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场规模急速增长前景诱人 日本车厂都盯上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25日 18:25  北京晚报

  近日,日本一家调查公司针对未来日本与中国两地汽车市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到2005年,中国汽车销售总量将达到543万辆(其中轿车约210万辆),而这已经逼近了日本2002年全年销售580万辆的规模。此外,这份报告还预测,2005年时,中国的汽车产量也将达到530万辆左右。据说这份调查的结果得到了很多日本汽车制造商的认同,他们认为,未来两三年里,规模急速增长的主要汽车生产厂家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在全球范围内,日本汽车制造业一直是积极致力于海外扩张战略的,面对一衣带水、极具潜力的中国市场,又怎会轻易放弃?一个惊人的情况是,从去年开始,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国内数得上的车厂都在谋划着拓展中国市场的战略———

  丰田:瞄准中国市场十分之一

  丰田公司中国部长冈田哲治日前曾公开表示,丰田的目标就是获得中国市场10%的份额。

  丰田这几年一直占据着中国进口轿车的头把交椅,去年,丰田向中国市场出口的数量接近5万辆,主要车型包括佳美、陆地巡洋舰和霸道等。丰田希望今年仍能维持这样的水平并有所突破。除了向中国出口整车,丰田在全球范围内采取的“哪里有市场就在哪里生产”的策略也正在中国加紧铺开。今年,丰田与成都一汽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成立的四川丰田汽车预计将生产3000辆以上的“柯斯达”。此外,天津丰田“威驰”的产量今年也将达到3万辆。

  作为下一步的发展战略,丰田已经与一汽达成协议,从2005年开始生产中高级车、SUV以及轻型车。此前,曾有消息说,丰田将首先与一汽轿车生产皇冠轿车,但冈田哲治表示,具体的车型与款式目前仍未确定,但可以肯定是,届时生产的将是丰田的最新款式。他透露,这个合作项目开工后,预计年产中高级车5万辆,SUV2万至3万辆,轻型车10万辆。

  日产:展开中国市场反击战

  除了与郑州日产合作推出“帕拉丁”,日产汽车去年正式与东风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新合资公司计划于2006年之前生产并销售22万辆日产品牌的轿车和33万辆东风品牌的商用车。按照这个计划,新公司除生产目前已有的“蓝鸟”之外,包括将从今年开始生产的“阳光”在内,在2006年前将生产6种车型。日产将向新公司提供全球规模的品牌、技术、商品线以及专业管理技术。日产选择东风,可以说是看中了东风在中国具有的品牌知名度、大规模的生产设备以及庞大的销售网络,而日产更希望通过这个合资公司,在落后于本田、丰田的中国业务方面展开反击。

  富士:借通用之力进军中国

  作为通用汽车集团的成员之一,日本富士重工株式会社高层人士去年底透露,富士重工正考虑利用通用汽车在中国的生产线,生产斯巴鲁(Subaru)。虽然通用汽车中国公司随后表示,这仅仅是双方的一个初步意向,但据有关人士分析,对于渴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富士重工来说,充分利用通用汽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和生产线,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三菱:用中国业绩重振威风

  去年底,三菱先后与湖南长丰和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连续签署了两份技术转让协议,将帕杰罗IO和Outlander两款SUV技术送到中国。而上周刚刚上市的东南“菱帅”则被认为是三菱轿车技术在中国的登陆。把自己的轿车和SUV产品全部对准中国市场,难怪三菱的首席执行官艾克罗特宣称,中国市场上的成绩将是决定在三菱重振计划成败的关键。

  马自达:“看家之作”抢滩中国

  在与一汽海南马自达合作生产“普利马”和“福美来”之后,马自达公司更是将自己的“看家之作”M6交给了合资伙伴长春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马自达公司总裁刘易斯.布斯说:“除了海南,我们现在还能在中国东北部拥有生产项目,这无疑对马自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据悉,除了M6,马自达很可能还会将刚刚亮相的M3也输出到中国生产。

  五十铃:锁定重卡市场

  同样是通用集团“撑腰”,五十铃公司正谋划着在中国建立一家生产重型卡车的合资企业,如果顺利的话,这家企业有可能在今年夏天成立。日本五十铃及其最大的股东通用汽车希望从明年开始每年能生产1万辆载重约10吨的大型卡车并在2005年将产量提高到2万至3万辆。

  本田:降低成本控制车价

  除了新雅阁和Fit以及奥德赛等车型,本田计划到2004年时,能将在中国的发动机产量提高1倍,达到年产29万台。如果这个目标实现,本田的生产成本能进一步得到控制,从而也可以拉动整车价格的下降,保证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为此,本田将投资30亿日元用于提高与东风汽车合资成立的汽车发动机厂的产能。(谷新)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