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门轿车 能服中国汽车市场的“水土”吗?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14日 12:51  中国汽车报

  □本报记者柳长立

  ◇两门轿车,是概念炒作还是市场突破?

  ◇两门轿车,是新车卖点还是家庭需求?

  ◇两门轿车,是分食蛋糕还是做大蛋糕?

  上海大众GOL两门轿车的上市,给国内轿车市场带来的冲击,除了增添又一款经济型轿车之外,更主要的是引起人们对“两门”轿车这个概念的讨论,进而广延到对GOL两门轿车命运的猜测。

  其实,舶来的两门轿车概念就像是当今中国轿车市场的一面镜子,对企业、对消费者以及对二者相会的市场,都是一种新的折射,或许我们能从中更加清晰地认识产品创新、认识市场需求,这才是国内轿车企业面对GOL两门轿车上市最值得思考的东西。

  概念突破:不在于能否接受,

  而在于谁最快接受

  在上海大众热炒GOL两门轿车的宣传中,我们看得最多的是这样的字样:“重新定位中国市场经济型轿车”!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德涵先生,在GOL两门轿车上市仪式上也强调:“中国的首辆两门紧凑型经济型轿车GOL的上市,为中国汽车工业确立了全新的标准。”

  是否为全新的“标准”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但要有全新的观念与之相配合是千真万确的。生产制造如此,市场销售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在上海大众两门GOL上市之前,各种媒体就纷纷聚焦在这样的问题上:中国消费者能否接受“两门”这个概念?

  这些媒体的报道看起来是将了上海大众一军:如果连对消费者能否接受两门轿车的概念都没有把握的话,那么在中国生产两门轿车还有多大的胜算?

  上海大众对此问题的回答显得轻松自信。有关人士在介绍情况时称,公司方面曾进行过专题调查,结果证实了上述媒体所描述的担心可能“只是多余”。

  单纯从概念推广方面看,上海大众的自信有一定的道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王方华教授对记者说:“在改革开放25年之后的中国,在轿车已经开始进入家庭的中国,讨论消费者能否接受‘两门’轿车的概念,可能没有太多的意义。有意义的是,在中国,什么样的消费群体会最先和最快地接受这个概念?”

  如果与其他商品市场上国人对新概念的接受有可比性的话,那么,国内消费者对两门轿车这个概念的接受,只是时间问题、只是谁最先接受的问题、只是目标群体有多大的问题。因此,企业单纯炒作概念的嫌疑是可以洗脱了。

  “第一有第一的好处,当然,第一也有第一的难处。”针对GOL两门轿车这个第一,王教授这样评价道。

  市场定位:既要认知家庭属性,

  更要满足特色需求

  据罗德涵总经理介绍,上海大众GOL市场定位于“广大的普通的中国家庭和年轻人”。销售公司也有负责人补充说,这辆车“是给购买第一辆车的人群准备的”。从其价格分布和配置安排看,GOL的确照顾到了这个细分市场消费者的经济能力和基本使用需要。

  上海大众公司心里也明白,既然定位于家庭轿车,当然要重视家庭属性及其变化,这是营销学教科书上讲过的。为此,大众在专题调查中,一个重点就是聚焦于家庭属性上。据称,该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目前二人家庭甚至长期保持“丁克状态”的家庭愈来愈多。

  然而,作为商品,完成“惊险一跳”的老理儿还是不能违背的。业内人士认为,两门GOL能否如上海大众所期望的那样能够在国内市场一炮走红,甚至像该车在巴西那样独得市场宠爱,关键的不仅要看中国家庭属性及其变化,更要看它能否有效把握和满足中国经济型轿车的特色需求。

  对于生活和工作在快节奏环境中的“白领”来说,接受两门轿车并不困难。在上海四川中路某“白领公寓”楼下,记者见到了在某外企工作的毛先生。当被问及对两门轿车的看法时,他表示,购买轿车更多的是个人行为,首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与驾驶乐趣,其次才考虑车辆的附加配置。他说:“轿车嘛,就应该丰富多彩。如果我决定买10万元以下的车的话,两门轿车很值得考虑。”他指了指楼房下面并不宽敞的场地又说:“那种车一个人用起来实用,况且停车也方便。”

  也有部分年轻家庭夫妇持相同看法。在北京某大医院工作的舒医生说:“如果早些时候GOL在中国生产,我想我会考虑的。”他现在用的是一辆捷达轿车,与妻子共同生活了四年,至今还没有打算要孩子,家庭处于典型“丁克”状态。

  但是,一些消费者对两门车存在疑虑。家住北京的李女士有一辆奥托微型轿车,她对记者说:“上海大众对GOL的宣传我看过,据说那是针对男士的一款车。”她认为,在中国,购买家庭轿车其实还是一个家庭的集体行为,毕竟价格在那摆着呢,所以单纯弘扬个性的宣传并不适合较为传统的家庭。“我想我会考虑整个家庭的需要的。两门车好像不太方便,尤其是对孩子上下车不方便。”她也说到了停车问题:“现在北京车辆泊位并不按照车辆大小区分。”言下之意,两门轿车的“停车方便”这个卖点短期内并不真正吸引人。

  看来,在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中,也要考虑家庭这个基本单元的整体需求特征。另外,从配置看,两门GOL连空调和音响设备都是选装件,必然使得其较高配置的车价格上浮不小。这似乎是上海大众在推广两门车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一些问题。

  专家指出,要充分发掘和调动家庭轿车的需求,对家庭属性进行认知并区分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满足这些不同属性的家庭群体的特色需求。

  需求创造:是企业的追求,

  更是市场的希望

  王方华教授介绍说,企业产品开发主要是沿着三条路径指向市场的:满足已有的需求、发现潜在需求并满足之、创造新的需求并满足之。对于已有的需求,企业只要尽快拿出适当的产品即可;对于后两种情况,企业则需要择机努力。

  创造一种本不存在的需求,或发现消费者尚未意识到的需求,一般是要付出相应代价的,尤其是创造“第一”的企业,常常面临早期失利的风险。在中国轿车市场,本没有“两厢车”的概念,富康当年第一个在国内吃了“螃蟹”,结果也吃了大亏;相反,同样是两厢车,在轿车市场结构演变之后,POLO派力奥却要轻松顺利得多。一些媒体据此发表评论担心,如今上海大众第一个推出两门轿车,GOL会不会遇到像富康一样的遭遇?

  其实,仔细分析下来,记者觉得这种担心有些多余。从营销角度看,发现潜在需求、创造新的需求,都需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与市场消费环境改善相结合。GOL两门轿车今天面对的市场,与当年富康两厢车面对的市场,不可同日而语。目前,国内公务车市场占主导地位的畸形消费结构已经被打破,轿车消费多样化、进而个性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GOL两门轿车不同于当年富康两厢轿车的消费环境。

  富康当年初战失利,主要原因不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够,而在于当年国内轿车消费结构不协调;不是当时国内普通百姓不接受两厢概念,而是当时富康车的主流消费群体(公务车、商务车客户)表现出对“有头无尾”车的消费抵触。

  POLO今日之成功,也不是普通家庭消费者花费好长时间才接受了两厢概念,而是因为它所面对的这些消费者整体队伍迅速壮大了。过去那些曾经“折磨”过富康的公务车、商务车的客户们,至今也没有转而喜欢两厢车。

  两门轿车,应该让企业认识到:中国轿车市场还有更多的细分市场有待企业去创造,还会有更多的“第一”有待企业去争夺。满足需求、发现潜在需求、创造新的需求,是富康们的希望、是GOL们的希望,也是咱百姓的希望。

(编辑:李良)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