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入世的背景下,车险条款和费率的放开是一次政策推动型的改革,那么,从实际操作上看,各产险公司已经将其视作了一次整个产险市场重新洗牌的重大机遇。
记者12月27日从多家产险公司了解到,各公司不遗余力地备战这次车改的背后,是借车改之机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既而改变目前产险市场座次的深谋远虑。
“三足鼎立”难破?
车险市场放开之后,靠改革发力,各公司的利益有可能重新分配。然而,从整个车险市场上看,占有98%市场分额的人保、太保、平保“三足鼎立”的局面能否在短期内被打破?市场上传来的更多的是怀疑的声音。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有超过2000万辆机动车,但被保车辆不足一半。巨大的市场空白意味着巨大开发潜力,竞争的结果是市场放大。华泰保险副总经理臧家瑞进一步将竞争区域细分,“中国的车险市场仍处在发展初期,竞争还是局部的竞争,集中在东南部、中部,相当多地区竞争不完善”。
更有公司对仅以保费论英雄表示出不屑,未来市场上谁是“三足”,以保费收入为主要考核指标,还是以偿付能力为考核指标,显然将得出不同的结果。
服务外延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和统颁条款相比,各公司的新条款均扩大了保险责任范围,把过去应该保没有保以及可保可不保的,统统纳入保险责任范围。
“但很多问题并不是条款和费率能解决得了的”人保车险部总经理贾海茂说。“当费率差不多时,服务就很重要”太保车险部有关人士表示。
各产险公司对服务的强调早已经不是在口头上“作秀”,激烈的竞争使得一场服务领域的竞争早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就开始,突出的表现就是推出包括代步车、“代查勘、代定损”等服务,以及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的网上投保、事故车辆计算机定损等。
车险市场化之后,服务领域的竞争显然将更加激烈,各公司纷纷表示明年要在服务领域加大投入,如从明年开始推出“异地出险、就地理赔”服务、推行互撞赔案快速定损办法等。
管理底牌
服务的加大意味着成本的提高,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精算师认为,盲目降价行为也只有在各公司明确自己的成本底线时才有得到遏止的可能。
这位精算师透露,2002年各产险公司的盈利比2001年要低,尤其是在试行费率浮动的广州和深圳,几乎没有盈利,“进一步下调费率的空间微乎其微”。
人保有关人士透露,为了应对车改,人保正在各分公司建立“三中心”:客户服务中心、业务处理中心、财务中心。三中心建成后将不限于车险领域的应用,也就是说人保在借车改的机会建立一个更加科学有效的后台管理平台。
据了解,平安、太平洋、华泰等公司均在建立类似的管理平台。平安更有野心在电子商务基础之上,进行大规模的资源整合。(赵冰 霍中彦)
不支持Flash
|