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风国际战略商机无限 零部件配套市场水涨船高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19日 16:18  新浪汽车

  近日,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企业扩大与东风汽车公司合作暨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东风召开。然而,出乎主办者意料的是,能容纳200多人的会议室一眨眼就坐满了,以至于过道走廊里也坐满、站满了代表。据主办者介绍,与会代表多是湖北省内各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老总。

  按当天出席会议的湖北省副省长任世茂的说法,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进一步了解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标致-雪铁龙公司的合资合作战略意义、发展规划和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要求,明确湖北省汽车零部件的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努力方向等等。很多与会代表也认为,此次会议的最大亮点在于能了解东风的国际战略思想,方便自己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从经济角度来看,对于这些蜂拥而至的企业老总们来说,从这次会议中寻得商机,也许才是真正的意图。

  2002年9月19日,东风公司与日产签署了长期全面合作协议。协议指出东风与日产的目标是共同建立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制造商;合作协议还指出,与日产合资组建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在2006年的销售目标是55万辆,其中商用车为33万辆,乘用车为22万辆。

  随后即2002年10月25日,东风公司又与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签署扩大合作协议。根据双方合作协议,在发挥存量资产的基础上,新神龙公司计划在三年左右时间产销突破15万辆,继而向30万辆目标推进。

  显然,东风公司的这一战略目标是诱人的。因为一个简单的常识是,随着东风公司整车生产任务的扩大,零部件企业的生产也必将“水涨船高”。可见,东风的国际战略对零部件企业来说,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日本企业已盯上这块“奶酪”

  东风-日产新公司计划至2006年投入6亿美元生产新产品,这不可谓不是一块巨大的“奶酪”。

  早在2002年10月的武汉国际汽车展上,日产的一大批零部件纷纷露面,与国内的相关企业接触,试图建立起合资合作关系。目前,为日产配套的零部件生产商有600多家。据日本媒体分析,日产到中国投资后,为了实现零部件的本土化和国产化,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有可能要求“日产系”零部件供应商逐渐向中国市场转移,来中国投资设厂。而非“日产系”的供应商也由于2006年前,东风引进的日产系列乘用车国产化率将达到30%-50%原因,加快了投资生产的步伐。

  而由于东风日产合资公司总部、生产基地分布于武汉、十堰、襄樊、广州等地,日本零部件企业于这些地方投资设厂、扩大生产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据武汉汽车行业协会介绍,去年3月,日本自动车部品工业会会长大野阳南等人率日本零部件企业共28人访问武汉。其缘由就是国际汽车制造业的大转移,中国汽车业面临大发展的趋势。东风日产签署合作协议后,前来打探行情的日本零部件制造商更是越来越多。

  不仅日本企业,韩国许多企业以及国内的许多企业对于这块“奶酪”也颇多关注。来自东风的消息说,近一个时期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不少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也纷纷与东风接洽,意在进入东风零部件的配套圈。据不完全统计,仅东风日产宣布合作后,中外已有近百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先后与东风洽谈合作、配套事宜。“奶酪”并非人人有份

  东风与日产公司、标致-雪铁龙公司合资后,零部件和原材料全球采购势在必然。这必将加速东风日产合资公司、东风标致-雪铁龙合资公司全球营销、采购网络的开放,加大“非体系”企业进入全球配套体系的可能性。但是,两家合资公司为了促进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又会依据“以最少资金采购质量最好、技术最先进、交货期最短、服务最好的零部件”的最佳采购原则,重新审核和选择最佳供应商并制定相应标准。

  对此,东风载重车公司指出,通过“十五”发展,东风商用车供配体系要实现三个突破:一是结构和能力的突破。推进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寻求规模效益;迅速扭转不能自主开发产品的被动局面,逐步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二是投资和供配关系的突破。实现资本多元化,形成新的投资机制;实现按专业化分工,分层次的、合理的供配关系。三是发展格局的突破。改变零部件发展滞后的局面,实现先于整车开发,与整车同步发展,主动融入世界汽车工业分工合作体系。

  而神龙公司根据合资合同也指出,要想成为未来神龙公司的供应商,必须通过四道门槛:一是技术门槛。供应商必须要有技术来源,合资、许可证生产或自身具有很强的开发能力,三者必具其一,而且所拥有的技术必须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二是质量门槛。包括对认证机构和体系的要求和通过认证时间上的要求。三是工艺门槛。全面推行AQMPP,即PSA集团采用的产品与工艺控制的质量保证方法。四是工艺门槛。改变以前每年谈价格的方式,按照目标成本价格,确定国产件的采购件价格和未来几年价格目标。

  参照这些标准,不难发现,那些资本实力弱、资源整合能力差,技术含量低、开发能力弱,质量、价格、服务缺乏国际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小、商誉口碑欠佳的零部件企业,对于这可口的“奶酪”,也许只能望洋兴叹。因此,东风公司总经理苗圩认为,从世界汽车零部件的发展趋势看,零部件企业要想很好的生存下去,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与市场潜力最大的轿车配套,走中性化、系统性、模块化的路子,靠技术、质量、价格竞争,以求融入全球采购体系中。(杨新强)

(编辑:李良)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