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访谈:国家花大力气自主开发电动汽车值吗?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27日 10:10  中国汽车报

  “十五”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从2001年10月正式启动,首批74项课题于2002年1月开始攻关,已如期完成了第一次零部件和试验样车的阶段验收。攻关一年后,再来看——

  □本报记者周丽娟

  对话人:

  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组长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

  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万钢

  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组长、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万钢教授已经记不清到北京开了多少次电动汽车的会。1月14日,他又一次来北京,讨论2003年的课题规划。抓此机会,记者与万钢进行了一次关于电动汽车热点问题的对话。

  电动汽车根本就是能源安全问题

  中国汽车报:目前有一种说法,认为电动汽车不那么热了,企业对此也不积极了。

  万钢:不能说企业对电动汽车不积极。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已经有上百家企业、高校和研究所参加,如“三大集团”、长安、奇瑞汽车公司,以及电机、电池企业,几乎包括了全国的与此相关的企业。而电动汽车攻关一年来,总投入3亿多元经费,其中国家投入1亿5千多万元,剩下的投资都是地方和企业出的,或是社会人士入的股份。

  中国汽车报:人们总觉得电动汽车远水不解近渴。

  万钢:你采访过我很多次了,也谈了很多次电动汽车,注意过我经常说的两句关于电动汽车的话吗?

  (记者困惑地摇摇头。)

  万钢:我每次讲到电动汽车,总要强调两句话,即电动汽车,一事关国家能源安全,二事关减轻大气污染,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汽车报:这两句话我是记得,但它跟眼前的具体事情结合不起来。

  万钢:所以电动汽车首先是由国家考虑的问题,不是主要由企业考虑的。我曾向李岚清副总理汇报过电动汽车的进展情况。李岚清副总理听了不到一小时,就把关键点出来了,他说,电动汽车根本就是国家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安全是世界上每一个政治家最关心的问题。说得多好。

  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电动汽车是一条出路。谁都希望老百姓全开上汽车,可是总得有人考虑油从哪里来。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时会不一致,就像对于国家的环保法规,国家总希望加严一些,企业总希望放松一些。其实从国家角度看,863计划所投的资金也仅仅是撒了一把米,起一个导向的作用,国家的投入也集中于关键技术,远远不够电动汽车产品的研发。

  对于电动汽车,国家和企业都要看得长远一些,不能等到油用干了,才去开发电动汽车。这是一个5年、10年以后才能有定论的事情,今后还会碰到一连串难题。我认为,肯定能干成,只是进度不会那么快。

  中国汽车报:在加入WTO后的第一年,中国汽车高速增长,企业赚了大钱,更想往传统汽车上投资,扩大规模,早得利么。谁知电动汽车何时有回报?

  万钢:我们应该戒除浮躁。当年汽车刚被发明时,也是长期得不到推广,价格极贵。起码在30年以后,汽车才大量取代了马车。这些历史恐怕人们都忘记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

  是战略上跨越,不是战术上跨越

  中国汽车报:您在德国奥迪公司做的是传统汽车的开发、规划和管理,成绩非常大。为什么回国后要搞电动汽车?

  万钢:我希望在一个新的领域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汽车报:跨越式发展战略是您比较早提出来的,是不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汽车不行了,把希望只寄托在电动汽车上?

  万钢:这需要理解跨越式发展的概念。我说电动汽车能够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是指战略上的跨越,而不是战术上的跨越。

  举一个例子,我刚进奥迪公司时(大约1991年),做过安全碰撞的虚拟仿真计算。当时,没人相信计算机可以减少实车碰撞次数,可以让大量的碰撞试验在计算机上做。可奥迪坚持下来,开发奥迪A6、A8、A3等车型的碰撞仿真计算方法。2000年我离开奥迪时,奥迪汽车安全试验室已由过去一天撞一辆车,改为现在三天撞两辆车,况且奥迪车的品种由过去的三大车型十几种变型车增加到六大车型四五十种变型车了,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大大节约了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现在奥迪的规矩是不在计算机上计算不进行实车碰撞,碰了还要算,对比结果。十年以前几乎没人认识到计算机的好处,第一次在计算机上碰撞与实车碰撞的效果相差甚远,真是咬着牙关去做,也就成功了。等别人做出成果时再做就晚了。这就叫做跨越式发展。

