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中国车业不到3年的吉利汽车,带给了人们太多的想不到,而如今,这样的惊奇正在延续。
17年前,从台州将吉利集团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李书福,从未有料当初的小作坊会壮大到今天几十亿的规模;3年前,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地税局总会计师之一的徐刚同样没有想到自己会选择吉利作为人生事业的第二个起点;1年半前,当南阳成为上海大众这个中国最大的轿车生产企业的又一位总经理时,他更没有料到如今自己会选择中国惟一一家自主发展起来的民营汽车企业,继续自己新的职业经理人生涯。
2003年2月15日,吉利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南阳——这位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前任总经理将担任吉利集团副总裁,负责集团汽车生产、研发以及国内国外合作等业务。
徐刚这位2002年5月空降到吉利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显然将邀请到南阳这样的汽车业内高级管理人才当作自己不到一年任期中的重大业绩之一。其实,在此之前徐刚已经打造了一个堪称豪华的管理团队:出身某知名家电企业的财务总监、原任武警部队高职的行政副总裁、服务于台湾某知名企业的品牌形象总监、出身跨国IT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以及多名领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汽车专家,而一位经常在集团走动的顾问则任职于某国际汽车企业。但是,徐刚仍认为南阳的加盟对于吉利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是吉利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结果。作为集团掌门,李书福显然对南阳的到来更为欣喜。一位中国最顶尖合资轿车企业的一把手居然能到吉利汽车来工作,好强好胜的李书福的开心是由衷的。
在南阳摆摆手说自己初来乍到还不了解企业甚至还没有印好名片的时候,“李书福—徐刚—南阳”三位一体的吉利集团汽车产业高管新格局已然形成。
发展主线贯穿三个支点
选择涉足汽车制造时,李书福曾经认为汽车产业也如把玩于股掌之间的铝塑板和摩托车一样,花不了几个钱、用不了几个人就能搞起来。所以,最初与李书福一起干汽车的元老当中没有一个出身汽车业,用书福当时的话说:“翻了一下吉利集团的人才档案,发觉有三个人是学汽车专业的,很兴奋,拿来就用。”
在李书福和他的创业者们凭着一种精神将吉利汽车在荒滩草地上建起来的时候,当吉利汽车从门外汉逐渐成为汽车俱乐部一员的时候,李书福开始意识汽车制造需要的不仅仅是激情加苦干,而要超越吉利集团家族化管理格局,导入现代的企业管理机制,关键就是从外界引入高级管理人员,迅速建立新的吉利集团管理层。
2002年中,人们发现李书福之为李书福还包括请来徐刚担任集团首席执行官,将昨天还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集团具体运营事务全盘委托后者打理,而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放到战略发展和产业投资上去。那时李书福委托给徐刚的是两件看似简单却负担不轻的两件事情:继续使以汽车制造为主导的吉利集团各项产业高速健康的发展;继续对吉利集团进行全面改造,导入现代企业机制。
2002年5月,徐刚的加盟翻开了吉利职业经理人历史的第一页。上任后,徐刚明确将人才战略纳入了集团长远战略发展规划之中,其秉承的原则就是坚持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条腿走路。也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十几位来自各个产业的管理精英加盟吉利。
2002年,徐刚加盟吉利的第一年,集团取得进入汽车行业以来最好的经营业绩:全年产销经济型轿车近5万辆,进入了中国轿车生产“3+6”主流格局。伴随吉利集团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步伐,徐刚更加认识到迅速引入汽车产业界中的资深人士是吉利汽车能否高速发展的关键,而南阳最终选择吉利,也是因为吉利通过多年打拼,已经可以为更优秀的人才提供一个尽情展现才能的平台,这就是徐刚所说“必然结果”背后的深意。徐刚介绍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接触到最终促成南阳加盟,不过是四个月的时间。
在徐刚加盟吉利时,有评论说李书福想到的,徐刚就会去做,而南阳的加入则为前两者的思考和操作提供专业知识的支撑。目前,三人达成了如下共识:今后两年最为关键,甚至吉利汽车存亡都系于此。
南阳的杀手锏
18年汽车合资企业的丰富经验,十几年的汽车产业高层管理人员优秀资历,这就是南阳入主吉利汽车后的杀手锏。当然,完美的格局中还要包括李书福和徐刚的放手支持。
南阳坦言,仅仅在半年前,自己对吉利还所知无几,作为中国轿车业的老大,上海大众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产品上都不把吉利看作自己的竞争对手,而如何发展吉利,更宽泛的说是如何发展自有品牌的问题,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才开始思考,“想明白了,我就过来了。”
对于新的工作,南阳反复强调的是自己在中外合资发展轿车18年中积累的经验,相对于此前舆论所谓“民营造车”,南阳剖析了很多貌似正确的观点。首先,南阳不认为民营企业就一定效率高,而与国外企业合作多年的上海大众可能更具管理技巧。其次,民营企业未必具有价格优势,相对来说吉利的人力成本低于上海本地企业,但安徽、苏北乃至西北、西南的人力成本可能更低。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国企的所谓包袱问题也逐渐缓和,他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没有社会保险,我怎么会毅然到吉利来呢?”
