍,从桑塔纳在上海生产后的第二年开始,上海大众就走上了对桑塔纳进行“技术创新”的道路。开始时只是对喇叭、离合器踏板弹簧之类的小部件进行试探性修改,而且还要接受大众总部的设计图纸。之后多款改进型桑塔纳都是在类似的技术进步中诞生的。

  这类产品线扩展,至今还是桑塔纳在中国市场的“杀手锏”。今年1月份,普桑共销售了10955辆,占上海大众当月总销售量的27.7%,虽然让位于捷达,但比同期富康、爱丽舍毕加索的销量总和还要多。桑塔纳的市场表现不能不让人由衷地说一句:即使是不断进行局部改进的普通桑塔纳,仍然不失为一款好车。

  也许是桑塔纳觉得没有必要变“脸”,或者觉得还不到那个时候,“老脸”还能管用,为什么要变它呢?也许某种程度上说,变“芯”而不变“脸”,比只变“脸”而不变“芯”还要“诚实”呢。

  价格战、配置战还是观念战

  产品线扩展,给“老三样”产品的生命注入了一次又一次的活力。用同一个品牌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成了企业的时髦。目前,在售的桑塔纳有7个车型,富康有10款车型,捷达有11款。可以说,国内市场几乎所有品牌、副品牌之下,都有多款车型在生产、在销售。

  从富康新自由人、富康AX、富康ES,到富康RPC、富康998EML等等,似乎只要有“富康”这两个字,就能够让喜爱富康的顾客短期内迅速接纳“新成员”。

  但是,业内观察人士指出,一个品牌名字等同于轿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原本朴素的产品线扩展策略,在市场竞争环境单一的情况下可能还有利可图,一旦竞争条件发生变化,企业就只能为保住市场而打价格战、配置战了;提供“更多的选择”可能使企业陷入“人人满意”的陷阱。想让人人满意,最后可能人人都不满意。

  一位营销大师曾说过:“如今的营销是一场思想战、观念战,而不是产品战。”中国轿车市场已经完全变了,营销的观念自然也应该改变。价格战、配置战,是变了味的“多快好省”战术,是“当月风味”哲学,易于被竞争对手快速跟进、模仿。

  看看广州本田和上海通用,它们的思路则完全不同。广州本田在老雅阁销售仍然非常紧俏的情况下,推出新一代雅阁时却毫不犹豫地停止了老雅阁的生产;上海通用也在推出君威的同时完全停止了别克轿车的生产。人们没有见到那种拖泥带水的产品线扩展情结。先进观念可能是他们在市场取胜的一个开端。

  事实上,捷达、普桑和富康等老产品,已经明显地受到了来自市场竞争对手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许多市场新秀尤其是长安福特嘉年华、天津一汽丰田威姿、广州本田Fit等向10万元左右市场发起冲击的时候,普桑03款价格坚挺,捷达价格不变,使很多热爱这些老品牌的消费者感觉不爽。

  企业若是在观念上先败了,产品也挺不了多久。一位一直等待桑塔纳降价的顾客这样对记者说:“我实在是不想再等下去了。桑塔纳是好车,可现在这样的好车越来越多了。我敢说,假如有一天广州本田Fit、长安福特嘉年华愿意打价格战的话,老三样肯定会很吃力的。”

  换汤、换药还是换瓶

  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同一企业生产和销售不同品牌的产品,是企业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另外一条路子。这种策略也越来越被国内轿车企业采用,并且与产品线扩展策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有专家指出,产品线扩展,只是换汤或者换药,只是填补产品线空隙;品牌扩展,则是换瓶,是填补市场需求的空隙。

  上海大众,有桑塔纳品牌,也有帕萨特、POLO和GOL;东风雪铁龙,有了富康,还有爱丽舍和毕加索;一汽-大众,有了捷达,还有宝来奥迪。同样,每一个品牌之下,又有一些不同款式车辆相互支持和补充。

  近年来,国内轿车企业在品牌扩展方面取得的成功,已经胜过了其在产品线扩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在“老三样”销售量走过顶峰之后,帕萨特接过普桑重担,宝来增长势头超过了捷达,爱丽舍也是业绩骄人。所有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品牌扩展比产品线扩展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创新是企业的天职,喜新是顾客的天性。老不换汤不行,条件变化了只换汤不换药也不行、或者该换瓶时不换瓶也不行。不顾市场需求的变化,总指望老树发新枝、指望用配置改进来填补产品线、指望凭老底子多赚一桶金,大多要失败,不失败也强不过对手多少。这个浅显的道理并没有让一些企业的产品决策更加容易一些。

  当然,品牌既要靠创,还要靠保。产品从诞生到被消费者接受,涵盖了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哪一项能力弱了都不行。所以,轿车产品是换型、换代还是干脆换品牌,除了市场客观环境的作用之外,既受企业技术能力的制约,又受市场营销能力的影响,不是企业可以随心所欲的事。

  国内外轿车产品的兴衰都证明了这个逻辑的存在。

  不能否认,这个理儿搁在桑塔纳、捷达、富康身上一样有效。桑塔纳的影子,即使是在可以“攀比”的巴西市场也早已见不到了。在国内,要不要保、怎样保像桑塔纳这样的品牌,值得企业认真研究和对待。

  人们有理由相信,在轿车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在家庭轿车蓬勃发展的时候,“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不会成为阻碍企业创新的托词;企业在扩展产品线的同时会更加注重扩展品牌。

(编辑:李良)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