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大千6452个人精品库
张大千6452 DX——我们的会长,“捷办”的缔造者与奠基人,SINA汽车论坛的“骨灰级”老虾。虽然现在在论坛已不常见其身影,但要授予他捷办“终身名誉会长”的头衔估计大家还是会赞同的。
主要代表作品:
《平遥行记(一)——(六)》、《捷达购车后装饰详解——献给新车主们》、《捷办独家报道(一)—(三)——来自德国的报道》、《德国人如何开车?》、《让你的5阀发动机发挥优势》、《我的热车(预热)原则》。。。。。。
今天回来,看到无极版主的声明,心情着实复杂了一阵,尽管无极在此之前已经和我通了气,并征求了我的意见。本想立即做个声明之类的东西,但总是有种欲言又止的感觉,不知从何谈起。我想到了来到车行天下这1年多所经历的,车坛的发展变化……感触实在太多。作为一个几乎经历了车行天下从一开始门可罗雀,到现在声势浩大的车坛网友,我想把我在这一过程中的片断经历和感受写下来,供新加入的朋友们参考。
我从事的工作和汽车、网络可以说一点关系也没有,来到车坛,最初的目的和许多人一样,是因为想买车。有了车之后,就更渴望大家交流。当时我也和许多新车主一样,总是问着问那,一点小问题敏感得不得了,看来人人都会有这个过程。随着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也逐渐成为有一定经验的车主,开始参与各种讨论(比如到底是JD好还是FK好,现在看来很可笑);开始尝试当师父,试图用自己仅有的一点汽车知识帮助别人。
这时我发现,论坛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天天上网第一件事就是进汽车论坛看帖子,不管多晚,都要吧所有的帖子都点成暗红色(现在不行了,水越来越深)。当时的汽车论坛和现在比,人少得可怜,每天只有最多两页,还不如现在企业集团工作一小时呢:)。
第一次参加FB是去年的10月份,去的是黄花城。这天,当时坛子里的巨头几乎都到齐了(跑团居多)——粮库、小富、黑道、顺风、3390、6914、百姓(当时还有人叫他“百老师”呢,嘿嘿),我第一次认识了他们。这种交友方式让我感到轻松,从此最后的一点拘束也一扫而光,把坛子真正当成了自己家,对于新来的朋友总是热情地招呼着。
坛子一天天的红火起来,大家总能找到不少和自己开同样车、有相同话题的网友。但是到了去年年底,似乎大家都显得有一些浮躁,坛子里没有更新的话题,显得热点凌乱(可能是因为年关将至,大家都在考虑各自的事情吧)。在此之前,曾有DX嚷嚷什么捷办、商会之类的,我就顺势搜集了一些开捷达的网友的名单,作为捷办名单V1.0贴了出来,其中有大家熟悉的别针鱼、满不懂、有问t、3390等,还拟了一份Q版《捷办章程》,少不了封上几个官,显得正式点,本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主任”(脸皮很厚吧)。本是想给大家制造些话题热点,省得冷了场。没想到富联老丹尼尔积极跟进,两边报名踊跃,于是开玩笑的事变成了真的。如果哪位新来的DX不知道捷办、富联是怎么来的,现在应该清楚了吧:)
这一无心插柳之举真的对大家的交流起了促进作用,谁有了问题,就会在坛子里高呼捷办同伙,总会有人跳出来帮忙。相互间热心的帮助让大家感觉象在一个大家庭里,许多潜水的也纷纷浮出水面。捷办人越来越多,很快便突破了100人。第108个捷办DX是白色CT,那天北京下了沙尘暴,别针鱼开玩笑说:“我说怎么今天飞砂走石呢,原来捷办108位DX聚齐了。”现在已经接近300了。
元旦以后,坛子明显地火爆起来,大家似乎都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出现了大量的精品帖子,老网友的中坚作用和新网友的不断加入,使得这一时期成为车坛气氛最好的黄金时期。
眼看着捷办越来越壮大,我总是想,我这个“主任”该为大家实实在在做点什么了,当然也一直有个别网友把我们当成一个正式的服务机构:)。我于是把FB定位为技术型的,请来了刘澎为大家讲解新车的磨合。到会的有wubo、别针、呆阿海(那时他还没车)、nanyemen、满不懂等,885总舵主也参加了活动。这次活动实际上是有很大的随意性的,事先我并没有经过什么过多策划,只是一时突发奇想而已,但是现在看来,还是意义重大的,至少捷办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了;另外,wubo的出现是我们的运气!捷办这几个月的发展和wubo的努力分不开的。最后无极版主终于召集各方代表共同商议成立各车型俱乐部的事宜。
后一段的事,我想大家都经历了,就不多说了。请大家珍惜车坛的今天,它将成为每一位参与者一生难忘的经历。
困了,就到这里吧。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