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增幅保持60% 2003年乘用车还会这样高速增长吗?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03日 14:35  中国汽车报

  岁月匆匆,2003年已经向我们走来。企业做好新一年的决策和计划,都离不开对近期市场的基本估计。毋庸置疑,200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还将继续保持增长,但是,增幅还能保持60%以上吗?

  根据对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动的趋势性分析,我们对今年乘用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充满信心。

  GOP今年预计增长8%,五大利好支撑良好的大环境

  对于乘用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人们记忆犹新的是,我国在1992年、1993年也曾经出现过汽车市场增长率超过40%的阶段。但是好景未长,紧接着的是长达5年的市场缓慢增长期。目前的这一次,从2000年开始加速,到去年惊人的增长(乘用车市场销售同比增长62%),又已过去了两年。人们不禁要问,今年国内汽车市场会不会落入"两年昙花一现"的怪圈?会不会很快进入市场调整期、进而导致市场增长率迅速下滑呢?

  2003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内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一是,中国多年来实施的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其后发力量将逐步显现,今年GDP预计有8%的增长率;二是,国内需求逐步转旺,经济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完善,意味着当前经济增长模式从单纯政策推动向市场和政策共同推动转变,经济稳定增长有了实质性动力;三是,中国去年已经成为吸引外资最大的国家,为今年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条件;四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升级,扩张消费空间、拉动十万元级消费的作用正在显现;五是,世界经济形势回暖,为我国经济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乘用车市场出现"排浪式"消费迹象显现

  与上次的高速增长期相比,目前国内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有明显不同的特征。2002年,国内乘用车消费动能的释放,主要表现为家庭购车能力的迅速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市场消费行为已经基本符合所谓的"排浪式'消费特征。乘用车成为居民新一轮消费升级的"领衔"产品,家庭消费成为拉动汽车市场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个人购车比例已超过一半,在北京则达到了九成;个人汽车保有量已占总量的四成,在一些大中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城市居民中,每万人拥有轿车100多辆。所有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家庭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

  发达国家乘用车市场成长的经验也证明,一国乘用车"排浪式"消费大都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例如,日本国内乘用车新车注册登记数目,首次"排浪式"消费到来时,持续了大约10年,仅1965年到1970年间,就从不到59万辆猛增到238万辆。

  当前,每一款新车都有众多消费者抢先预订的事实表明,国内乘用车消费动能并没有在去年释放殆尽;相反,当市场示范效应、消费攀比效应与车辆价格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可能诱发更为强劲的购买力高潮。

  乘用车降价幅度不会低于去年,将成为拉动市场需来的重要因素

  2003年汽车进口关税将降低近6个百分点;进口配额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5%。这样,乘用车进口的数量将明显增加,受供求规律影响,价格下调的动能将不断积蓄,进口车价格下降势在必然。

  化解进口车价格下降对市场造成的压力,是企业今年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其他众多因素也会推动国产车价格继续下降。2002年,国内市场汽车总体价格水平下降了5.6%,其中乘用车最为明显。例如,微型车降价幅度高达30%,其他各档车价格下降也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据估计,去年下降幅度较小的中高档车,今年在激烈竞争压力下,价格下调可能迎来一个高峰,这正好迎合了目前国内乘用车市场主流消费群体的需要。

  从调查来看,很多消费者正在等待新一轮的价格下调。在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有40%的被调查者有明后两年购车的打算;针对"白领"的一份调查表明,有72%的人计划在3年内购车。但是,他们(她们)的购车打算也有相当部分是建立在对价格下降的预期之上的。

  一系列改善生产和消费环境的政策出台,将拉动私车需求快速增长

  2003年,《汽车行业近期发展导向》进入到落实的第一年,《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也将颁布实施。另外,新的《汽车消费政策》将从汽车销售。购买、注册、保有、使用、维修、二手车销售及报废等一系列环节,规范汽车市场秩序,消除汽车消费过程中种种不合理、不合法的限制,理顺消费关系,维护汽车消费者权益,引导汽车消费。

  当然,最令私人消费者感兴趣的政策变化,莫过于各种有关收费管理和贷款购车的规定了。

  《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和《个人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的实施,使老百姓能够轻松方便地借钱买车了。国外汽车金融公司的进入,国内汽车贷款机构的规范运作,将强化汽车信贷竞争,直接推动消费市场的扩张。

  新的《机动车登记办法》将使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快速办证的好处;旧车增值税大幅度下调,将为激活国内旧车市场扫除政策障碍;北京等城市的停车收费管理新规定,也将对规范该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起到积极的作用;保险公司车险费率将实行市场化运作;沿用了多年的《驾驶员考试办法》将有重大调整。所有这些,都将给消费者带来看得见的实惠。

  今年乘用车产能将达到200万辆,新车型将超过30款,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购车需求

  随着2003年各企业事业计划的逐渐披露,人们看到,乘用车产能扩大进入新的高潮。据初步估计,今年乘用车总生产能力可能达到200万辆的规模。

  例如,今年,天津一汽仅夏利车就计划产销13.5万辆;上海通用已着手将赛欧的生产线整体转移到烟台新基地,以便为明年扩大产能腾出空间,产能增加至少也在5万辆;今年上海大众仅GOL和POLO两款车就计划产销10万辆以上;广州本田计划产销11万辆,比去年翻番;上汽奇瑞也计划实现产销增长100%,达到10万辆;还有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今年计划生产量分别在5万辆;海南马自达和一汽马自达今年计划生产量分别为3万辆和2万辆;长安福特第一期5万辆产能业已形成;长丰猎豹也把销售目标调高到3万辆,同比翻番。

  2003年,国内乘用车企业计划推出的新车型将超过30款。除了一汽、上汽和东风这三大集团将有各档的全新车面世之外,其他各厂家也都在产品更新上全力以赴,共搏市场。同时,诸多从现有车型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新品也将加入竞争。这种热闹场面,起码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各生产厂家在相应价格区间的供给欲望十分强烈。

  热热闹闹的2002年过去了,但是它留下了中国乘用车市场旺盛的人气。如果我们用更宽阔的视野去审视2003年,我们会发现,增长60%真的不是问题。(本报记者 柳长立)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