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手新车价格下降太快 买车的没有卖的多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22日 11:25  北京青年报汽车时代

  进入新年,旧车市场呈现新的变化。从2002年的9、10月份开始,经销商预感到新年车市的变化,市场收购旧车显得非常谨慎,收车的价格略低于2002年行情的总体水平。而进入2003年,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新车市场降价了,此时二手车价格也紧随其后,有40%左右的车型调整了价格,这其中主要以国产大众车型为主,包括富康、奥拓、桑塔纳、桑塔纳2000、红旗等。其中桑塔纳2000俊杰降幅在1万-1.5万元之间;红旗降价在1万元左右;富康降价六七千元;奥拓、夏利等低价位二手车降幅在两三千元。

  车型方面,桑塔纳系列依旧保持稳定,价格适中、实用性强、服务网点多的特点,是它长期成为二手车市主力的重要原因。奥拓和夏利销量的继续增长,表明低价位的二手车满足了一些用户(特别是新司机)“新手练车过渡”的需求,而且这些5万元以下的二手车基本是2000年以后开始服役的,其质量、款式都比较吸引人。

  去年底到今年初的二手车市场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旧车车型多种类

  换车热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显现出来,一些使用了2年左右的“经济型轿车”逐渐步入二手车市场。2000年开始,购车需求升温促使厂家推出低价车型,那些“有本没车”的人乐此不疲而极力追捧“经济型轿车”。通过“过渡”的一两年中发现,小排量车对于满足上下班需求是足够了,而在远途出行方面却相形见绌。厂家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大排量的换代车型及时满足换车需求。所以,近两年新车型的不断下线,成为促进换车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那些使用年头不长的二手车频频亮相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在这些“新”一些的二手车中,5万元以下的“经济型二手车”很受欢迎。奥拓、夏利、福莱尔吉利是最有影响力的。它们进入二手车市场的主要原因还是车主出于换车的目的,而非质量、技术、款式等其他原因。这不仅提高了低价位二手车的整体质量,也为原本单调的车型增强了活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消费者对于这些“经济型二手车”表现出积极态度,主要还是一些新司机买车来练手,这也是最主要的需求。

  收购价格频繁变

  相比较前几年旧车收购价格的水平变化不大来看,近两年收价下调的频率逐步加快了。影响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一,从近几年新车市场发展状况来看,在技术、质量、款式、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水涨船高”也使得二手车的收购价格随之抬高。其二,新车型不断推出,新车价格不断下降,二手车的收购价却总是要“随行就市”,不得不伴随新车价格而动,做出相应的下调。所以,两方面因素看似此消彼长保持平衡,实际上价格变动因素显现的尤为突出,收购的行情价格也只有逐年递减。去年12月份到今年初,由于新车频繁降价,二手车的收购行情价格也就自然经历了一次“随行就市”的变动。

  其他因素同二手车收购价格也有着必然的联系,如延长机动车过户年限到15年;在用车是否办理《机动车登记证》;车辆手续是否齐整;车辆保险;严格机动车尾气检测等都影响了很多车型的收购价格。

  车新降价快

  比较“新”的二手车越来越多的被交易,其价格也在不断下调。服役年头少的车需求量比较大,价格自然就高,可调整的幅度也比较宽。年初新车的降价促使大批二手车需要调整价格,为了保证销售量,各旧车商户需要被调整的范围就集中在近几年的车型中,如富康、奥拓、桑塔纳2000。降价直接受益者还是用户。

  而1995年以前的车一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数量,其价格没有太大起伏,除了随着车龄的增长使售价会有下调以外,几乎没受到新车市场变化的影响。

  卖车多是换车人

  特别是12月份开始到现在,换车的人不断增多,一些车主看到新年伊始车市的变化就如此巨大,也加速了换车的步伐。但是由于二手车的收购是受到新车价格影响,必须“随行就市”。例如富康这一降价,二手富康的收购价也随之降低(富康AL-1.6i,2002年10、11月份的收购价还在7.5万元左右,2003年就是7万左右了)。另外,虽然收购价格比较低,也没有阻挡车主换车的热情。收价下跌如此巨大的确让车主难以很快适应,旧车经销商又压低价格,供需的矛盾显得格外突出。形成了“卖车的多,收车的少”的尴尬局面。由于收售双方的“门槛”还有些高,真正达成交易的数量增长不明显。当然,换车人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价格的变化,供需双方的矛盾也将通过市场自身的规律而得到妥善解决。(魏征)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