  电动汽车是一项战略性开发。战略开发与产品开发有所区别。战略开发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人家有朝一日将电动汽车推出来,我们也能推出。中国汽车工业要想主导未来的市场,必须走这条路,它是为下一阶段汽车结构的变化而做的事情。但具体的电动汽车产品还是要按汽车开发规律去做,按照节点计划踏踏实实地去做,一步也不能跨越。

  中国传统汽车的优势确实很弱,不过发展非常快。跨越式发展不是不在传统汽车上下工夫,而是国家和企业的着重点不同,并不要求所有企业一窝风地开发电动汽车。要看企业的实力和战略计划,毕竟电动汽车攻关投入巨大。

  自主发展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走

  中国汽车报:最近有消息说,美国通用扬言要放弃电动汽车攻关。有人开始疑问:中国还有必要做吗?

  万钢(笑了):通用要放弃的是纯电动轿车,集中力量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我们爱引用这样一句话:“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中国汽车不能老跟着国外走。

  中国汽车报:是的,我们一边说着自主,一边要跟着国外走。

  万钢:这就是自主发展究竟指什么?自主发展首先要有自己的眼光,不能靠别人说一句话,就干。国外的意见要听,还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我们只需等通用、福特、戴-克、大众、丰田把战略一公布,跟着干就得了。不过那样也不行,因为这5家公司的战略也不一样。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反复强调,电动汽车要鼓励创新,鼓励原创。强调的是自主的认识,对市场、对未来技术发展和形势的认识,而不是一味地跟踪。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再三思考,对事物知根知底。这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我在德国呆久了,很欣赏西方人的方法:鼓励独立的思维。他们看一个人,就看你是否能够独立工作、独立思维。特别是置身于信息时代,面对正、反两方面信息的干扰,独立思考更不容易。

  中国汽车报:有人说,科技部拿出10个亿去做电动汽车,不如用这笔钱提高自主开发能力。

  万钢:10亿元做电动汽车只是一个市场导向。企业有没有自主开发能力不在于国家投不投钱,而在于市场,在于企业有没有长远眼光。如果国家投的钱合乎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就会参与,而有些企业没有这个战略,即使国家投钱也不会去做。电动汽车专项要攻关一些关键技术,为重点企业做一个铺垫,电动汽车全面产业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期。

  有一位汽车界同行曾经问我,开发一辆新车需要多长时间?我说现在最快需要28个月。他说那不行,我明天就要车。我说,那你前几年干什么去了?你不做积累,今天想了,明天就要,只好去引进,去买人家的车,自然谈不上自主开发。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很注意开发传统汽车了,为什么还要国家投入?国家的钱也要讲求效率,花小钱,办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搞电动汽车不是不看好传统汽车,也不是不支持传统汽车的自主开发了。

  搞电动汽车同样也为了提高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在开发的方法、管理上,电动汽车都要按产品开发规律做,一步一步,一个节点连着一个节点,逐项验收合格,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借鉴了很多传统汽车开发方法,比如,也要筛选一大批零部件,集中采购,零部件不能只有一家,这同传统汽车一样。我认为,在研发电动汽车的同时,在自主开发的方法、管理、体制上,我们也能探索出一条崭新的路。

  中国汽车报:过去的攻关项目普遍为通过鉴定即大功告成。电动汽车专项以产业化为目标,可是电动汽车的大批量上市又十分漫长,这似乎有矛盾。

  万钢:产业化还不是商业化,商业化要做开拓市场的工作,特别是电动汽车上市初期应有国家政策的引导。“十五”期间,按照计划,可以实现不同产品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的小批量产业化。比如纯电池电动汽车在一些小城市使用,混合动力电动大客车在城市区间使用应该没有问题了。中国市场大,环境不一样,很适合不同种类的电动汽车使用,会有一些特殊用途的电动汽车,比如电动的场馆车、场地车、清扫车等。

  这一次攻关的特点是,在开发的全过程中把成本考虑进去了,在开发时就想到了市场,做成本分析,考虑用户的接受程度。第二个特点是不急于出样车,强调每一个节点的验收,尊重开发规律,把开发人员的思想和观念统一起来。2002年的验收项目很严格,效果也很好。靠攻关聚集了一批人才,拉起了一支开发队伍。仅以上海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为例,包括了两批人,一批是专职人员,一批是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和新能源工程中心的人员,还有国内外的高级专家、教授参与。

  (第六版)

  《中国汽车报》(2003年01月21日)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