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生产商报价25.98万元的雅阁轿车,需付33万元、等上两个月以上才能从经销商那里开回家。记者调查揭出车市一大“挣钱”内幕——收取“订购费”。
虽然专卖店和特许经销商之间似乎并未达成某种类似“行规”的默契,但“要订购的车必须加价”一说却司空见惯。
很多公款购车者今天不买明天就不知道能不能买了,所以都急着把钱花出去。这也许是慷慨地交数万元订购费的真正原因。
当2003年新年之初汽车生产厂家连续不断地推出降价车型之时,专家和消费者都普遍认为,2003年“车价要降了”。可据记者连日来对北京最大的汽车市场——北亚车市的调查发现,部分主流车型的报价不降反升。
汽车市场正在形成一个怪圈:汽车厂家在降价,但市场上却买不到降价车;要想买到,必须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上数万元不等的“订购费”,最早也需等上两三个月才能开回家。
市场现状:“订购费”高达数万元
据记者调查,雅阁、奥迪、宝来、帕萨特、POLO/car.shtml target=_blank>POLO、君威等均是原本报价就在25万元左右的中档车型,原本是厂商降价空间最大的车型,广本今年初推出新款雅阁时甚至冒了背上“变相降价”骂名的风险。然而正是这些车型,你却很难从市场上以正常的价格买到。
“雅阁现在的定单已经排到7月10日以后了。”北亚车市内广本特许经销店一位导购小姐告诉记者,“如果您现在订购,8月份提车,必须先交5万元订购费。如果要在7月份以前提车,33万元的价格没有多少变动,但是我们可以给您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帮您上保险等等。”据记者了解,即使交了“订购费”,最快也要在5月底才能提到车,而且也不是这个价格了。
虽然专卖店和特许经销商之间似乎并未达成某种类似“行规”的默契,但“要订购的车必须加价”一说却司空见惯。而这笔“订购费”虽然数额不等、名目不一,但其尺度却都在经销商的控制之中。在几天的调查中,“没有现车,现在订购的话也得排队”是记者听到最多的一种声音。车市里包括专卖店和特许经销商在内的车商们也正是用这样的理由来解释“订购费”存在的理由。不同的只是,部分看起来比较精明的经销商们用“装潢费”、“内饰加价”等不同的名目掩盖了这笔原本不知从何而来的费用。
生产商:加价与我们无关
几家汽车生产商的有关负责人均对“加价”一事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但当记者询问“加价中是否存在生产商授意或默许”时,几家厂商异口同声地表示了“绝无此事”。
一汽大众北京代理公司对此事作出的书面解释称:“由于高额利润的驱动和市场法规的不完善,市场上出现非法高价倒卖现象,一些不法商贩及个别汽车经营单位,采用各种不法手段,进行高价倒卖,牟取暴利。一汽大众将加强对奥迪经销商的管理……对违规行为发现一例处理一例。”加价现象最为严重的雅阁生产商广州本田副总经理曾庆洪也表示,广州本田绝没有与供销商串通,来抬高车价。而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有关负责人虽然并未对此事作出任何评价,但也表明了“生产商并未与供销商联手抬高车价”的态度。
生产商的异口同声,似乎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出了某种暗示,即是说“加价”的罪魁祸首是经销商。然而,一位消费者给记者算的一笔账却耐人寻味:雅阁现在是每天200辆的产量,5月份后每天400辆,到7月10日已生产36000辆,而现在订单是1万多份!提货时间由厂家统一规定,生产商真的与加价无关吗?
经销商: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道理很简单嘛!买车的人多,交车时间都排到下半年了,你要是经销商,不涨价才怪!”北亚车市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对记者说,“价值决定价格基础,供求关系决定短期内的价格变化,这本来就是很明白的道理。既然有市场,那为什么不加价?既然加价仍旧有市场,那为什么不去多挣这部分钱?生产商和这事没关系,他们怕的是压货,而且他们主动加价对市场的影响太大,风险也太大。在我们这里,价格一直都是很灵活的,车多就降,车少就涨,卖得出去就涨,卖不出去就降。现在雅阁、奥迪加价卖,如果消费者不愿意我们也不能拉着人家强卖强买吧?这原本就是两厢情愿的事情,谈得拢生意就做成了,谈不拢大家一拍两散。现在加价的情况一直存在,只能说明加价车还有市场,如果明天车多了,加价卖不出去了,也就没人加价卖了。”
诚然,按照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当供求关系出现不平衡的时候,价格会随之发生变动。当出现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时,经销商通过加价的方式为自己获取利润一来是人之常情,同时也是对调整供求关系的必然手段。
“如果不是市场的过分虚热,也许供求矛盾也不会如此突出。”一位业内人士说,“如果排除生产商默许或有意抬价的可能性,那么经销商的这种举措无疑也证明了整个市场的一种失衡。”
专家:加价不会持续长久
业内专家认为,加价订购车的情况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一位汽车销售人士向记者表示:“毕竟车价下降是大势所趋,没有人可以阻挡。现在出现的供求矛盾导致部分车型加价销售只是整个市场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特定现象而已。供求矛盾不会长期存在,必定会随着买卖方市场的逐渐转移而消亡,而价格也将随之回归正常。”
据记者分析,目前加价比较普遍的几款车型,市场竞争力均比较强。类似捷达、普桑等“平民车型”虽然销量一直居高不下,但被量摊薄的单车利润决定了在加价风波中它们只能成为看客。
有知情人透露,愿意加价者很多都是公款购车者,他们今天不买明天就不知道能不能买了,所以都是急着把钱花出去。这也许才是慷慨地交数万元订购费的真正原因。(彭梧)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