那么,品牌和技术的差距就显得尤为巨大。南阳分析说,吉利的成功除了得益于大环境的改善,也与其正确的进入轿车谱系中相对不够丰满的经济型轿车领域有关。“吉利之所以使轿车价格首次降到国际水平,在于其动用了所有可以节省成本的方法,而国内领先的汽车企业并不采取这样的策略,由于具备深厚的品牌积累,“它们是向市场要钱,而向自己要钱的吉利则基本没有那样的机会了。”
虽然南阳一再表示自己目前对吉利更多的还是感性认识,但记者眼中的南阳具有一种坚定的理性色彩,而且是出于专业素养的理性,这从他对李书福著名的“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分析中很明确地表现出来。南阳说:“这句话的前半部分吉利已经做到了,但如何体现‘好车’呢?吉利单纯刷新轿车价格底线对提高竞争力帮助不大,如果吉利造出POLO那样的品质,却能提供五万、八万的价格,那才是真正的竞争力。”在南阳正式到位并提出具体策略前,吉利实际上已经开始推进研发、质量和品牌的建设。例如在质量上,吉利现有的豪情、美日两款车型在模具、扳金、配件、内饰方面相比刚面世时有较大改进,据悉模具方面的改进是与台湾企业合作的成果,而去年12月吉利与韩国企业签订的一系列技术合作协议将保证其从生产线到模具诸方面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同时据徐刚介绍,现在吉利所有高管的薪酬均与四大生产基地质量检验结果直接挂钩。
更为业界瞩目的是吉利同样在去年12月签署的一项技术合作协议,合作方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将为吉利提供一款时尚轿车的整体设计方案。南阳对吉利此举也给予积极评价,他认为虽然技术合作在业界并不少见,例如德国大众就吸引多家汽车设计公司到中国为上海大众服务,但这些设计任务包括中方的研发工作都是局部的,而且谈不上知识产权,“吉利的合作就不同,不仅是整车设计,而且是吉利品牌。”
可能的问题
南阳到任后,已有舆论认为,南阳将取代原先的汽车公司总裁柏杨的位置,成为吉利汽车工业新的领路人。吉利集团首席执行官徐刚明确表示:“这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谁在什么位置更有利于吉利事业发展的问题。柏总工作分工的调整并不是简单因为南总的赴任,而是吉利集团迅速发展汽车产业的需要。”
吉利汽车公司曾经有过两个总裁,缪雪聪和柏杨。2001年下半年,李书福决定将宁波美日汽车和浙江豪情汽车合并成吉利汽车制造公司的时候,缪雪聪这位跟随李书福多年、精明能干的猛将被任命为总经理(总裁)。随后不久柏杨来了,当时的位置是吉利汽车公司执行总裁。很快,2002年年初柏杨取代缪雪聪成为汽车公司总裁,缪则离开吉利。在这以后,李书福又请来了徐刚和随后空降的一批管理精英。吉利集团目前对记者发布的正式评价是,在先后任集团副总裁、上海杰士达汽车公司总经理期间,柏杨为吉利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这期间,吉利汽车产业迅速形成了四大生产基地、3家发动机厂、2家变速厢厂、3家销售公司和1家研究院。面对着这样大的一个摊子,特别是吉利提出的猎豹、雄狮工程,柏杨能否继续胜任汽车产业负责人这一位置成为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当然,继续引入更高水平的汽车产业资深人士的思路是不变的,如此看来,南阳出任集团副总裁负责汽车产业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在这以前,柏杨已不再分管集团汽车业务。
无庸讳言,上海大众的企业文化和吉利汽车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和南阳的谈话中除了理性你还可以轻易感到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尽管李书福也很张扬,但是这种张扬和大企业的优越感完全是两码事。
在上海大众工作的南阳要考虑的问题很大也很深,中外方之间的矛盾很可能就是民族工业的问题,产品的决策可能牵扯几十亿资金的流向。但是吉利则不然,在这里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两个字“卖车”,靠创新拼搏的精神和严格的成本控制制造更多的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具体到南阳身上,就是现在的产品怎么卖、今后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卖、卖多少辆、卖多少钱。徐刚和南阳均坦言,现在每件工作都以吉利的销售为基础,宏伟、漂亮的“三大工程”实际上是很多非常具体的要求,今年就是一定完成产销汽车10万辆。而这意味着2003年吉利汽车要实现翻番增长。南阳到了吉利,能否适应这种民营企业最朴素的游戏规则,并且很快其融入自己的管理理念,显然是其新政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实际上在很短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南阳已经对吉利汽车的品牌整合与管理环节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和思路,而在2003年余下的10个月中,吉利汽车将逐步体现这一思路的各个环节。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