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厂家备战中高档轿车 丰田、日产与本田狭路相逢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3日 09:37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杨明炜

  羊年伊始,中国汽车市场就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不光新车型如海浪扑岸,层层叠叠,让人目不暇接,而且降价或曲线降价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人们注意到,不管是直白式的降价,还是以推新车为名调整价格,轿车价格竞争已经从经济型轿车燃向了中高档轿车。

  中高档轿车开始举降价大旗

  人们还记得,在2003年头两周,国内轿车市场就有五款经济型轿车下调销售价格:奥拓全线降价,福莱尔降3000元;中档车赛欧促销降价6000元,富康新浪潮暗降2万元,羚羊降1.2万元。

  随后,广州本田也于1月15日宣布,广州本田新雅阁价格为25.98万元。用广本总经理门胁轰二的话说,新雅阁的发动机、变速箱和车身都是全新设计,排量2.4升,动力增强,比2.3升老雅阁29.8万元低了近4万。

  新雅阁的推出,有人称其是被推倒的中高档轿车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但汽车专家则认为,中高档轿车先举价格大旗的应是,在新雅阁上市前的NISSAN新蓝鸟、中华轿车。

  人们也注意到,上海通用汽车2月10日正式推出2.0升排量的新车型——别克君威Regal 2.0型小轿车,并从这天起,上海通用别克君威旗下的2.0升、2.5升和3.0升三大系列车型正式在全国范围内上市。

  随着新雅阁、君威等中高档轿车的陆续上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轿车“性价比”竞争火焰已经主要从经济型轿车燃向中高档轿车的领地。长期以来,中高档轿车价格近乎稳坐钓鱼台的局面从此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松动。

  就在一些主力厂家以推新车型的名义,力推其高性价比之时,人们不禁会问:这些厂家到底怎么了?真要在羊年发挥“雷锋精神”么?

  如下的观点有相当的代表性:一是一些轿车生产厂家的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如广州本田2002年已经形成12万辆的生产能力,到2004年春季,将达到24万辆的生产规模。

  二是,进入入世后的第二个年头,人们期望国内轿车价格下调,也是促使部分轿车生产厂家要推出新车新价格的原因之一。

  但究其深层次原因,记者发现几乎没有人提及,或是不愿提及。

  中高档轿车生产厂家之所以大力推“高性价比”的新车型,一个重要原因是:日产东风、天津丰田等项目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华晨与宝马公司合作生产的宝马3系列轿车也将在今年推出。这几个项目都将直接对广州本田、上海通用等汽车厂家产生竞争压力。因此,用“高性价比”的新车型来打压后来的强大竞争对手,就成了企业必须采取的战略。

  据公开的报道称:日产与东风合资的汽车生产厂今年将在广州和襄樊,开始生产包括风度、阳光等车型,产量在3年内将提高到15万辆。

  同时,天津丰田的建设进度也让人不敢小视。天津丰田二期扩建工程已于2002年底正式开工。丰田公司、一汽集团和天汽集团联合在天津开发区投资建厂,被称为是一项改变中国汽车产业格局的大举措。预计一期投资3亿美元,主要生产皇冠3.0中高档轿车。

  据介绍,丰田公司欲借助天津丰田的产品使其到2010年在中国的产量达到30—40万辆,在中国市场占到10%的份额。天津丰田称,此举将使丰田公司进一步完善在中国市场上经济型轿车、客车、高级轿车和越野车等车种系列。

  上述轿车如日产风度、丰田皇冠、宝马等,将对目前国内中高档轿车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压力。

  丰田、日产与本田又要狭路相逢

  熟悉日本丰田、日产、本田竞争史的专家指出,正是因为丰田、日产将进军中国,本田提前采取“新车放水”的战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广州本田此番推出新雅阁,更被汽车专家称之为“日本车进军美国的翻版”。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车在美国卖得不错。当时,美国对日本采取的是让其自愿限制进口车。言下之意,日本车进入美国市场的太多了。

  为此,日本汽车厂家采取在美国本土设厂的办法,以应对美国对日本轿车进口的限制。

  当时,本田最早在美国设厂,生产规模定的是15万辆。那时候,一个汽车厂的经济规模是30万辆。可出乎意料的是,没想到,工厂刚开工半年,生产能力就达到满负荷。看到如此情景,日产、丰田也接着进入美国,在美国本土设立分厂。

  没有想到,这样的历史又一次在中国上演。日产、丰田等汽车厂家在看到本田公司在中国大获全胜时,也忍不住要上中国市场来大干一番。

  但值得提出的是,正是由于丰田、日产公司在美国本土的竞争介入,本田公司在美国的销售地位就受到一定的影响。当时,由于本田公司只有雅阁单一产品,导致本田公司在与丰田、日产的竞争排序中,落在第三位。

  因此,这位专家指出,广州本田公司在中国轿车市场上,本来是想稳扎稳打,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特别是日本丰田、日产两大公司的介入,本田推出“新雅阁”即是提前应对两大公司的“战略调整”。同时,在此影响下,其他汽车厂家采取同样策略,也是同样道理。

  不过,汽车专家指出,由于众多国际知名汽车厂家在中国合资设厂,已经打破了往日由少数合资汽车厂家包打天下的局面。一些设立才几年的合资公司年均赚30多亿元人民币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曾经“静如止水”的中高档轿车市场将被打破,可以预见,今明两年中高档轿车的激烈竞争将不可避免。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