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业内专家贾新光:中外汽车厂商真正较量在2005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24日 11:43  国际金融报

  2003年年初,中国汽车新车型频频下线,多款车型价格下调,中国汽车业为何在这一时期发生这样的变化?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贾新光。

  记者:2003年将有几十种各个档次的车型下线,您认为在哪个消费领域会成为今年的主流?

  贾新光:根据调查,北京地区10—15万元的经济型轿车将成为今年车市的主流,如果考虑到全国各个城市消费力不一,全国市场的主流车型大致在8—20万元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经济型轿车仍然是今年车市的主流。这与去年私人购车超过50%是一脉相承的。

  而近期可以看到中高档车的下线很多,价格下调也很明显,这是因为在之前,中高档车型市场主要是由政府机关的用车换代所支撑的,而在政府用车已经基本换代到位后,增长速度自然无法和由广大的私人购车支撑的经济型轿车的速度相比。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本田利用雅阁换代调整在华战略,其他中高档车型的走势也就十分微妙了。

  记者:2002年被业界人士认可的“汽车元年”,今年我们可以如何给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定位?

  贾新光:元年就代表是在中国汽车市场具有突破意义的一年,而紧随其后的二,则应该延续第一年的种种走势。我们可以看到,进口车的配额、关税只是自然调整,而希望将资本带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巨头也已经基本进入。因此在进口和重组方面难以出现像2002年般轰轰烈烈的局面。

  对于国外厂商来说,产能逐步的扩大、销售渠道、信贷方面都已经有了开端,需要时间将“量”做得更大,今年就是这样的状态。

  真正惨烈的竞争需要等到2005年才开始,到那时国际巨头将在中国享受国民待遇,资本、技术的较量才会真正显现。

  记者:面对这样的形势,国内的汽车厂商会有什么动作?

  贾新光:国内汽车厂商今年主要的工作是将主辅业分离,让优良的资产更好地发展。在之前重大的系列重组中,都没有涉及到重型车项目,并非是这个领域不重要,而是国内汽车厂商总是希望国外厂商能将项目所涉及的外围资产统统收下,例如幼儿园、厂区医院等,并承担相应债务,这一点自然让国外厂商难以接受。

  另外,应该关注即将成立的国资委,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将有方向性影响,汽车工业的地方性力量将有所加强。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似乎也不能忽视,各地在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同时,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贾新光:的确如此,我们似乎总是强调消费环境如何如何,但消费政策只是软环境,交通基础设施才是硬环境。交通状况不改善,私人购车是难以发展的。

  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需要政府有超前意识。而在现有条件下,管理水平也是有空间的,应该避免例如停止放牌之类的单一措施。

  这样的问题事实上已经十分紧迫,当然,这不但只是一个矛盾,这也是一个商机,是可以形成直接效益的。(记者 王礼)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